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三章 洗骨重葬

小說:滴血瞳 作者:丫丫不學語

結果一分鐘之後,我們側耳傾聽,著實是一聲極為齷齪的聲音“噗——”並且這聲音悠長,混合著許許多多的沉澱物,我們站在了門外,果不其然,看到的卻是兩瓣白花花的東西,仔細一看,是那二歪,蹲在地上,正在當眾排洩。

我們看得也算是極為清楚,這二歪樣子看起來十分的驚恐,周遭走過了許多人一直在對著他指指點點,並且那對排洩物的上面,還有許許多多的“蝌蚪”正在蠕動著,那樣子可真的是極為瘮人,但更多的則是噁心。

“啊——”二歪慘叫著,一把捂住了自己的臉,但卻來不及提褲子便朝著一邊沒命似的跑了過去,那模樣怎一個慘字了得呢?

但表舅和表舅媽卻蹲在了一邊,她們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被人笑話成那樣子,早都覺得自己沒臉了,我自然懂得他們心中所想的究竟是什麼。

“老舅,你放心,只要有我在,絕對不讓他欺負咱們家的人,什麼東西啊,一個垃圾樣的玩意兒,竟然敢在咱們的頭上動土,我今天不弄的他乖乖的,我就不是秦鳳翎的外孫子,我們6判宗可不出慫人,咱們連鬼都不怕,還怕他嗎?”

我拍了拍手,一把拉住了老舅,他慢慢地站起,嘴唇哆嗦著,“嗨,我這輩子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兒子,村子裡面的人都笑話我‘絕戶頭’,好在之前玲玲出去打工的時候,還算是爭氣,但卻也沒有想到,落到這樣子的下場!”

我卻拍著他的肩膀,“瞧您說的,有事兒咱們就解決事情,其他的,我們也不要胡思亂想,畢竟,現在的事情已經是這個樣子了,我們只有面對。”

吃完早飯,我們幾個在老舅家稍微眯了一會兒,一路的顛簸,身體已然匱乏,雖然喝了咖啡,但是也需要養足精神,在半晌午的時候,我醒來了,帶著一些香燭紙馬之類的東西,去往姥姥的墳前,畢竟,好久沒有來看望姥姥了,即使在清明節的時候,因為路途遙遠,也沒有前來,這次,我定然要好好祭奠一下。

表舅拿出了“家譜軸子”,我把香燭擺上之後,便開始慢慢地念了起來,“6判宗第一百零五代傳人秦鳳翎,降妖伏魔,澤被後人……”

就聽到了“嘩啦啦”地一聲,表舅慢慢地開啟了家譜軸子,一股書卷的清香傳到了我的鼻孔裡面,姥姥的墳塋上面沒有絲毫的雜草,但這滿眼的土黃還是把我的眼睛都給刺痛了,原來,這邊是人世間最遙遠的距離,即使在我小時候的那些年月,幾乎每一分一秒的記憶均是和她在一起度過的,但此時,就是這一方的墳墓,徹徹底底地把我跟她相隔開來。

記載家譜的卷軸,家譜軸子的幅面較大,一般寬1.1米左右,高1.65米(來丁尺寓意添丁進口)。家譜軸子展示的內容是程式化的。主體畫面自上而下分為二部分。上部分的頂部,繪廳堂樓閣、松竹等吉祥之物。樓閣有一供桌,其上置一牌位,寫著“供奉歷代宗祖(祖宗)之位”八個字。供桌的下面長長的甬路,甬路的兩側,畫有一排排規整的格子,用來記錄已逝的祖先、長輩或同族人的名字。名字排列是有規矩的,男居左女居右,夫妻二人左右對稱呼應;輩分最高的在頂層一格,其他長輩名次按輩分高低依次向下排列。早先的社會,講究男尊女卑,一般說來男人都有名字,女人的地位低賤,除富貴人家的女人外,很多女人都沒有正式的名字,特別是貧苦農家的女人更是如此。但女人去世後,是必定要在家堂上登記的,所以這些沒有名字的女人,就只好冠以“李氏”、“王氏”或“張氏”等等的稱呼了。

中國有著古老的尊老敬老的傳統文化,對已經去世的老人更有一份懷念的心理。“每逢佳節倍思親”隨著社會的進步,人民群眾物質、精神生活水平越來越高。每逢過年過節的時候,男女老少穿新衣戴新帽、歡天喜地。但是,我們並沒有忘記已經逝去的親人。

於是,在過年的時候,為了表示對逝去親人的思念之情,在家裡掛起一張由許多牌位組成的家譜軸子,用來供奉我們已經逝去的親人。家堂在思想內容上反映了人們對血緣關係的高度重視,顯示出明確的宗*理觀念。

在家堂的最上方的那兩位端坐的老人,從他們所在的位置就可見其至高無上。在古人的心目中,“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在家堂那一個一個小格子裡的名字,正是由輩份而來的“父父、子子”的等級秩序的反映。其次,“孝親”情感一直在社會觀念中佔據極重要的位置,對逝去先祖的隆重祭祀和頂禮膜拜,正是反映了人們的這種觀念。另外,人們在這種祭祀過程中,除了表達對祖先和先輩的尊敬與懷念之情外,更在於他們相信敬奉逝去的家人,他們的靈魂就能夠保佑其後人人丁興旺、家族昌盛。

所以這一次,也算是我對姥姥的一次正式祭奠。

“來,別難過了……”崔明麗遞給我一張紙巾,而後她雙手合十,夾住了一張黃表紙,點燃之後,慢慢地放在了姥姥的墳前,“姥姥,我也來看您了,您和家師是世交,我是判官崔鈺的傳人,您放心,我一定協助韓小天,把6判宗揚光大……”她說完了這句話之後,我赫然現,面前的香燭上面的火光忽閃了一下,搞得我們的眼睛裡面也是一陣的酸澀。

我擦了擦眼睛,表舅已經把家譜軸子給慢慢地收起,我環顧四周,卻不見嘟嘟的身影,“嘟嘟那傢伙呢?”我問崔明麗,“剛剛不是還在這裡嗎?”

崔明麗點了點頭,“嘟嘟剛剛看你在忙著,便沒有來得及告訴你,他先去看看自己的母親,說是去宗祠了。”我深吸了口氣,望向了宗祠的方向,這個小鬼頭,雖然有些時候調皮搗蛋,但是對於自己的母親還是很敬重的。

崔明麗的手機響了,她拍了拍我的肩膀,“小天,我昨天把事情告訴小姜姐了,這會兒她打來電話,你接一下,她畢竟是正經的撿骨師,有些時候還是聽聽她的比較好……”我從崔明麗的手中接過了電話,瞬間覺得自己真的沒有崔明麗考慮的周到,這陰官遷葬的事情,還是問一下人家撿骨師比較好。

“喂,小姜姐……”電話接通之後,我恭敬地對著那頭說著,這小姜姐可算是一個深不可測的人物,之前便是她後背上面脫下來的一層人皮地圖,才幫助我們找到了那拓跋珪墓地的具體地址。

“哦,韓小天啊,昨天明麗已經把你們現在的情況告訴我了,聽我的,你也不要問那麼多了,先把你祖先的屍骨找出來重新遷回去吧,你們家的那位姐姐,肯定是被人陷害了,她能不能得救是另一說,但是動了祖墳,對你們可算是滅頂之災……”小姜姐的話不容置疑,“另外,遷回去的時候,得先洗骨……”

洗骨葬即二次葬。是中國閩南人、壯族人和部分廣府人及客家人、浙南人的葬俗,屬古越人習俗,一般是指人死之後,或暫時掩埋初葬,或將靈柩暫時停放,經過一段時間,待死者肌肉腐化掉,再把骨骼收拾起來舉行骨葬儀式,將死者骨骼埋入墓穴。由於要掘墓開棺撿出死者遺骨,用水洗乾淨,置於甕或木匣內再行安葬,所以俗稱洗骨葬或撿骨葬。在我國史前時代的墓地中,曾現大量的二次葬墓穴。

楚之南有炎人國者,其親戚死,朽其肉而棄之,然後埋其骨,乃成為孝子。居於我國東北的沃沮人“其葬作大木淳,長十餘丈,開一頭作戶,新死者均假埋之,才使覆形,皮肉盡,用取骨置槨中。家人皆共一停,刻木如生,隨死者為數焉”。洗骨葬顧名思義,是先洗滌骨殖,然後再入土埋葬。山民有病,輛雲先人為禍,皆開家破棺,水洗枯骨,名為除祟。

死者以中元前後遷,溪水浴其屍,去其腐肉,收其骨骸,骨以布帛纏之,裹以茅草襯土而擯,上不起墳。人死葬亦用棺,至年餘即延親族至墓前,以牲酒致祭,家開棺,取枯骨洗葬,至白為度,以布裹骨復埋一二年餘,仍取洗刷至七次乃止。

對於這洗骨葬,我老早就頗有耳聞,但其中最主要的是除祟,即除去先人帶給後人的禍患。在古人的觀念中,先人總是要對自己的後裔子嗣加以保護的,之所以要作祟,大約是在向後人表明自己在陰間過得不好,無法脫胎轉世,不得不要後人的幫助。

於是,後人便重演洗屍故伎,掘墓開棺,洗滌遺骨,讓水接觸遺骨,為其注入水的再生力,促使亡靈早日轉世,而亡靈一旦獲得了水的再生力就能脫胎轉世,自然就不會再作祟。俗信遺骨是死者靈魂的棲息地,即遺骨是亡魂的軀體,而遺骨應該是潔淨神聖的,才能使亡魂安息,遺骨若被汙染,亡魂就會作祟於人。

“好的,我都記下了!”說完之後,我掛了電話。

喜歡滴血瞳請大家收藏滴血瞳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