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國政兩權方生變(三)

小說:表同作用 作者:平老爺

【上週出差,對不住了,這是新章】

夏日的江風帶著熱氣,在厚重的雲層重壓下將悶熱的天氣帶向極致,這天氣讓碼頭上的民夫們都憊懶起來,全然沒有了一點節日剛過的氣氛。

聽葉老爺說在京中時,每年的七月初七,可謂花樣眾多,光是各家大戶去購買魔合羅娃娃【注一種佛教塑像,七夕時各家購買,往往以俗衣和珠玉裝飾作為乞巧的一種擺設】和一應綵樓器物的車馬便能將一條大街都堵到晚上。

京城內外在七夕這天除了一般的女眷結伴遊玩外,民戶人家的女兒還要在正午之時將水盆放在日下,投繡針於水上而觀盆底針影,以花鳥蟲獸和雲紋茄紋剪刀紋為得巧,若投影太粗太細或是太直而缺乏變化都會被認為是女兒家的拙徵,心氣高的當場氣哭的也有。可惜這重慶城日頭烈則烈矣,卻少有天光透亮的日子,正午投針的把戲估計沒法去做,這氣溫恐怕也沒有哪家女兒願意到門前來玩。

王星平知道所謂七夕乞巧原本就與什麼牛郎織女無關,都是民間女子用以找些樂子順便比試針線的由頭,但昨夜陪著姐姐一家在後院樓上夜宴賞月,倒也確實聽王若曦說起了織女渡河的故事,下面的兩個婢女還著意在雲層中尋找了一番。用完了瓜果,蹇家的下人又去端來了幾個陶盆,將後院中捉了蜘蛛來放進盆子裡,說是要今早看看哪個的蛛網結得最多便是心靈手巧的,實在是奇哉怪也。

當然,對於王星平而言,這些不過是陪著姐姐的消遣,算是做弟弟的盡一點人事罷了,心頭也沒有在意,再說現在已經出門更不會去在意那陶盆中的蛛網模樣了。

前日立秋,昨日七夕,今日便已經是末伏了,節氣一個連著一個,但王星平的心情並無多少波瀾。

自從前幾天賣掉了手中的全部鹽引好好的賺上了一筆,心中便一直在謀算下一步該要如何去做。眼下能做的生意看起來很多,重慶這座西南數一數二的府城也是商貿繁華之地,但穿越之前的那些記憶關於如何應對這樣的局面並無多少準備。

若要說穿越能夠做的生意,從玻璃到火槍,哪怕就是一般的日用商品如精鹽和白糖都是能夠賺錢的。可是現在自己既無材料又無技術手中更是無人,又在這西南地方,連能通西洋科技的傳教士也見不到半個,就算現在做鹽賺了些錢,也還是個不知轉了幾手的小小囤戶,連製鹽的核心技術都沒有掌握,鹽井也在官府手中,更況販賣私鹽在此時還是重罪。

這也是王星平一直以來的焦慮,如今就算將虧欠的貨款和借款一起還上,剩下的銀子再開個營生的本錢也是有了,但投資卻是處處受制,看來這商人在大明也是的確不好過。不然揚州的訊息傳來,他也不會馬上便決定將鹽引全部賣掉。以王星平的見識,因為淮鹽改制的事情最多給川中的鹽市帶來一撥短暫的行情,行情一過該是什麼價格還是什麼價格,故而趁著訊息剛剛起來市面上有人鼓譟,他便早早將鹽引都換成了現錢。相信要不了多久,那些加價囤引的商戶便要後悔,畢竟在他的記憶當中,鹽政的改革可是直到明末都沒能惠及川中,而且也不光是對自己的記憶有信心,讓他更能肯定的還是那一干皇親貴戚們的好胃口。

…………

‘江北的確是不比府城。’

看著碼頭上破敗的屋舍,踏上江岸的第一眼王星平便作此想。

重慶城俯瞰之下如一片樹葉,就在長江抵達石洞峽前,‘葉芽’在朝天門外將江水一分為二,城南長江上的碼頭是如今航運交通的商船雲集之地,而城北各處沿著嘉陵江——本地又有人喚作小江——的地方人氣則要低上許多,雖然民居房廓依然已經修到了城牆外的廂坊,但比起長江那面的碼頭確就要單薄了許多。

這邊的碼頭除了每日運送糞肥和菜蔬雞鴨進出城門,便沒有多少大宗的買賣,這一點光看重慶的十七道城門中九道開門在嘉陵江一側只開有兩道便能明白。(注重慶城門因為風水緣故常年九開八閉)

當然嘉陵江岸所以如此也是因為地形使然,過了臨江門再往上游去便一路都是懸崖峭壁,而另一道千廝門,名字取自《詩經?小雅》中‘乃求千廝倉,萬斯倉,黍稷稻梁,農夫之慶。報以介福,萬壽無疆。’一句,至少自宋以降便是城中糧囤的所在,更可見其地勢險要。

而兩門之間的洪崖門更是一處山高道險的去處,自元季以降便常年閉門不開,門外雉堞下的洪崖洞更是本地的一道勝景,閒時王星平還與葉聯芳的幾位門生去那裡遊歷過一番,因巨石所覆時有飛瀑而至,故而本地又稱作滴水崖,那崖上蘇軾、黃庭堅的題刻依稀可辨,方才在渡船上時王星平回望南岸,倒是別有一番意味。

而相比之下,江北的這片土地的確當得起王星平的感慨,在他的概念中,城牆雖然軍事上的存在意義更濃,但對於直觀的感受而言,有無城牆的確是讓人有著決然不同的觀感,這江北鎮的所在正是因為尚未修築城牆氣勢上便弱了不少。和南岸府城內相對平緩的地形不同,江北這裡上岸便是坡地,只有靠近正中的一片碼頭稍微平整些。

“此處若是修建城牆,當是能與府城互為犄角。”

“小平說的倒是和衙門裡的老爺們所見略同,聽說原先府中就想在這江北新建城牆,要不然同知衙門和照磨署也不會修到這邊來。”陪著王星平來的蹇守智在旁說道,說完又搖搖頭。“可惜就是缺錢。”

王星平道“重慶城修的可是磚牆。”

重慶府城自宋末便是磚牆,那是因為此地本就是軍事要塞,當年為了抵禦蒙古人的進攻此地的主官可是下了不少血本的,須知再早一些就連北宋的都開封都還是夯土城牆,只有成門包磚而已。而近的來說北京城國初也只用磚包了外牆,內牆包磚還是成化以後的事情。以重慶城這樣的規模若以燒磚鋪牆,則至少其成本要數以千萬來計算,縱然此地還有以就地開採的條石堆砌的辦法,但所費也是可觀了。

當然,那已經是宋時的事情了,本朝承平日久,西南地方也悉皆平定,眼下更是沒有閒錢來給這座本已固若金湯的城池再裝點一個隔江而對的要塞。

王星平今日來江北正是來拜問蹇守智的老父蹇效武,自然是有姐夫陪同,身邊除了小六還有蹇家的幾個下僕。

一行人上得岸時已過了正午,午後的天氣雖然依然炎熱,但有了山巒和雲霧的遮擋避免了日頭的直『射』總是要好上許多。碼頭上的船工三三兩兩聚集在一處,還有諸般跑江湖的百戲雜耍,就連和尚道士也混跡其間,比起府城中市井氣倒是更濃了不少。

在府城的茶樓中便聽說過這邊的船工大大小小都依著行會鄉貫有著不少的幫會,而江北碼頭後面幾處庵堂裡的尼姑乾脆就還做著皮肉生意,倒是與私窠子無異了。王星平心道若不是廖四幾個弟兄都已經先行回了貴州,這裡倒是個不錯的消磨所在。

此時蹇守智指著碼頭東面的一片『亂』石道“小平不是好奇江北的火井麼,翻過了這裡正對著江中鷓鴣石的那處沙灘上便是,不過要水枯時方能瞧見。”

江北岸邊有一處河床淺灘,鑿井而有氣出,引火自燃,所謂‘金沙火井’是此地的一大奇觀,實際就是一處『露』天的天然氣礦苗。

“小弟也只是覺得好奇而已,這火氣雖也是一樣好東西,可無法搬運卻是不好使用的。”

“弟弟是說這火氣也能如石炭一樣採挖出來當作燃料?”

“自然,不光石炭,還有石油也是一樣,這地下的礦藏多了,只是如今能夠熟悉其理的太少,若能洞悉其理或能為人所用也是一樁好事。”

蹇守智聞言笑道“若曦回來就常說小平你喜歡異想天開,不過為兄倒是覺得有這想法便屬難得,即便只是空想也是好的,就不知弟弟這想法是從哪裡得來的,難不成又是你那格物致知?”

說起要來江北,王星平居然知道這邊有一處火井,本以為就是小孩子家家的好奇,沒想到自家內弟居然能從這上面引申到國計民生的好處。而且顯然是做過不少功課,他去貴陽時便知道弟弟被薦了去陽明書院,那陽明書院是心學一系,陽明先生生前也是講究說要格物致知,但陽明先生說的格物似乎與弟弟口中的格物又有不同。

學問上的事情先不說,就說這一回王星平做鹽,因為鹽政改革的事情平白賺了一筆,這據說又都是他平日從官府的邸抄中分析得來,看得出來他這個內弟於學問和商事上的確是極有天賦的,而且做事又有張致,待人接物也都讓人挑不出『毛』病。

原本因為父母偏心弟弟不待見若曦這個兒媳,王星平抵渝的事情他也沒打算告訴家中,但今日卻是王星平主動提出要來拜問伯父伯母。說是自己最近在重慶也有了些名聲,怕傳入蹇家老宅後姐夫姐姐被家中責難不懂禮數,而且岳丈借去的錢也還是要還的,他老子同意蹇守智陪著兒媳回家奔喪本也有一探虛實的用意,都是為了將來討要回銀子的,如今王星平這話說起來也算是思慮周全了,蹇守智就覺得不枉自己替他在父親面前遮掩一番。

“姐夫可看過《夢溪筆談》?”王星平打斷了蹇守智的思緒。

“《夢溪筆談》?這火氣的事情是從這書裡看來的?”文人都喜筆記,明人尤甚,故而聽王星平說起筆談的名字,便已斷定是哪家的雜書了。

“這是北宋沈括將平素為官見聞所寫的筆記,中間就曾說過陝西延何中有石油,當地人稱作脂水,遇火能燃,倒是和這火氣一樣都是埋於地下的礦脈之中,當地以之治療各類人畜癬疾。石炭也好,還是這石油也好,都是天地之氣化生之濁者,至於清者便是這火井之氣了。”

古籍上關於天然氣的描述實在是記不太清,王星平便索『性』隨口杜撰起來,反正扯出了沈括的名號,總是虛虛實實,再說姐夫也不會去窮究出處。

果然就聽蹇守智邊走邊說“陝西的事情我如何能夠知道,不過說起這石油倒是四川也有相彷彿的事情。”

見王星平好奇,蹇守智又道“聽說正德年間嘉州【注今樂山】開挖鹽井,結果也是挖出了油水,想必就是你那書中所言的石油了。”

其實做鹽之後,王星平心中一直忐忑,捏著現錢在手卻不敢再做投資。這幾日聽到風聲從各處請託而來想要巴結的不少,還好王星平每日只在府城內打轉,關門前就回到姐姐家中,倒也沒有什麼不妥。

日前說要來江北拜見蹇效武,便剛好想起在市井中聽來的火井這一事,讓他有所啟。既然大宗的生意都已被豪商世家壟斷,為何自己不另闢蹊徑想想冷門買賣呢?展實業雖然費錢廢時,卻是能夠打牢根基的事情,要在此世立足,依靠家世混個太平倒也不難,但前提是真要太平才能得混,只可惜歷史的程序恐怕依舊無法阻擋,自己這副皮囊尚不及弱冠之齡,再有個二三十年,真要在壯年之時遇上了天下大『亂』,小門寡戶的那點財富就會成為別人眼中的膏腴,沒有自保的能力可不行。

而王星平想到的自然還是實業,如今的實業莫過於手工和冶煉,而於冶煉一事上王星平一直都有所關注,而其中最為重要的自然就是開礦,期望能夠了解到西南地方更多礦場和爐戶的事情而不至引起太多關注,藉著火井這樣的趣聞正好可作掩飾。

一邊想事一邊沿著石階而上,往東過了昇平坊的牌樓不遠便能看到一口大水井,大水井後夾在體仁堂『藥』房和蕭曹廟中間的一條小巷到頭,建在魁星閣下的一片屋舍便是蹇父蹇效武的宅子,幾顆古樹之間,倒也是個鬧中取靜的去處。

王星平幾人剛走過了巷口,便聽身後一陣帶風,一個衣衫襤褸的漢子從蕭曹廟中跑了出來,後面幾個瘦削的身影緊追不捨,看看就追到了大水井旁。正在水井旁邊洗衣打水的住戶們紛紛避讓,幾個男子追至井邊將那漢子按在井上便打。

‘狗入的好大的狗膽。’

‘你也不撒泡狗『尿』照照,偷到這裡來了。’

喜歡標銅請大家收藏標銅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