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边,墨色渐褪,已隐隐透出灰白,留给它的时间所剩无几。
石像虚影倏然调转方向,朝着山外一处地势平缓、然阴气沉积的所在飞去——那是一座附近村落共奉的坟山,亦是乡民口中的祖茔之地。
虽无深谷幽林的天然阴煞,但经年累月的香火愿力与亡者执念相融,亦生就一股独特而沉厚的阴灵之力。
但见坟冢排列尚称规整,残碑错落,纸钱灰烬在夜风中飘旋不定。
妖识方一探入,便觉此地游魂甚众。
俄顷,妖识锁定了目标——几道盘桓于家族墓群周遭的魂影。
其魂体上犹存清晰的儒衫形廓,周身犹带微弱的文气,显是生前读书之人。
蛇精不耐,径将其中几道魂影强行裹挟至石像近前。
其一书生游魂,身形清瘦,魂体自透孤高。
方被摄至,便昂睥睨,魂念倨傲:
“何方妖物,安敢扰我安眠?吾乃甲榜题名之士,岂是尔等魑魅可轻辱?”
其心念深重,唯惧死后声名蒙尘,清高傲慢已刻魂髓。
其二书生游魂,魂体端方,隐隐含浩然之气。
直面石像妖威,竟夷然无惧,未待常乐开言,魂念已如金玉交击:
“生未得持笏谏君于朝堂,死亦当守正护佑此一方!邪魔外道,休得妄图惑我心神!”
其生前当为乡间方正塾师,所执在于守护乡土清宁,刚正不阿,宁碎不屈。
其三书生游魂,身形微偻,魂念絮语喃喃。
遭摄之后,口中犹自喃喃诵念: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克己复礼为仁…”
其魂体深处,唯余对古礼近乎痴顽的偏执与卫护,启唇阖口,不离圣贤古训,迂腐刻板,全无通变。
石像眼窝中两点青碧鬼火幽幽流转,冰冷地睃巡着这三道魂影。
傲慢过甚,锋芒毕露;刚直不阿,难以折节;迂腐守旧,不谙世情……
似此等心性,如何能扮作一个十岁顽童,行那李代桃僵之计?
莫说模仿李念安那顽劣跳脱之态,纵是寻常孩童的天真懵懂,亦与此等魂性凿枘难入!
妖魂深处陡生强烈的失望与厌弃。
炼化此等劣魂,徒增怨念杂质,非但无益妖元,更于事无济。
冰冷的意念拂过坟山,再无半分眷顾。
石像虚影猝然拔升,在晨曦初露的鱼肚白未及尽染天幕之前,若一道绝望的流光,疾掠而返李府方向。
一夜奔劳,终是徒劳无功。
那契合的、能行此‘李代桃僵’之策的读书人游魂,依旧杳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