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母一边笑着,一边将他们向着院子里带领着。
慕婉跟在裴钰身侧,在裴母的热情招待下,坐在了院子里的石桌旁。
“一路辗转,定是不曾吃过,你们坐坐,我去做点吃食。”裴母起身要去竈房。
裴钰道:“我随娘同去。”
“不用不用。”她又将其按下:“你陪着慕姑娘聊会儿,我一个人便好。一别数年,尝尝娘的手艺是不是退步了。”
裴母发话,裴钰只好乖乖坐下。
趁着裴母离开间隙。
裴钰看向慕婉,忧虑道:“粗茶淡饭,陋室微末,还望慕姑娘莫怪。”
“裴大人过虑了。”
慕婉心知他的担忧,生怕委屈了自己,见其如此,不免心中温暖,低声回他。
“斯是陋室,惟君德馨。”
裴钰清隽面孔之上,双眸微微放大。
少顷,他移开视线,道:“慕姑娘缪赞,子谦恐难受之。”
慕婉看着他。
这般君子,何不能堪当。
不一会儿,裴母便回来了,各种吃食糕点以及茶水端了上来。
“都是我亲手所做,粗茶淡饭的,慕姑娘尝尝。”
裴母小心地问询着慕婉的意见,见她品尝,欣喜不已。
“味道甚好,伯母手艺极佳。”
慕婉笑着称赞。
裴母喜笑颜开,“慕姑娘不嫌弃就好。”
裴钰看着,微微一笑,而後也品尝一番。
味道与幼时一般。
院外,有人笑道:“裴家小郎君回来了啊?”
慕婉回头,便见许多人结伴而来,入了院子。
裴母起身,看到这些人,对着裴钰道:“听闻你高中,街坊邻里都来祝贺了。”
裴钰上前几步,立在院中,向着各位鞠了一躬:“裴钰何德,还要多谢各位多年来对我与娘亲的照拂。”
“裴郎君客气了。”
“还是裴家小郎君争气!”
“恭喜了。”
“打小我就看裴小郎是这块料。”
衆人将他围起来,七嘴八舌地称赞祝贺着。
这种氛围是慕婉不曾见到过的,每个人面上带着笑,并非虚假的恭维,而是真心的祝贺。
这便是京都宫闱之中从未有过的景象。
她静静地看着。
这时,一位眼尖的婆子看见了站在後面的她,打量了一下,‘哎哟’一声,笑道:“这个,是裴家小郎新娶的娘子吧?”
这麽一说,竟把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了过来。
所有人都看向了她,慕婉顿时紧张起来,有些无措的看向裴钰。
他亦诚惶诚恐,急忙开口:“万大娘,她并非裴某娘子,乃是我至交好友之妹。”
那万大娘穿着朴素,眉眼看起来很是面善,唯一不足的是,嘴角长了一颗大黑痣,很是夺睛。
她想着,寻常姑娘家不待在闺中,哪里会跟着旁人回家,更何况看这姑娘水灵的像个仙女般,穿着打扮一看就不是寻常家,裴家小郎还是从京都而来,想必这姑娘也是自京都随他来的。
便又笑的恣意了:“裴家小郎还害羞了不成,你俩这般配的模样,任谁看了不都说是一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