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四章 起墳驗棺

小說:滴血瞳 作者:丫丫不學語

我把手機還給了崔明麗,她衝我微微地點了點頭,“我剛剛看了一下,這附近有些不太正常,方正這四周貌似繚繞著一層煞氣,而且這煞氣還不算輕,一切要小心啊……”我點了點頭,有些感激地看了看崔明麗,若論心細,無人出其右者,她的心思細膩到了蜘蛛網的地步,有些時候,我都覺得自己不如她。

在老舅的帶領下,我們來到了祖墳新遷的地方,這是一處荒地,還未曾開墾,只是在這地上卻突兀地有了一塊隆起的新的墳塋,那土一看便知道是新土。

我環視四周,若單論風水,此處還是很不錯的,看來表舅找的這位陰陽先生,還算是靠譜,應該不是那神棍之流,但祖墳自古以來便是被極為看重的,不到萬不得已是萬萬不可以動遷的,因為在一個地方葬久了,自然而然就會在墳墓的周圍形成一種“氣”!

有些時候,在動土的時候,若是挖斷了一些東西,即便葬入了風水寶地,也不見得就可以因此保得家宅平安了。

“表舅,您找的那位陰陽先生是誰啊?”我伸手從地上拈起了一撮土,在手中慢慢地感受著這土壤的溫度。表舅點燃了旱菸,吧嗒吧嗒地抽著,“就是咱們隔壁村的一個算命先生,之前他們祖上和咱們祖上還有往來,名字叫孫臺先的。”

“哦……”我點了點頭,這個人我知道,跟姥姥的年歲差不多,小的時候每次跟姥姥回家,他都來拜訪過,具體的樣貌我是有些記不清楚了,但是唯一可以記得的就是,他人蠻高大的,並且一看就知此人具有仙風道骨。

“怎麼,大外甥,你看得出這地有問題了嗎?”表舅一臉扭曲。

我搖了搖頭並且拍了拍手,“沒有,單論風水沒啥問題,但有些時候一些細小的時候卻也同樣不容小覷,所以,有些東西,我們也不可以單看表面。”

表舅仍舊一臉不解的樣子,我便給他講了個故事,山東招遠地區。村中,有戶人家姓羅。家中祖孫三代單傳,僅有幾畝薄田,窮家舍業。羅東的父親年近七十歲了,身患疾病。羅父平生最大的願望就是子孫能夠達,但苦無良機。這一天,老朋友前來探望生病的羅父。羅父深知這位老友懂風水,就請求指點。老友只是笑了笑,對於幫助指點風水的事情卻避而不答。告辭的時候,羅父拄著柺杖親自把老友送到村口。

老友很感動,便遙指著遠處的一塊窪地,對羅父低聲地說“看見那棵大柳樹旁的窪地沒有?這塊窪地就是個風水寶地。能把祖輩的靈柩葬在此地者,其子孫日後必有大成。你身體不好,不要再送了。快回吧。”言罷,老友拜別而去。

隔年,羅父病情加重,把羅東喚至身前,將村口大柳樹下的窪地是塊風水寶地的事情告訴了他。沒過幾天,羅父病故。羅東按照父親生前的囑咐,把父親的靈柩下葬於那棵大柳樹旁的窪地處。

羅東服孝守靈,眨眼間過去了三年。在此期間,羅東曾不惜欠債,送唯一的兒子去讀私塾。兒子很聰穎又勤奮好學,鄉試考得第一名。私塾先生預言將來,此子進京趕考,必中三甲。同村的一家大富戶膝下有兩個兒子,生性愚鈍,鄉試屢屢落敗。看見羅家之子那麼有出息,很是嫉妒。後來,覺羅東所選的葬父之地與眾不同,就懷疑其中有玄機。

大富戶特意施重金聘請了一個風水先生來村中點撥風水。那風水先生來到村口,一眼望見了埋葬羅父的那片窪地,他不停地點頭,說這真是塊風水寶地啊!

不久,大富戶主動跑到羅家,跟羅東商議,言稱,看中了村口那柳樹下的窪地,想在那裡蓋座院子。如果羅東能移墳,他家願以十畝良田作為交換。

羅東當然不答應。

大富戶又將條件提升到用二十畝良田交換那塊地,羅東雖然還搖頭拒絕,但心裡卻暗自思量我家中已負債累累,況且兒子的鄉試業已考中了,若用那塊窪地換回幾十畝良田,既能還上債務,又可以資助兒子進京趕考。這可是件好事情。

當大富戶出價至三十畝良田時,羅東終於點頭應允了。

就這樣,羅東選了個吉日將父親的墳從窪地裡移出,另尋了一個地方下葬,換得了三十畝良田。

那大富戶等羅家的祖墳一遷走,便迫不及待的把自家的祖墳遷入了這塊窪地。

不及一年,羅東的兒子正準備進京趕考,卻莫名其妙的患了一場大病。羅家不惜耗家資為子治病,最終,將那換來的三十畝良田幾乎賣盡,也沒有把兒子的病完全治癒。

羅東左思右想,後悔不該換出那塊風水寶地。

再說那大富戶,雖然已把祖墳遷進了風水寶地,可兩個兒子的學業仍然沒有長進。這是怎麼弄的?大富戶又去請教那個風水先生。

風水先生掐指一算,遺憾地說“那棵大柳樹旁的窪地下,原有一座蓮花池,池中有雙蟒盤繞,所以,絕對是塊難得的風水寶地。可為何出現了這些偏差呢?肯定是羅家在啟墳遷移的時候,不小心挖破了地器兒,風水寶地的寶氣全都散了。”

大富戶心疼那白白換出去的三十畝良田,不禁嚎啕。

“老舅啊,以後的事情,您還是多跟人商量一下比較好,雖然咱們6判宗是道門的,那孫臺先是算命的,但是我們都不是專業搞風水堪輿之術的,這些東西若是把持不好的話,對於一個家族的毀滅性,可是級大的。”我怕拍了拍表舅的肩膀,他也點了點頭,“行,這一次都讓我夠八輩子了,以後我一定記得。”

他說完便打電話叫來了村子裡面的一些人,大家手中都拿著一些挖掘的鐵器,掄圓了胳膊,不一會兒,便把之前的那口棺材給挖了出來。

但是這棺材卻已然是破爛不堪了,我勒個去啊,表舅也真是的,遷墳還不給祖宗換個好點兒的住處。

棺材,亦稱壽棺、枋、壽枋、老房、四塊半、十大塊。棺材可以由不同的物料製造,最常見的以木製造,一般有柏木、松木、楠木、柳木、桐木。亦有以銅、石等製造的棺材。

先,看它的用料,通常,一般的因受經濟條件的限制,大眾化的棺材用松木、柏木加工而成;上好的,特別講究的棺材就用很名貴的楠木或天然水晶石等精創而成。而它的外型也是非常奇特的,前端大,後端小,呈梯形狀。在它的身上,所用的每一塊板材的斜面對靠,呈形後的每一部分也要體現出前大後小的斜面。正所謂棺材的材料又叫斜貨材料,兩個側旁和蓋卻又斜中帶弧,從材頭正面看,整個棺材好像是一根半邊圓木。

特別引人注目的要屬它的外部裝飾了。有次有個人家在辦葬禮的時候,請過姥姥做法事,那口棺材的奢華程度,我到現在都不能忘記,棺材的正面材頭上畫的是碑廳鶴鹿,琉璃。瓦大廳上空展翅騰飛著兩隻雪白的仙鶴,大廳兩旁是蒼簇盛旺的青松,柏樹,大廳前面是芬芳百豔的青青草地,草地的中間是通往大廳的石階路徑,顯得十分清潔幽雅,整幅圖畫將整個棺材頭裝飾的猶如仙境居室,整個一莊清靜別墅,材頭正頂上寫著“安樂宮”三個大字將材頭圖與棺材本身緊緊相扣。棺材的兩旁分別畫著兩條正在騰雲駕霧的黃金龍追逐戲弄著寶珠。

龍的周圍畫著呂洞賓等八仙用的兵器,又名“暗八仙”,還有古琴、古畫、梅蘭菊竹、桃榴壽果,在材面上有“壽山福海”。棺材上所有圖畫都用立粉、貼金等技法、以及顏料的調配充分將古代唐三彩的繪畫風格搬入其內,使得整個棺材莊重大方,色彩層次分明,絢麗有序;線條飄逸流暢。一個人在死後能夠與身相伴這麼多物質的、精神的、以及知識的博古通今自然也就能夠安心地走上黃泉路了。

棺材又在農村俗稱為“十頁瓦”、“十大塊”,一般為十頁木料製成,但也有用十二頁木料製成的,這種俗稱“十二元”。十頁木料做成的,其中蓋(頂蓋)為三頁,底(底部)為三頁,邦(兩邊)各兩頁,檔(前後)為5-11塊其他貴重木料。

客家人的棺材也稱壽木、老屋。全杉木打造,客家人用於裝殮逝去的老人。農家制做棺木,一般在3o歲左右就要精選木料製作好,準備去世以後用。俚語云“三十冇付板(指棺材),看你好大膽”。

言下之意,人到中年,就要準備壽木了,沒有預備好,怕萬一有個三長兩短將措手不及。故此,客家人一般在世時就要做好棺木,稱“壽木”或“壽器”,表示添壽加福。製作壽木時,家境富饒的,用4根整木方料做壽器,稱“四角”,即蓋板、底板和邊板用整塊方料做成,棺木內有一塊由7顆星連成的抬屍板,稱“七星板”。

此外,還有“六角”、“八角”壽木,即由6根或8根木料做成。中等人家一般製做“十個角”壽木,選用的木料比“八個角”略小;一般人家做“十二角”壽木,即由12根小木筒做成,比“十個角”方料又稍小一點。壽木做好後,家境好的會請漆工及時涮好油膝,大頭頂端書“福”,前端小頭寫“壽”,棺蓋板上用紅紙書寫“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客家人的習俗,未過花甲而身亡的稱“短命”,一般不能享用棺木安葬,只能用幾塊木板釘成棺材狀,稱“火板子”。

我看著面前的這口祖宗的棺材,或許他們死的時候,我們家的家境應該比較貧困,這簡直就是“火板子”!

喜歡滴血瞳請大家收藏滴血瞳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