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唐書一封呈夷情(二)

小說:表同作用 作者:平老爺

在本家老爺那裡,葉宜偉便略微有些拘束,在田生金這裡也依然如此。但因為有了先前那帖子的因素,故而在田按院看來這拘束便透著些拿捏,心下也並無輕慢之意。

王尊德與田生金同為萬曆三十二年甲辰科進士,是為同年,年齡上田生金還略長几歲。別說王尊德此時還在肇慶,就算遠在京師,讓家人求到自己這裡他也不會不賣這個情面,他這位年弟可不是個愛求人的『性』子。

王尊德的信田生金已經看過,自然知道葉宜偉的身份和他的來意。

佛山鎮那裡自不必說,只要不是出洋外省的商人要在本省僱工,鐵冶和工人只要自己願意便只消有牙人做契,官府也不會多加干涉,都是任憑自願。至於再從廣州一路回去貴陽,沿途只用擔心土民與盜匪,卻沒有害怕官府的道理。

所以王尊德找到他處還是因為此人要去澳門的事情,此時的香山澳雖為佛郎機人所踞,但根究起來還是香山縣轄下,其實無論葡萄牙國王或是西班牙國王承認與否,澳門如今始終是大明直接管理的屬地而非什麼殖民地卻是準確無誤的,確切說來香山縣令是澳門一地實際的最高長官,每年巡視或遇當地有大事決斷又或又外國商船大宗到港,香山令都要親臨其境察勘,澳門議事會的六位成員見了縣令一樣是執拜見上官禮的。

萬曆初,廣東官府在蓮花莖設了關閘,那關閘原是每月兩開,到了近年澳門人口日多,才改為了五日一開,但每逢關閘開放也只許佛郎機人在關閘內交易糧食及生活所需。佛郎機人既不許擅自入關進入內地,而內地百姓未獲准許也不能擅自入澳。官中更是在澳門相鄰的新安、雍陌等地專門派員駐紮並設定軍營防備,去年南京教案起,到了今年,雍陌營又新設了一參將府,轄下兩千軍馬專駐雍陌及澳門周邊各島,沿途漢夷船隻都要嚴加盤查。故而葉宜偉也專門打問過,他們這一行外路想去香山澳最為穩便的辦法便是請香山縣開具路引。田生金雖然並不直接管轄地方縣令,但如此小事相信地方上的官員也不會駁他臉面。

而王尊德求到田生金頭上,兩人同年是一樁。

王尊德貴州軍戶出身,非是兩浙山東與湖廣幾地有門戶之見也是一樁。

更有一樁還有田老爺的另一番淵源,田生金雖然家在湖廣麻城,為儒生時卻曾因一樁案子在江西泰和被錯判入監,萬曆四年時逢剛剛履任泰和知縣的唐伯元為其平反冤獄,這才有他二十八年之後的金榜題名,是以他對唐伯元一直以師事之,恩同再造。唐伯元后官至尚寶司司丞,萬曆二十九年於老家『潮』州過世,田生金按粵之後第一件事便是親往澄海縣仙門裡的唐氏家廟祭拜,並手書‘忠孝流芳’勒石記之。

而唐伯元與王尊德的座師郭子章關係又非同一般,郭子章巡撫貴州前曾為『潮』州知府,時唐伯元因母喪歸裡守制,郭子章對其多有照弗。而再往前十年,郭氏為泰和名門,唐伯元在泰和知縣任上時郭子章雖已中舉並赴任福建建寧府推官任上,但是作為一方科名之士,唐伯元這位地方官對郭家也是禮敬有加,加之又都是陽明心學一系,故而私交甚篤。兩人的學生既是同年之後如今同在廣東任官,是以王尊德便先求到了田生金名下。

分了上下入座看茶,問過了王年弟身體可還康健,又問過西江上一路可還順遂,田老爺迅切入了正題。

“存思信中說葉掌櫃是要去香山澳招募擅鑄槍炮之澳夷?”他知道王尊德也是一向講究知行合一,貴州出來計程車人少有不是陽明門人的,況他那年弟待下人極嚴苛,絕不會為謀私利而讓家人來為難於他,但相應事體還是要再問問當事之人,這是以防王尊德被鄉人欺瞞,畢竟去年的教案動靜不小,以往的小事一樁現在田老爺也不得不慎重對待起來。

茶水端在手上,正在躊躇喝或不喝的葉宜偉趕緊回話,“正是鄙號少東主的意思……”

於是他又將王星平的父親如何在外被夷人所害,他又是如何報仇幾乎滅了仇家滿門等事與田生金說了一遍,然後才是王星平希望藉助先進武器加強貴州軍備的想法,其中雖然也有為自己謀利的心思,但僅以商人的眼光來看也算得上是公忠體國了。這些王尊德的信中本也有言,只是聽人當面說出,田生金心中又多了一番計較。

他本以為王尊德只是為族中晚輩尋一些照弗,雖然平日這位年弟是個剛正的『性』子,為人又寡淡,但為鄉人做些事情本也不犯什麼忌諱,而這王星平一介商人,想必是知道廣東商貿繁盛,又聽香山澳能通海外,故而才請託到王尊德這裡。

但方才聽葉宜偉說了這一通,一個頗有抱負的青年俊才的形象便已打破了之前執跨弟子鬥雞走狗的樣子躍然面前,這哪裡是什麼少不經事的小商人,分明是能夠經世致用的才士。田生金久任地方,年少時也頗多坎坷,識人自有一番計較,葉宜偉見了他說話磕絆已就矮了氣勢,但從他的敘說條理中還是能夠分明聽到不少亮點。

回頭想想又覺得是自己好笑了,王尊德雖然為家人請託,但卻是個知道輕重的,他在信中如此看重這個族中晚輩,自然不會是隻看到了他行商的本事。

問及明明王星平之父是為土夷所害,他卻為何還要來廣東尋澳夷回貴州協助制辦火器,王星平教給葉宜偉的一句‘師夷長技以制夷’更是完全說服了田按院。

“你家東主如此見識,只做一介商人實在是可惜。”田生金覺得能說出‘師夷長技以制夷’這話的人的確不能以市儈視之,他雖然不喜洋夷傳教,但對這些泰西的科技卻並不排斥。他自然知道傳教士們能在兩都蠱『惑』人心,引著那麼多的高官貴戚盡行附教,靠得還是這些實打實的東西。別的不說,郭子章尚在任上時便刊刻過利瑪竇的《山海輿地全圖》還為其做過序書,而利瑪竇在廣東蹉跎歲月最終能夠得天子眷顧也是靠著向皇帝貢獻自鳴鐘等西洋機巧之物,王星平或許並不知道,正是‘師夷制夷’這句借來的化用之語讓他在這位尚未謀面的巡按相公面前大大的加分了。

但葉宜偉還是不合時宜的打斷了田老爺居高臨下式的感嘆,身為屬下,他自然明白如何恰到時機的提升主家身份。

“回按院的話,我家少爺原本也是讀書的,如今拜在鄉中馬進士門下研習經義,待老東主孝期過後便能進學了。”

“馬……進士……”聽老掌櫃所言王星平的老師竟然也是個進士,田生金不自覺的便開始在心裡算了起來,貴州馬姓的進士可沒幾個。

似乎看透了對面官人的心思,葉宜偉也沒有了先前的拘束,雙手一叉回道,“馬進士諱文卿,實為按院前任。”

“沒想到卻是前輩的弟子。”田生金恍然,總算是想了起來,難怪葉宜偉要當他面提起,雖然沒有交集可田生金至少還知道馬文卿當年也是做到過廣東巡按的,聽聞上一科中了會試而未上殿的一位年輕人還是他的侄兒。

聽到這裡,田生金只覺得是小看了這位王家的少東,不覺生出了惋惜之情,嘆了一聲。

“只是可惜還要耽擱上兩年。”這自然是田生金為王星平的孝期耽誤下科科舉惋惜。

但葉宜偉卻像是沒有聽懂,只顧著為自家東主解釋,“其實倒也無妨,少東主年紀還小,他也說受些磨礪更好。”

“哦?”到了這時田生金才想起只知王星平年少,卻還不知他的年歲,便又問起,“你家東主今年多大?”

“到冬月才滿十四。”

田生金聞言又是一陣感嘆,當然也就只有感嘆而已。雖然十三歲在尋常做工經商而言都不能算小,十歲上下的童兒都知道幫著家裡放牛了,但讀書人這個年紀能得功名的的確又不多。然而大明朝天才不缺,近的來說江陵相公張居正就是十二歲中的秀才,遠一點還有歷仕四朝的楊廷和同樣也是十二歲考中秀才,但比張居正更強的是他第二年便中了舉人,比之因為被考官刻意打壓的張居正還早了三年。因為有了這些前輩的襯托,王星平這個要等到十六歲才有機會參考的‘才俊’看來也就不算多麼稀奇了。

算是將王尊德的這位族侄打問了個清楚,田生金也終於放下心來問起正事。

“你等一行這次來了幾人?”

“加上小人一共八人,前次在肇慶見了大爺後便差了小人的一個侄兒回貴陽送信,如今還在廣州的是七個。”

“在何處安頓?”

這是田生金答應幫忙了才要打問住處,安排前往香山澳田生金葉不能馬上就辦,自然是過後讓人去通知,葉宜偉聞言一喜。

“有三人先去了佛山未回,如今與小人一起的幾個都在濠畔街旁高家客棧落腳。”

廣州城自宋時在城南建起一條玉帶濠,本是護城河。因這濠河寬闊,久之便成了番舶停靠之地,濠畔街就在玉帶濠之南,是廣州城中漢番商賈雲集之所。但凡綾羅絲革、花鳥犀角及一應海外奇珍異玩應有盡有,濠河兩岸俱是豪富之家。

嘉靖四十四年,為了增強廣州城防抵抗山寇海匪,官府便在南面城外江邊增築了外城,濠畔街自是被圍進了城中,但此地繁華卻不衰依然,如今貿易的商船還是從水門而入,每日在此裝卸貨物的中外商船往來不絕。

田生金哪裡會不知道此地,道“那邊倒的確是個好去處。”

其實葉宜偉一行也早就到了廣州,只是一來先要了解市場,二來則是能不求於官中最好不求,所以倒是一直沒急著來遞門帖。

田生金問了這許多,已是大大的破了例,平日接見本地縉紳可不用費這許多口舌,但一番下來卻也牢牢記住了王星平這個名字。

修書一封用了自己的私印,去往香山澳的路引多半就算是有了著落。

過幾日便是關閘開放之日,照例冬至之前香山令要與海道官員一同到澳巡視並收取地租銀並常貢稅賦,田生金的本意便是讓葉宜偉與官差一行,一是便於應付,二則是那時守澳官員俱在,也不怕生出多餘事端。

老蒼頭領著葉宜偉一行出了後院,此時門房中已經等著幾位官人鄉紳,雖然是沐日,但作為本省臺臣,前來風聞言事的從來不少,他今日算是來得早的又是王尊德親薦才沒有吃到閉門羹。

葉宜偉身份卑微,見了這些官人都一一點頭行禮,中間尋常的不過抬頭看上一眼,見其形容謙恭不免還有些輕慢。

不想到了最後卻遇到兩個回禮的,再端看時見那兩人髡短衣,相貌雖似漢人,服飾卻非中土,但這些坐著的客人中卻又是他二人最為親切,心下好奇卻也不便在廳中久站,最後還是滿頭的疑『惑』出去了。

臨走時他心道,‘這廣州城還真是什麼人都有。’

喜歡標銅請大家收藏標銅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