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羈旅同舟期共濟(二)(1 / 2)

小說:表同作用 作者:平老爺

【國慶節前,求票】

“天成請坐。”

“許兄請坐。”

短短的幾句,便已經稱上了表字,一番推讓看起來倒像是熟識賓主間的尋常禮數,只是地方換到了船頭。藉著兩岸的風景擺下的簡陋几案放著兩三碟自購的果子小菜,一個許家的僕役伺候著自家少爺和客人,就在起伏的甲板上設了一席。

被稱作許兄的年輕男子面西而坐,便喝著杯中之物邊道“這赤水河兩岸別無好的景緻,倒是這酒味道卻好。”

“這是在茅臺鄉上買來的?”王星平問道。

許姓公子聞言先是一愣,此地實在是少有這樣稱呼的,朝著後面努了努嘴道“的確是在半邊橋買來的,船上的酒那老兒可捨不得拿來與我們喝。”

茅臺鄉就在永鎮驛西,因其鄉後有一土臺為祭祀之所,終年為茅草所覆而得名。

其地緊挨著赤水河東岸,那邊正是碼頭的所在,又是南來北往的商人聚集之所。王星平記得前日出時,他和小六幾個還去了街前的萬壽宮中上了一回香,那宮觀外的一座小橋因只有半邊臨水,故而被往來客商稱作半邊橋,尋常叫茅臺的倒是極少,故而王星平方才一問,許少爺才會一愣。

那茅臺鄉上出得上好的麴酒,光是酒坊、糟坊就有二十餘家,酒師、酒工數百。是以本地客商往來多少都要帶上一些,王星平幾個都是外路人,無人提醒,倒是船主施公四,因為兩撥客人都無甚貨物,自己便在艙底放了十幾甕,到了合江,正好出了錢換鹽。

只是這酒捨不得招待客人,故而酒菜還要上岸另行採買,好在之前經過的二郎壩上的酒水雖比不得半邊橋,但也自不差,再說廖四幾個從不會嫌酒差,息烽所那等渾湯都能灌得下去,這邊的麴酒便都是玉『液』瓊漿了,是以在船上的兩日,酒便沒有斷過。王星平雖然同樣善飲,但於此事上卻不聒噪,更不會為了這等事與船戶齟齬,而許少爺的這一壺顯是自己買來。

只是看這許家公子也是好酒之人,王星平便不好掃人興致,順著這酒上說了起來。

“要說這赤水河上的酒坊,以小弟看來,的確是要數茅臺鄉的幾家最好。”

“只是這酒產得少,再往外路去也就不容易喝到了,為兄這回也只買了幾壇,還要省著點喝,不然到了合江,便要向這船家高價來買了。”

王星平聽了道,“其實這釀酒之法倒是不難,關鍵還是交通不便,以赤水河的水運也算便捷。”

“終歸還是玀玀可惡。”許盡忠聽到此處便恨恨的罵了一句。

“許兄一行也是要去合江?”

起先在永鎮驛外的碼頭上船時,王星平便與許家一行打過照面,面前的這位許盡忠公子,年紀約莫二十二三,生得倒是眉清目秀,身形卻比尋常的書生魁梧了許多。

王星平依稀記得,當時這一家似是從另外一艘南來的船上剛剛換下,除了兩個伴當和些許行李,便還有一位長者,看年紀也不過四十上下,同樣生得魁梧。

就聽許盡忠答道“其實是要去重慶府。”

“哦?那倒是巧了,我們也要到重慶。”

許盡忠聞言,也不掩飾,問道“方才聽天成說是要去合江做鹽?怎麼還要去重慶府?”

王星平也不隱瞞,將大略的事情略去關節原原本本說了一遍,便又聽那許公子笑道“原來是貴姊在重慶,這就難怪,合江去重慶也近便,是當要去上一趟才好。”

所謂禮尚往來,既然對方主動結交,王星平自然也不會放過機會,道“不知許兄是哪裡人士,前日在碼頭看你們換船,似也是從南面來。”

“我們是從赤水衛來,說起來與天成你倒是貴州同鄉。”

“難怪看著親近。”王星平呵呵笑道。

原來這許家公子是與其父一道去重慶探望外祖,其祖是貴州普安州人,聽許盡忠說話,其外祖似也是有功名的官人,只是不知居於何職,現下在重慶府轄下長壽縣中做事,這幾日正好在重慶府城。那赤水衛就在永寧司南面,緊靠著赤水河邊,是貴州西北的門戶。

聽許盡忠說話,王星平忽然想起剛才的一節,便問道“方才聽許兄說玀玀可惡,似也對這仁懷縣知之甚詳。”

“只是家中久在這赤水河邊,各家土酋與地方的情形,多少都還聽說過一些罷了。”

“小弟聽許兄說起仁懷縣令,似有不屑,可是許兄家中與這位吳縣尊有些齟齬?”

“齟齬倒是沒有,赤水衛還隔著省,怎麼都不至於有瓜葛,不過是這一位名聲在外而已。”許盡忠呵呵笑道,語中帶著輕佻。

…………

天氣正值暑熱,卻並未妨礙縣城中的老爺打起了噴嚏。

“這幫蠻子,怎麼跑到仁懷來了?還真當是做生意不成。”

仁懷縣衙的後堂中,一個精瘦男子接過方巾擦著臉,全不顧是不是受了風熱。

吳繼堯年交五十,保養倒是得益,皮光水滑的一張面龐,加上清清爽爽的幾縷長髯,倒有幾分出世的風範。以選貢的出身,如今做到一縣縣令,在尋常也就算到了頭。只是仕途無望,便在錢財上多了些念想,好在還佔得一個湖廣同鄉的名頭,能得在這遵義府謀上一個差遣。

仁懷並不算什麼望州上縣,光以人口經濟而論,甚至都比不上南面的有些土司,但所謂天高皇帝遠,又在三地交界的地方上,便也有一份不受轄制的好處,反正三年一次的考績也與自己無關,倒不如安安生生的一門心思撈錢,為子孫後代謀些福利。

一個噴嚏過後,吳老爺也不關心是不是因為被誰罵了幾句的緣故,而是不情不願的拿起一份文書。

“依兒子看也不用準備,隨便打了這些蠻子便是,早日禮送出境,只要船進了安樂溪,便不管我仁懷縣的事了。”

小兒子留在老家讀書,盼望著能有個功名,這大兒子自小的不爭氣,便留在了自家身邊,也好有個照應,只是一貫的愛使『性』子,吳老爺倒是縱容得很,見老子拿在手中的文書,出起了主意。

吳繼堯道“明面上還是要竭誠供應,只是……咱們這仁懷縣地狹人窮,該給的錢鈔可都不能少了分文。”

“大人放心,兒子明白。”吳涉說著,便又罵道“區區一土邦,也敢自稱國王,還真是夜郎自大。”

吳繼堯擺了擺手,卻道“闡化王是御封的烏斯藏四王之一,這個叫鎖南堅參的又是他家國師,堪合上不是說加上隨從也有上百人麼?這可是樁麻煩事,只要不在境內生事就好。”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