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八九章 北部大人(1 / 2)

小說:家父隋煬帝 作者:圓盤大佬粗

奚,不算國家,頂多算個大部落,以遊獵、畜牧為主,也有少量的農田,地盤很小,也就是包括河北承德市在內的北面數條河流之間活動。

在奚的東北方向,還有兩個大部落,一個叫霫(xi),地盤在扎魯特旗,科爾沁右翼中旗,巴林右旗一帶,為匈奴之別種。

另外一個是契丹,地盤在內蒙古赤峰市,通遼市,白城市一帶,跟奚屬於同族異部,奚是鮮卑族宇文部的後裔,契丹是鮮卑族其它部的後裔。

奚、霫、契丹,是阻隔在大隋與高句麗之間的三個遊牧民族部落,基本沒有什麼話語權。

不論是隋軍還是高句麗軍,可以說隨時從他們境內透過,而他們不敢放個屁。

大隋瞧不上這三個地方,卻要死磕高句麗,有一個主要原因就在於,遊牧民族與農耕文明的區別,在中原人的印象裡,但凡是農耕社會,那就是我的土地,我不拿下來,國家不算統一。

事實上,高句麗在漢朝確實屬於中原王朝,漢朝擁有的土地,楊廣都想擁有,但是遊牧民族的話,中原人就會覺得,這跟我是兩類人,無法交流。

這次進入奚族地盤的高句麗大軍,由高句麗王堂弟高建明率領,有六千輕騎,這樣的一支部隊可以算是極大的威脅了,而且距離漁陽郡,也就兩百來裡地。

高建明來自於扶余城,扶余城眼下的最高長官叫做褥薩,相當於大隋的地方大總管,形同於某一片區域的大都督,也是部族領,而高句麗只有五個褥薩,都是皇室成員。

高句麗王室由扶余人組成,分為五個大部族涓奴部(西部)、絕奴部(北部)、順奴部(東部)、灌奴部(南部)、桂婁部(黃部)

扶余城的褥薩就是絕奴部領,也可以稱呼為北部大人,他是高建明的爹,上一任高句麗王高陽成的弟弟,高道宗。

高建明這一次進入奚,帶的還是輕騎,為的就是襲擾大隋行軍,他是肯定不會再往南走了,南邊就是涿郡、漁陽郡和北平郡,眼下已經屯有重兵,去了就是個死。

大隋打你很艱難,你打大隋更艱難,六千輕騎對於眼下的涿郡,還不夠塞牙縫的。

韋雲起這邊,收到斥候探明的訊息後,已經令麾下軍將範世業率領四千輕騎進入漁陽郡,然後北上進入奚,負責驅趕高建明的這支騎軍。

兩支騎軍就這麼在奚、霫、契丹三部境內你追我跑,最後範世業實在是追不上對方,加之所攜糧草即將耗盡,只能是率部返回。

而臨渝關這邊,派出的斥候,十個只能回來三兩個,但是這些回來的人,還是帶回了大量有用的訊息,高句麗於傍海道的這支軍隊,更像是由軍民組成的雜軍,他們在沿途設定各類障礙物,尤其是在一些易於行軍的路上遍灑鐵蒺梨,以阻礙大軍將來東進。

鐵蒺梨由四根伸出的鐵刺組成,這玩意巴掌大,扔在地上不易現,專門用來刺馬掌。

“鐵蒺梨一物,只有在出其不意的情況才能收穫奇效,眼下敵軍明目張膽的鋪灑,意在阻礙我大軍行進,看樣子,番邦那邊還沒有準備好,所以想拖延我軍東進時間。”

涿郡太守韋保巒道“遼東太守鄧暠,柳城太守楊林甫,已經派出邊卒清理,如果不能清理乾淨,對我們來說,麻煩不小。”

遼東太守是鄧暠,燕郡太守是韋雲起掛著名,實際上由鄧暠兼管著,柳城太守是楊林甫,這三個地方,位於傍海道的北面,處於燕山山脈的各大支脈之中,對遼西走廊呈從北往南的俯瞰之勢,以前都歸幽州。

這三郡,屬於邊關郡,地盤內多為粟末靺鞨內遷之少民,屬於胡漢混雜地帶,柳城郡只有柳城一個縣,燕郡只有燕縣,遼東郡只有通定鎮。

本來燕郡和遼東郡中間,還有一個遼西郡,設定有三個鎮遼西、瀘河、懷遠,但是這三個鎮,沒有派遣任何官員,鎮內全部都是東北部落少民居住,大隋是完全不管的。

鎮,不是鄉鎮,駐兵戍守為鎮,是有鎮壓之意,這裡是指邊關軍鎮。

韋雲起眼下的身份,是總領涿郡兵馬,基本就相當於以前的幽州總管,對三郡的太守,都有節度權。

只聽他道“給鄧暠、楊林甫傳信,全力清理障礙,不得延誤大軍行進。”

說著,他又看向韋保巒,道“最先抵達涿郡的,會是哪路兵馬?”

韋保巒道“應該是衛總管東路軍的薛世雄部和荊元恆部,他們是第一批走運河的。”

韋雲起點了點頭,看向何稠笑道“屆時等薛總管和荊總管抵達之後,由他們兩部配合您,先一步前往遼河準備建橋事宜。”

韋雲起現在的權力可不小,但是他對何稠還是得客氣點,因為人家是檢校太府寺卿,等於是派在地方的臨時一寺主官,比他級別要高。

薛世雄和荊元恆部,加起來有近七萬人,是完全可以負擔起搭設浮橋任務的。

但是何稠微笑搖頭,道“非我不肯,而是陛下有意大軍同時進,雖然旨意現在沒有,但你我心知肚明,薛、荊二位總管,不會聽你的。”

韋雲起頓時皺眉,他心裡確實清楚,皇帝有意在涿郡集結兵馬,然後再於明年開春,一舉進。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