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乐文小说中文>诗词一万首 > 第646章 萧衍赠逸民诗其四(第2页)

第646章 萧衍赠逸民诗其四(第2页)

-解析:“山阿”指山的曲折幽深之处,“空谷”代表空旷寂静的山谷,二者都象征着远离尘世喧嚣的隐居之地。诗人连用两个疑问,旨在引对贤才选择隐居的思考。这种问不仅是对隐居地点的好奇,更深入探究贤才内心为何倾向于如此清幽僻远之所,是对贤才行为动机与内心世界的叩问,开启对隐居现象背后原因的探寻。

声殊雊雉,响异呦鹿

-解析:“殊”和“异”都表示不同。诗人以野鸡(雊雉)鸣叫与鹿(呦鹿)叫声的差异,比喻隐居贤才的独特之处。将贤才比作自然界中具有独特声音的生物,意在表明贤才在品德、才能、思想等方面与众不同,不随波逐流。这种独特性或许是他们选择隐居的内在原因之一,也体现出诗人对贤才独特价值的认知与重视,强调贤才不应被忽视,其独特之处值得深入挖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岂须托梦,宁俟延卜

-解析:“岂须”和“宁俟”都表反问语气。“托梦”与“延卜”在古代是寻求神意、预知未来的神秘方式,常用于寻找贤才等重要事务。诗人以反问否定这种依赖神秘力量寻才的做法,认为不应坐等通过托梦或占卜来现贤才。这体现诗人积极务实的态度,倡导以主动、理性方式去寻找贤才,打破传统神秘寻才观念束缚,展现对积极掘人才的急切渴望与正确理念。

想象屠钓,踟蹰板筑

-解析:“想象”一词引出诗人对历史典故的回想。“屠钓”指姜太公曾以屠牛钓鱼为生,等待明主赏识;“板筑”说的是傅说在被现前从事筑墙劳役。诗人“想象”这些场景,表达对如姜太公、傅说般贤才的渴慕。“踟蹰”描绘出诗人在期待贤才过程中的徘徊、思索状态,反映其内心对贤才早日出现的急切期盼,希望当下也有这样的贤才为国家效力,点明诗歌核心主旨,凸显对贤才出山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

……

句译:

目因见生:眼睛因为看见了外界事物,才产生视觉认知。

才为时育:人才是由所处的时代所培育造就的。

何为山阿:为什么要选择隐居在那山的曲折幽深之处呢?

何为空谷:为什么要遁世于那空旷寂静的山谷之中呢?

声殊雊雉:(隐居贤才的)声响不同于野鸡的鸣叫。

响异呦鹿:(隐居贤才的)回响也不同于呦呦叫的鹿。

岂须托梦:哪里需要依靠托梦(这种方式来寻找贤才)呢?

宁俟延卜:难道还要等待占卜(来决定贤才是否出仕)吗?

想象屠钓:(不禁)想象起(姜太公那样)从事屠牛钓鱼(等待明主)的情形。

o踟蹰板筑:(让人)徘徊思索(傅说那样在板筑劳作中等待掘的故事)。

……

全译:

眼睛因接触外界事物而产生视觉,人才是由时代培育造就。

为何要隐居在山的曲折处,又为何要遁入空旷的山谷?

(隐居者)有着不同于野鸡鸣叫、小鹿呦呦的声响。

何须依靠托梦,难道还要等待占卜(来寻觅贤才)?

不禁想象起姜太公屠钓待主、傅说板筑求用的情景,令人徘徊沉思。

喜欢诗词一万请大家收藏:dududu诗词一万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