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報復(1 / 3)

小說:我真沒想當 小說 作者:北三行

韃靼退兵的訊息傳遍了京城,應州大捷,大同巡撫帶兵千里襲擊韃靼部落,逼退韃靼小王子。

訊息瘋狂蔓延,京城上下百姓振奮,士子昂揚。

自從老將軍王越辭官之後,弘治朝邊關一直處於積極防守的狀態。出不了名將,也出不了悍兵。

紅鹽池一戰,王越帶兵突襲三十里之外的韃靼營帳,朝野上下振奮無比。

但很快,隨著王越下野。

缺乏對手的達延汗統治下的韃靼更為強盛,一舉收服了朵顏衛之後,加上先前打服了的瓦剌部,算是一舉統一了草原。

草原有明主,大明邊關力量孱弱,只能被動防守。

這也讓大明邊關百姓終日惶惶不可度日,生怕哪一天韃靼又帶著驕兵殺掠而來。

韃靼的陰霾始終縈繞在大明頭上,強大的韃靼肆無忌憚的入侵,讓所有人都抬不起頭來。

在這等時候,應州大捷。

大同巡撫秦墨復刻千年前冠軍侯做過的事情,繞行千里圍魏救趙,逼韃靼退兵。這如何能讓人不振奮,不覺得激動。

“得此良將,乃我大明之幸事!”

士子放下酒杯,目光掃過一眾好友,感慨萬分說道。

“聽說那秦大人還是十五年壬戌科的狀元,實乃吾輩楷模。”另一人附和道,眾人歡聲笑語一副其樂融融的模樣。

如此景象在京城內外並不鮮有,只因為秦墨成功讓韃靼退兵了。血戰九天,獨自帶殘兵回到了應州城。

功勞牢牢的鎖在了他與那些王氏的將士的身上,沒有人能從中分到一絲好處。主要是,秦墨這一招險棋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

好在他成功了,活著回來了,自然就是最大的功臣。

最開心的莫過於皇帝朱右樘,不僅僅是秦墨的軍功卓著,而且也讓皇帝有了拿捏內閣的藉口。

百官之中,參秦墨一本的文官很多,呈上來的摺子每天都有一籮筐。

但直到秦墨帶人逼韃靼退兵的訊息傳入京城之後,那些文官很明智的選擇了閉嘴。紛紛調轉口風,對秦墨大加稱頌。

果真是成功之後,身邊的人都是好人,迎面皆是笑臉。

但也不乏頭鐵之人,在訊息入京之後,仍舊跳腳不停上奏彈劾秦墨肆意妄為,不顧應州城百姓的安危。

戶部主事李夢陽與內閣輔李東陽僅有一字只差,當初還因李東陽做過李夢陽的主監考而傳為一時佳話。

對於自己這個膽大妄為的學生,李東陽實際上已經和李夢陽沒有了交集。師生一場,逐漸形容陌路。

李夢陽這個人最大的毛病就是執拗與自負,在百官見風使舵不再上奏摺彈劾秦墨的時候,李夢陽還在堅持噴人。

【認識十年的老書友給我推薦的追書app,野果閱讀!真特麼好用,開車、睡前都靠這個朗讀聽書打時間,這裡可以下載 .yeguoyuedu 】

理由也很牽強,彈劾秦墨於應州乃至於大同的百姓不顧,急功近利。甚至於不孝,風評不好之類的話。

完全就是明朝鍵盤俠,為了彈劾而彈劾。

這李夢陽倒也不是什麼小人,人無完人。只是和大部分的文官一樣喜歡借題揮,只不過他為人更極端一些。

但就這一點,也足夠讓人討厭的了。

皇帝朱右樘也明白這一點,吩咐司禮監將李夢陽呈上來的關於秦墨的奏摺全都留中不。

即便如此,李夢陽私下裡還是逢人就說秦墨的不是。

這倒讓翰林院編修的康海有些頭疼,這些天上朝幾乎都能碰著李夢陽。

偏偏康海性子溫和,不當眾拆李夢陽的臺。反而更讓李夢陽覺得舒心,於是開始每天下朝之後纏著他。

“夢弼,這早朝沒法去了,你幫我注籍吧。”康海痛苦的對李延相說道,眉頭緊鎖,不住的嘆氣。

李延相和孫清還是住在那個戶部給的小院子裡,本來這是一個四人的小院,但秦墨出了京城,康海又是狗大戶,在京城裡安置了宅院。

平日裡只有他和孫清兩個人住著,倒也顯得寬敞。康海時不時會帶些酒菜來,在這院中小亭子對好友對飲。

聞言,李延相夾了一口菜,幸災樂禍的說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