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侍从们抬着膳桌、食盒进来,摆了两张桌子。
&esp;&esp;最引人注目的是一盆毛血旺,砂锅装着用红泥小火炉煨着,盖一揭,咕嘟咕嘟冒着泡,香气很霸道地往人鼻子里钻,辛香萦绕满室。
&esp;&esp;汤底是现熬了几个时辰的牛骨高汤,红油热腾腾浸泡着毛肚、手打肉丸、鲜片猪肉、羊肉、豆芽等物。
&esp;&esp;暮雪正念着这一口,筷子捞上毛肚,咬下去先是脆,继而满嘴麻辣鲜香。但也不敢多吃,旁边秋华正领着医女虎视眈眈瞧着呢,于是就叫多尔济吃,自己转而吃其余清淡的小菜。
&esp;&esp;多尔济懂她的心意,故意吃出了一种美味佳肴的幸福感。暮雪看着如同看吃播一样笑。
&esp;&esp;转眼就是过年。今年倒是早早地知会了农人、商人们,想除夕时一道热闹热闹,弄些新鲜节目像社戏一样。
&esp;&esp;今年年景好,无论是商人,还是农人,都有个好收成。于是猫冬的时候也有闲心排演节目。
&esp;&esp;除夕当日,在公主府左侧特意修葺的戏台上,热热闹闹的来了一场春晚。
&esp;&esp;暮雪在多尔济以及一众随从的簇拥下,穿戴得严严实实,站在府内的高台上,望了许久。
&esp;&esp;节目嘛,都挺朴素的,奏乐器的,唱民歌的,令她比较印象深的是一个戏曲,两个小丫头唱梁祝十八相送,还有模有样的,嗓子很清脆。
&esp;&esp;多尔济听不大明白戏腔,暮雪便将故事解释给他听。多尔济听得有些满头雾水。
&esp;&esp;“这梁山伯当真喜欢祝英台?”
&esp;&esp;“他动心了呀,不然为何祝英台说了我年年扮观音后,他说我从此不敢看观音。”
&esp;&esp;“这也过于弯弯绕绕了,”多尔济挑眉道,“喜欢就得让她清清楚楚感受到。”
&esp;&esp;暮雪好笑道:“那就不是梁山伯,是你了。”
&esp;&esp;见戏演完,她吩咐左右拿些糖果子赏人。天色已黑,戏完,烟火绽开。
&esp;&esp;暮雪与多尔济并肩望着烟火。
&esp;&esp;又是一年了。
&esp;&esp;正月十六,元宵剩余的汤圆还没吃完,暮雪发动了。
&esp;&esp;之前众人都已做了准备,铺设好了产房,立刻有秋华领着医女并接生姥姥等人护送公主进产房。
&esp;&esp;多尔济被拦在了外头,无论是蒙族还是满族的规矩,男子都不好进产房。
&esp;&esp;他沉着脸,在庭院间踱步,来来回回地走。最后掀起衣袍,扑通一声跪在了冰冷青石板砖上。
&esp;&esp;“长生天在上,”他双手合十,声音颤抖,“保佑我妻平平安安,我愿减寿十年,不,怎么样都好!”他的声音哽咽了,“只求她平安,只求她平安……”
&esp;&esp;一滴泪水砸在青石板上,接着是第二滴、第三滴。这个平日里开朗如朝阳的男子,此刻跪在庭中,泣不成声。
&esp;&esp;外头看着的康嬷嬷都震惊了,她活到这岁数,从没见哪家王公会在妻子生产时这样的!
&esp;&esp;不过回过神,她也跪在地上,祈求公主平安。
&esp;&esp;从长生天到萨满到如来佛祖,满天神佛都求了一遍,终于听见了一声嘹亮的婴儿啼哭。
&esp;&esp;“生了,公主平安生了!”赵妈妈推开门,满脸喜色。
&esp;&esp;多尔济爬起来,跌跌撞撞冲过去。也不顾什么人阻拦,执意要进去,屋子里还弥漫着血腥气,秋华等医女侍奉前后,暮雪躺在床上,头发被头发被汗水浸透贴在脸上,听见响动微微偏头。
&esp;&esp;她还好好的。多尔济的心这才落回原处。他扑到床前,握住她的手,哽咽不成声。
&esp;&esp;“我没事。”暮雪声音虚虚的,“孩子呢?”
&esp;&esp;“在这里。”伍嬷嬷凑近一点道。她们刚将孩子拾掇了一下包在襁褓里。
&esp;&esp;直到这时候,多尔济才注意到伍嬷嬷臂弯里那个小小的襁褓。他手指微微打着颤,将孩子接过,给暮雪看。
&esp;&esp;这孩子哭声倒真是洪亮,天生的大嗓门。
&esp;&esp;“你看看手指脚趾。”暮雪道。
&esp;&esp;多尔济答应一声,立刻开始数指头,一个不多一个不少。伍嬷嬷看着新手爹娘的举动,不由得笑起来:“数过了,小格格健健康康的。”
&esp;&esp;两人这才后知后觉,哦,是个小格格。
&esp;&esp;四公主府添了一位小格格的消息,立刻快马加鞭送到京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