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南來訊息言是非(二)(1 / 2)

小說:表同作用 作者:平老爺

【求票】

帶信的小子是葉宜偉的一個侄兒,今年也不過十八,回來的路上還遇上了廣西的土民作『亂』,回到貴陽又是先去了福泰號上這才輾轉到了保利行,送完了信已是被丁藝安排去了他的宿房休息。

葉、汪一行是在重陽之後的十月初十抵達的肇慶,果然便在那裡見到了王尊德,王尊德再有一個月也要準備動身去京師赴任,卻巧好歹讓葉大櫃給趕上了。因為算是家人葉掌櫃倒是頗受禮遇,王尊德雖算是個克己奉公的官員,但看了王命德與王星平的書信也覺得這是好事,便專門安排了家人陪同葉宜偉與汪革往廣州去了,佛山那裡倒是無妨,只是要去澳門還得去官府開具關憑,雖然福建的海船往來澳門走私的從來不少,但王尊德是御史自然不會在這些小事上隨意。

一行從肇慶啟程順西江而下是在上月的二十二,正是霜降那天,葉家的這個小子卻是早了幾日便往回走了,算上今天這路程上也就不到一月,其實都算是快了。

入夜時分,篝火已經架設了起來,連同櫃上得力的夥計和糧庫那邊的庫頭一起,都在保利行的場院中聚集一處。

火把將初冬的天空映得通紅,也將人心照得暖透,炙烤的羊肉有了從西域販來的小茴香襯托,香氣和著油氣讓辛勞了月餘的人們食指大動。馬忠毫不顧及客人的身份,在院中幫襯著廚子烤肉順便招呼眾人,同被邀來做客的王忠德等人則只顧著喧譁暢飲,軍漢們心情暢快不是沒有原因,尤其是王忠德和廖四幾個這群中挑頭的幾天前剛被孫昌祚召入了他的營中,這等於是在地方的犒賞上又有了更實惠的好處。

作為一介武人,跟著孫昌祚這樣的大將,以後立功的機會自然還會更多,況這回的功勞下來,少不得又要升上半級。而自外城的城壕開挖之後,貴陽府的遊擊守備大營便已經被移到了城北,府中在尚未建成的外城之中另闢了一塊地盤,專一用來屯駐貴陽府的三千精兵,又在剛剛搭起檯面的威清門內建了一處校場,如今王忠德幾個過來這邊倒是益的近便了。

酒過了數巡,該敬的都敬過了一遍,該睡下的也都睡下了。王星平只獨留下了葉顯蓮——就是白天送回書信的那一個,這是有正事要問了。

“今年廣東那邊水勢如何?”幾人剛進了自己的宿屋,王星平便關心問起。

葉顯蓮也頗喝了些酒,但還清醒,想著回來時情形答道“聽說去年倒是了大水,肇慶府官民耗費四個多月將西江諸堤整飭一新,今年俱還安生,到明年的桃花汛前當不會有大礙的。”

“那就好,這回去廣東能成事最好,就算不能成事你們也要平安回來。”這就是王星平最近一直在自我強調的行事做派,凡事以關心員工為要,工作嘛不過不失就是了,他還不需要為了些許的不如意而著急上火。

“東家放心,伯伯與汪叔都省得。”葉顯蓮想是要表明自己所言非虛,又將兩人接下來的安排一一稟明瞭王星平,“伯伯說佛山那裡多是招募工匠,汪叔精於冶造,自然懂得與爐戶們交道,有他帶人過去便足夠。伯伯只去廣州開了關憑便另往香山澳去,好歹去見識見識那佛郎機人的軍器廠。”

王星平聽後也覺得葉大櫃處置甚妥,“出門在外,自然是他們做主,這樣也好,只要兩頭成了一頭,這一趟也不算虧了。”

說這話時王星平心情輕鬆,其實鐵冶能有如今這樣的場面他也始料不及,本還要等著廣東來的外援,現在看來即便沒有佛山的鐵匠或是澳門的洋人過來他這官營的生意一樣也不會大壞,只不過廣東面向南洋,正是萬國貿易之所,隨便得到些什麼新的技術或是商訊也對自己是莫大的受益,貴州這裡終究是閉塞了些。

想到此,王星平又關心起此行諸人的際遇。

“小五哥從廣裡回來,那邊可有什麼新奇的見聞與我說說?”

第一次出遠門的葉家老五聽到這話便開啟了話匣子,“新奇倒是談不上,只有一樁奇事,廣東那邊竟有女子當街宰牛的,年紀大的喚作屠婆,小的喚作屠娘。且宰牛之時還要細數將宰之牛平日的罪狀,如耕地不前,渡水不行,著實是稀奇。”

貴州當然也有殺牛的,每逢節日就連土人也會殺牛待客,但以往所見稀奇無非是水西水東的蠻夷宰牛不許見血,全用木錘擂死罷了,但女子專侍屠宰就算在貴州這蠻荒之地也絕難看見。

王星平也來了興致,卻不驚訝,跟著接過話來,“我聽說嶺南許多女子不以女紅為務,專善皰廚。”

葉顯蓮正眉飛『色』舞的說著,聽王星平一說也是眼中一亮,“東家果然是博聞,我先時聽汪叔說了那邊習俗也是不信,但到了肇慶後的確酒樓茶肆多有女子拋頭『露』面做廚的。”

王星平這幾日正好在看唐人房千里的《投荒雜錄》,聽葉顯蓮所說更是面『露』好笑,“小五哥不知道,自唐宋時兩廣便是這般風俗,俚民婚聘,說的都是‘我女裁袍補襖灼然不會,若修治水蛇黃鱔,即一條必勝一條矣。’”

話聲甫落,丁得水叔侄也跟著哈哈大笑了起來,中原與南國風俗相異,就連王星平這些多少代前便到貴州的北方移民聽了都覺得兩廣的風俗新奇,但也算坐實了廣東人自古以來吃貨的名聲。

葉顯蓮被帶起了話頭,又道“其實這些也是尋常,那廣州港中通著南洋,海外夷人的風俗更是迥異,我們一行在肇慶就曾見過泰西和尚修建的佛寺,當地人叫番鬼屋。”

說這話時葉顯蓮自然不知泰西並沒有和尚,但王星平卻是知道,利瑪竇最早在中國便是去的肇慶,在那裡建成的是中國第一座天主教堂,只是當時為了掩人耳目天主教士全都託名佛徒,身著僧衣,故當時的肇慶知府以之為天竺高僧,還專門為這教堂題寫了匾額,是為仙花寺。王星平的前一世曾到過廣東一回,當時在西江邊的崇禧塔旁尚能見到此教堂,只是已經殘破不堪改為民居了,想來葉宜偉他們去看的便是此教堂。

那崇禧塔是肇慶府在西江岸邊的一大去處,一行人既已到了肇慶自然會去,那利瑪竇所建的仙花寺就在塔西,撞見也是尋常。

王星平笑道“那寺中想來是沒有番鬼了。”

利瑪竇在肇慶居住了六年,而後被兩廣總督驅逐才又去了韶州和南京傳教,仙花寺中自此便再無洋人了。

“的確是沒有,不過廣州城外卻是多得很,我們在肇慶時便聽聞不光紅番,今年萬壽節前來朝賀的南洋使節也比往時多了許多,什麼安南、暹羅、渤泥的貢使如今都在廣州港中停泊。”說起在外見聞,難得出趟遠門的葉顯蓮恨不得將所見全都對東主說一遍,就連在肇慶聽到的廣州傳聞也都事無鉅細全都提了起來。

但王星平卻在這裡聽到了感興趣的內容。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