笔趣阁

乐文小说中文>诗词一万首 > 第644章 萧衍赠逸民诗其二(第1页)

第644章 萧衍赠逸民诗其二(第1页)

赠逸民诗?其二

萧衍

我闻在昔,有古天子。

虞华骈圣,周昌多士。

缉熙朝野,体邦经始。

……

赏析:

萧衍的《赠逸民诗?其二》描绘了诗人对古代圣明时代的追慕,借古喻今,表达对理想政治局面的期盼。

一、对古代圣君贤臣的歌颂

“我闻在昔,有古天子”:开篇直述听闻往昔存在圣明的天子。“我闻”二字,营造出一种历史叙述的氛围,将读者带入对过去的追思之中。诗人借对古代天子的提及,为全诗奠定了缅怀古代盛世的基调,引对往昔贤君治国理政成就的遐想。

“虞华骈圣,周昌多士”:“虞”指虞舜,“华”即唐尧,“骈圣”表明尧、舜皆为圣明君主,他们的时代被视为上古盛世,贤德并行,为后世树立了圣君典范。“周昌多士”,“周”指周朝,“昌”有昌盛之意,“多士”强调周朝人才济济。周朝初期,政治清明,周公旦等众多贤能之士辅佐朝政,使国家繁荣昌盛。这两句通过列举尧、舜及周朝的例子,从圣君与贤才两个方面,展现古代盛世的政治风貌,表达诗人对圣明君主与众多贤才共同构建的理想政治格局的向往。

二、对理想政治局面的描绘

“缉熙朝野,体邦经始”:“缉熙”有光明、兴盛之意,描绘出当时朝廷与民间都呈现出光明、繁荣的景象。在圣君贤臣的治理下,国家政治清明,社会稳定,上下一片和谐繁荣。“体邦经始”,“体”有规划、治理之意,“邦”指国家,“经始”即开始规划创业。这句表明古代贤君贤才精心规划治理国家,从国家的根基开始,就奠定良好基础,使国家走上正轨并繁荣展。此句描绘出诗人心中理想的国家治理蓝图,体现对国家兴盛、政治清明的渴望。

三、艺术特色

用典精当:诗中运用虞舜、唐尧以及周朝的典故,简洁而有力地勾勒出古代盛世的轮廓,以古为鉴,含蓄表达对当下政治的期许,使诗歌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增强表达效果与说服力。

意境宏大:通过对古代圣君贤臣的描述,以及对国家繁荣景象的勾勒,营造出一种宏大开阔的意境,展现出诗人对理想政治格局的宏观构想,让读者感受到诗歌所蕴含的磅礴气势与高远志向。

……

解析:

我闻在昔,有古天子

-解析:“我闻在昔”表明诗人以听闻的方式开启对过去的叙述,“在昔”强调过去的某个久远时代,“有古天子”直接点出在那个时代存在着圣明的天子。这里诗人虽未直接言明所指哪位天子,但为后续对古代盛世的描绘埋下伏笔,唤起读者对古代贤君治国理政的好奇与想象,奠定了诗歌追慕往昔的情感基调。

虞华骈圣

-解析:“虞”指上古时期的虞舜,“华”指唐尧。“骈圣”意思是尧和舜并列为圣。尧、舜都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贤明君主,以高尚的品德、卓越的领导才能和仁政而闻名。他们在位时推行德治,选贤任能,使百姓安居乐业,开创了上古的太平盛世。诗人提及“虞华骈圣”,是将尧、舜视为理想君主的典范,表达对古代圣明君主统治下美好时代的向往与推崇。

周昌多士

-解析:“周”指周朝,“昌”寓意昌盛、繁荣。“多士”表示周朝人才众多。周朝初期,周文王、周武王礼贤下士,周公旦制礼作乐,众多贤能之士汇聚,如姜子牙、召公奭等。他们辅佐周天子,为周朝的建立与巩固、文化制度的完善贡献力量,使得周朝政治稳定、文化繁荣。此句通过强调周朝人才济济推动国家昌盛,表明贤才对于国家展的重要性,同时也是对理想政治中人才汇聚局面的一种憧憬。

缉熙朝野

-解析:“缉熙”本意是光明,在这里形容国家的状态。“朝”指朝廷,“野”指民间。“缉熙朝野”描绘出在古代圣君贤臣的治理下,无论是朝廷之上还是民间社会,都呈现出一片光明、兴盛、和谐的景象。朝堂之上政治清明,官员各司其职、尽心尽力;民间百姓生活富足、安居乐业,整个国家充满生机与活力,这是诗人所向往的理想社会政治风貌。

体邦经始

-解析:“体”在这里可理解为规划、治理,“邦”代表国家,“经始”即开始规划、开创基业。这句诗强调古代圣君贤臣从国家创立之初就精心规划,制定各种制度和政策,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奠定坚实基础。体现出诗人认为国家的良好展需要从根源上进行合理规划与治理,反映出对国家有序展、根基稳固的期盼。

……

句译:

我闻在昔,有古天子:我听闻在过去,曾有圣明的天子。

虞华骈圣:唐尧与虞舜并为圣君。

周昌多士:周朝昌盛,贤能之士众多。

缉熙朝野:朝廷与民间都光明兴盛。

体邦经始:规划治理国家,开创基业。

……

全译:

我听闻在遥远的往昔,曾有圣明的天子。

唐尧与虞舜皆为圣君,德行并立。

周朝繁荣昌盛,贤能之士济济一堂。

那时,朝廷清明,民间兴旺,一片光明。

他们精心规划治理国家,开创稳固基业。

喜欢诗词一万请大家收藏:dududu诗词一万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