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回 剪式帆船

永興二年,九月十三,晴,巳時四刻,旅順港外海。

青海長天,北風颯颯,一望無垠的碧波上,一支船隊正蓄勢待。兩艘兩千石,六艘千石,這是安海商會下屬商行的貿易船隊,承載著紀澤與他的近衛中軍以及些許馬匹,方從旅順港出至此。之所以在這旅順港以南十里的洋麵重新起航,卻是為了避開旅順港諸多遼東僱工的耳目,施展出安海船坊新式帆船的全部效能。

“前桅主帆,升高些…後桅左翼帆,再向左…好…”兩千石旗艦甲板上,陶萌一邊奔走一邊吆喝,指揮著水手調布船帆,“好,就這樣,準備完畢!”

陶萌是半年前跟隨陶飆加入安海商會的一名陶家灣老水手,如今已經榮升為安海商行的席船長,而他所掌的,正是腳下這艘怪模怪樣的旗艦。之所以說它怪模怪樣,是因為它那展開的船帆比船隻本身大得多,在西晉這是絕無僅有的。這正是安海船坊最新定型的第一艘兩千石新型海船——剪式帆船。

一切就緒,陶萌擦了把額頭細汗,不無緊張的看向指揮望臺上的紀澤,餘光則電閃般偷瞟了眼其身畔兩位畫一樣的美人兒。直到昨天被通知從大蟹島前來迎接紀澤南下,他才知道安海商會的後臺東家,那位消失半年之久的年輕人,竟是傳說中的抗匈英雄,血旗將軍。本僅在東家面前展示新船的壓力,卻是驟然徒增了好幾倍。

“開船!通知餘船自行跟上!”紀澤的緊張程度並不亞於陶萌,見準備完畢,立刻下達了出命令。這可是他紀某人剽竊後世飛剪式帆船的設計思路,在西晉山寨出的高新科技產品,其效能不免令他無限期待。

“起!”隨著陶萌的喝聲,船錨被水手提起,海船也緩緩啟動。茫茫海上,獵獵北風之中,海船逐漸加,直至在海面撒歡疾馳。其它晚一步出的船隻,轉眼便被它很沒義氣的甩開一截。

高高的桅杆上,潔白的船帆吃飽了風,巨大的動力透過桅杆傳遞到流線型的船身;低幹舷,尖船底,較少的上層建築,使船的穩定性極好,同時,偏低偏後的重心,便於桅杆高度做到船身長度的四分之三,帆面積也就特別的大。

與這個時代長寬比普遍在31的大型船隻相比,這艘船採用了61的大長寬比,船身顯得十分修長、優美,且有足夠空間佈置三根高的桅杆;船艏尖銳,像鯊魚的頭部那樣向前伸出,水線面微微內凹,航行時能上抬,把波浪劈開;後部逐漸變廋的有傾度的水線,十分協調地過渡到狹窄的圓尾,和船艏、船身中部共同構成了一個最小阻力體。

沿著前伸的船艏,向船正前方偏上的方向伸出一根支桅,支桅與前桅之間拉起四根帆索,加掛著三角帆;前桅、主桅、後桅掛著全帆裝,帆面的寬度大大過了船身寬度,橫桅伸到了船身以外,各桅杆除了使用主帆、頂桅帆等大小方帆,還有支索帆、翼帆等三角帆。齊全的帆裝能夠接受各個方向吹來的風,但不像大航海時代歐洲帆船那種複雜的天幕吊頂索系,這些帆的索系經過最佳化處理,最多二十個水手就能非常好的操作。

這正是人類歷史上風帆船的巔峰之作——剪式帆船,呃,山寨版!其名來自它劈波剪浪的空心船,這種船的最高航可達到大型帆船的極限——14節(一節約合18.5公里每小時),堪稱日行千里。這類船型本應在後世的十九世紀才出現,但現在,憑藉紀某人的剽竊精神,它提前一千多年誕生了。

不過,要說它是正宗的剪式帆船,卻也不太公允,說是中西混血更為合適,因為許多中國古代造船技術在它身上得以體現。先,他有中國領先歐洲的水密隔艙。這艘船分隔了七個隔艙,如果其中一個進水,船隻仍能航行;如果兩個進水,船還能排水自救;即使運氣壞到有更多隔艙進水,也能減緩船隻的下沉,給船員逃生時間。

其次,它有可收放平衡舵。風向穩定、長距離航行時,舵板升起,不產生水下阻力;需要快轉向時放下舵板,平衡舵的舵壓中心至舵杆軸線的距離小,所以轉舵力矩小,能夠非常輕鬆的操控航向;這樣的舵,既能適應遠洋航行,又能在風急浪高多險灘的複雜海情下靈活使用。

其三,利用穿在長竹筒裡的繩索和靈活配置的滑輪組,船長可以站在船頭視線開闊處,轉動舵盤控制船尾的舵板...

“快,這船實在太快,簡直疾馳如飛啊!至少比一般海船快上一倍吧,一個時辰怕不有五十里了吧!”望臺上,紀澤憑欄而立,卻是藉著讚美打斷了身邊趙雪的喋喋介紹。事實上,安海船坊出產的這款剪式帆船,其山寨程度已經出了二把刀紀澤本就外行的理解水平,再讓趙雪糾纏於技術領域,紀某人便要原形畢露了!

“是啊,不光快,抗風浪也極好。前些日子,白洋水軍從太行帶來了最新研製的六分儀,我等試用幾次,還挺管用。如今有船又有六分儀,得空了真想往深海里闖一闖,沒準還能見到鯤鵬龍宮之類呢!”趙雪捏起小拳頭,眼中泛起企望,復又嘆道,“只是那六分儀遇上陰天或黑夜就不靈了,還得想辦法改進才行。”

“沒關係,技術進步源於需求,等有空了,咱們尋個搞天文的占星師,將夜間這一短板補起便是。”驚訝於趙雪的探索慾望,紀澤不無鼓勵道,“只要雪兒願意,日後咱們造出更大更安全的船,定將天涯海角看個究竟!”

海船邁著之字形步伐,輕盈飛掠於碧波之上。紀澤憑欄而立,遠眺滄海,任由海風吹散一頭黑,豪情自生。良久,他復又低頭,溫柔的看著這艘中西混血的艦船,滿眼都是熱切與愛戀,終於,他由衷嘆息一句“這麼好的船,可惜為了保密技術,不能隨便賣,否則該能掙多少啊!”

“紀哥哥,你叨叨什麼呢?”趙雪好奇道。

“呃,對了,這麼好的船,安海水軍怎的沒和你們商船隊搶呢?”紀澤忙改口問道。憑藉趙雪對大海的熱情,加之方才介紹得那麼專業,她這個負責安海工商事務的會長幫辦,兼安海商行與貿易船隊的實際主事者,顯然也沒少在這款船上花心血,紀澤可不好這時談阿堵物。

趙雪卻是聽得苦了臉,無奈道“這船度快,海中穩定性好,用來跑商,一艘頂以往兩三艘,且海賊想追也追不上。但相比傳統戰船,它船舷船艙都要明顯低矮,若接近同級敵船,敵方自是居高臨下,大佔便宜,是以水軍僅各要了一艘熟悉效能,用於巡航,決計不將它們用作主戰艦船,倒是寧願船坊給老舊戰船加裝明輪,以車船作戰。”

紀澤啞然,看來自家是過於前了,配套設施沒跟上啊。剪式帆船時代的海戰,玩的都是大炮遠射,船隻高些對戰鬥幾無意義,甚至更易招致炮彈命中。可現在海戰,不,該說是水戰,玩的主要還是跳幫肉搏啊。該如何應對呢,退回去搞樓船肯定不行,那麼只能強化遠端攻擊了,是強弩石炮?是火藥小炮?還是燃燒彈...

“紀哥哥,跟你說話呢,你怎生又起呆來?”一邊的趙雪卻是嬌嗔道。

“呃,商船先繼續生產著,快投運極為重要,戰船我再想想。”紀澤不願將滿腦子的屠殺兇器與趙雪分享,岔開話題道,“對了,造出這麼好的船,工匠們定是沒少費心思吧,應當多加獎勵才是啊,呵呵。”

趙雪聞言一笑,介紹道“商會自有一套創新獎勵政策,由之激勵,工匠們可沒少設法提高生產效率,甚至你那手稿中所提的機床等先進工具,都已被製出了些許簡易型號呢。”

紀澤欣然頷,中國工匠的智慧毋庸置疑。公元前六世紀,中國就出現可考的樓船;公元前五世紀,中國就出現鐵質棘輪;公元前後的漢朝,中國就有了精確到毫米的鋼鐵加工技術……紀澤相信,只要他能提出創意、畫出草圖,工匠們就能自己造出來。

當然,紀澤明白,這款海船的順利下水,除了勤勞智慧的船匠,也得靠先進的管理模式,生產組織形式素來是決定勞動生產率的重要因素。在秦朝武器製造業就實現了流水線作業,而中國造船業在孫權時代就實現了專業細分,所以紀澤相信,他提倡的流水線作業定已在安海商會得以順利推行,而這一點定然少不了趙雪的功勞。

看著趙雪略微變黑變瘦的臉,紀澤禁不住摸向她的一頭秀,滿是感慨道“雪兒,這半年我將你丟在鰲山,委實辛苦你了。想來船坊能有這等成績,你定是居功至偉。哎,我這哥哥挺差勁的,光將你當苦力使喚了。”

趙雪笑了,如鮮花綻放,她並未打落紀澤的鹹豬手,而是親暱的半倚紀澤肩頭,並用一雙半眯成月牙兒的美目凝視紀澤。良久,她用銀鈴般的嗓音,悠悠笑道“紀哥哥這般誇讚,讓雪兒好開心呢,不過你也莫要歉疚什麼,雪兒也非全是為了哥哥才這般賣力,其實,看著安海商會一天天壯大,雪兒也很有成就感呢。”

“嗯!子興,能…能不能讓船慢些?”劍無煙頗顯虛弱的聲音在紀澤的另一側響起,將紀澤的思緒從品味新船中拉回。卻見一直沉默的她,此刻竟已面顯蒼白,當是暈船不短時間,之前沒好打攪紀澤與趙雪討論船隻,這會見到二人跑題,卻是不願再熬了。

紀澤抬頭看看天色,已近午時,再看看四周,海船應是遠離海岸,已不見6地、島礁的影子,看來海船的度還真夠快,搖晃得也夠狠,連她這等高手都扛不住了。估計自家那幫旱鴨子為主的近衛中軍,更該是暈倒一片,還當加強適應訓練啊。

收起紛雜想法,紀澤一邊示意親衛去通知陶萌,一邊伸手托住劍無煙的胳膊,口中安慰道“無煙,我這就讓船長減慢度,這望臺高,晃得厲害,我送你先下去船艙休息吧。沒事,以後習慣就好了。”

“哎呀,瞧我這記性,竟給忙忘了。咱們安海商會已從老水手處尋得了藥方,制有了藥丸,剋制跑海暈船,效果還不錯呢,咱們下去,我這就尋來拿給姐姐。”趙雪歉然驚聲道,整一副懊悔難當,眼底卻閃過一絲戲謔。

紀澤眼睛一瞪,哪還不知趙雪這妮子先前不拿出藥丸,是在故意捉弄劍無煙,卻又無可奈何。要說這二女之前冷戰了好些天,直到覺紀澤愈加不耐,每逢氣氛不對就斷然走人,總算收斂了些,至少表面上不再頂牛,可這類背地裡的小動作依舊難免。人說封建主義好,可齊人之福一樣不易享啊...

近百里海程,剪式帆船僅用兩個時辰便已跑完,不到申時,船隊就已抵達了位於博海口中段偏西的大蟹島。這個方圓不到十里的島嶼,其上矮樹緩坡,沙灘淺湖,綠意猶存,頗一副世外雅境。船抵碼頭,張銀早帶著彭丘等人迎了上來,按紀澤命令,他們白洋水軍業已接替安海營駐守此地。

“將軍,總算見到您了,可把弟兄們給急壞了,但看您這樣,似乎一點沒瘦嘛,我等該是白擔心了,哈哈...”張銀大步上前,握住紀澤的手,難掩激動道。

一番劫後重逢的熱絡寒暄與嘉許鼓勵之後,一眾被暈船搞得七葷八素的近衛中軍紛紛上岸休息,紀澤則在張銀等人陪同下巡查起大蟹島。被安海水軍奪取不到兩月,島上卻已修建了頗為完善的碼頭、營房與防禦工事,更有多座藉助水泥材料修建的小型五邊稜堡,依照的分明是半年前紀澤留給安海營的多稜碉堡示意圖,倒讓紀澤在此先看到了實物。

邊看邊聽,紀某人頻頻點頭,待得入營落座,他笑看張銀道“定山,聽你口氣,對這大海倒挺喜歡,又贊遼闊又誇寬廣,乾脆就挪個窩,給我在這主掌渤海營吧...”

喜歡乞活西晉末請大家收藏乞活西晉末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