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伶仃洋上望伶仃(一)

小說:表同作用 作者:平老爺

【求票】

冬至節這天一早,廣州城中的居民們家家戶戶都會早起調治湯圓,大戶人家還要將中選出兩個大的團仔貼在門環之上圖個吉利。

今日的惠福街上同樣好不熱鬧,街中的一家店鋪門前此刻正站滿了前來朝賀的人群,隨著入冬的天氣,錦帽皮衣也格外襯托著客人的身份。

商鋪外的青石路面上正有兩隻醒獅伴著聲聲爆竹和灑落的彩花來回翻舞,光看舞獅之人的身姿便能瞧出應是南海縣中有名的歐家班,連帶店鋪的主人臉上也多了幾分得意。廣州商界有些名頭的大商家今日竟都派了代表前來參加這處新店的開業儀式,由此便可見這戶主人的身份不同尋常。

隔著昇天雷與鞭炮放完後的煙塵散去,早能看出店鋪裡間已經擺下了幾桌席面,都是昨日便從城外松鶴樓定好的酒菜,早間城門一開便堪堪送來。作為應景更有今日家家戶戶都有的湯圓團仔,那街面上幫忙彈壓的民壯也拿了主家給的賞錢俱都眉開眼笑,直到中午開席始終都是一幕快活場面。

誠然,外人模糊知道這新店的主人有些來歷,但能在開業之日就能得到諸多同儕的光臨還是靠了高舉高老爺的面子,而高老爺能夠這般在意這寶麗閣的原因自然還是因為不久之前被這些澳洲海商在游魚洲的表現所震驚。

據回來後便有些魂不守舍的高崇德親口對他所言,那幾個整日跟在顧子明左右的澳宋商人竟也個個都是仙魔一般人物,不僅區區數人便將兩個縱橫粵海多年的大幫設在游魚洲上的據點打掉,還輕輕鬆鬆救出了他們被擄走的同伴,雖不說是萬軍之中取人級,但能從那混戰的雙方近百人中輕的松殺進殺出還能毫無損的將肉票救出,那也是駭人聽聞的大手筆了,尤其是聽兒子說這些澳洲商人至少還親手擊斃了十數名海匪。

縱然外界傳聞游魚洲那晚的聲勢只是幾股海匪自己火併,是近段時間在廣東洋麵上聲名鵲起的劉香佬偷襲了袁進和林新佬的人馬,但高舉顯然更為相信兒子高崇德的親眼所見,而當事後他派出查探的家人打聽到袁、林兩家在游魚洲囤積的各種資財均被顧子明以不到市面一半的價格從劉香手中買去後,這種判斷也就更加明朗了。

澳洲人只是不想太過招搖罷了,但劉香若不是與澳洲人早有勾結又如何會以如此便宜的價格將剛剛到手的東西轉手於人,畢竟那些物資當中還有為數不少的火『藥』和生鐵,任何一個大幫都不會輕易將這些能夠提升戰力的物資輕易與人,而兩股勢力的結交盡然就在他的眼皮底下,自己的耳目卻沒有絲毫的訊息提前知曉,這又讓他對澳洲人的手段有了更深的認識。

至於顧東主與這位劉大櫃是如何結識與‘合作’的眼下高老爺已不願再去深究,但自此事後顧子明和他身後的澳洲海商勢力在其心中便已另有了一番份量。

是以此次澳洲人在廣州開的這家珠寶店鋪,便在高老爺的運籌下有了頗多本地士紳大戶前來捧場。

誠然,光有高老爺一家的臉面自然還不足以做到如此場面,像那等清軍海道衙門和南海、番禺兩縣中的官吏則更多的還是看著其一進大廳中那塊高懸堂上的‘上善若水’四字匾額而來。

從澳門回來之後,顧子明在百忙之中並沒忘記給田按院臉上貼金,藉著澳門議事會的名義將田生金為朝鮮囚人平反冤獄的事情大肆宣揚了一番,還作為清理吏治和刑獄的政績引經據典的寫成了揭帖在官場上傳播,之後他更找來儀仗大張旗鼓的給田老爺送去一塊‘遠懷夷人’的大匾,私下又給羅之鼎等要緊官員送去了若干儀金,羅之鼎自然吩咐下官要儘快為顧東主這樣的義商辦好市舶及出港諸事。

田生金此時也投桃報李不吝筆墨的給了顧子明一份回禮,便又瞭如今寶麗閣大堂上的那幅匾額,收到大禮的顧子明自然非常懂事的私下又贈了田按院一成乾股,更透過田生金的引薦終於在肇慶見了兩廣總督周嘉謨一面,當面受了些上官的誡勉。

是以如今這幅題字對於田生金可能不過是心血來『潮』的舉手之勞,但對廣州城中官員而言這無疑是給出了一個明確的訊號,這位顧東主是大有靠山之人。

有了這個訊號,高舉也就漸漸看清,雖然一切都還只是顧子明的刻意為之,但在這位顧東主的一番運作之下,不過區區數月,澳洲海商的旗號竟然在廣州的黑白兩路都開啟了局面。加之現在那蘇震與其師兄弟也與顧子明走得極近,而澳洲人不僅勾連著新近崛起的海匪,自己私下也還有極強武裝的樣子,這樣一來,竭力交好顯然便成了高家最好的應對之策。

好在澳洲人在事涉自身的問題上依然極為低調,這寶麗閣除了售賣一些高階大氣的澳洲珠寶外倒也並沒有要與高舉競爭的意思,不僅答應今後的大宗生意繼續交給高舉代理不會毀諾,還答應了高舉出資入股寶麗閣的請求,這樣有了利益的共同捆綁又見識了澳洲海商的誠信,高老爺倒是益放心了。

店鋪裝潢一新的門臉看著便氣派無比,二樓臨街的一面幾扇窗戶更是換上了整塊的平板玻璃,讓人一看之下就覺得此店售賣的貨品必然不凡。

店鋪大堂中滿滿一列的櫃子全都鑲嵌著大塊玻璃,似乎也在證明著路人的判斷。雖然對傳聞能夠造出鑑人纖毫的水銀鏡的澳洲海商早有耳聞,但當看到這琳琅滿目的玻璃櫃子後,所有好奇的賓客都投來了灼熱的目光。縱然高舉就在賓客當中,也還是有人或明或暗的試探起來願意承接一些澳洲商貨的生意,對於這些意向顧子明又老練的一股腦推給了澳洲貨的廣東‘總代理’高舉,讓被眾商家圍在中間的高老爺心中更加受用了。

…………

和寶麗閣的一派喧譁不同,隔著惠福街幾個裡坊的一處騾馬大店,後院又是另外一番熱鬧景象。

傅小飛和黃御蘿正帶著幾個親隨在給安置於此的流民們分湯圓,兩人另還準備了後世自己家鄉的冬至節令菜餚,傅小飛親自熬製了一大鍋羊肉羊雜,黃御蘿則就著這羊湯直接下起了餃子,一如她上大學前在天津老家度過的那些冬至節一般。

6續收容來的近兩百流民在幾位元老的用心調治下身體情況大都安穩了下來,在長這裡有吃有喝還有新衣服穿,除了規矩多些倒也沒有別的不好。反正都是籤的絕契,大戶人家有些規矩算得了什麼,更況只是排隊吃飯這樣的小事,以前在外時遇到富戶施粥也有這樣要求的自然不算什麼。

而今日傅小飛的這樣舉動更是連羅馬店的店主都有些動容了,他可記不清有多少年沒見過這樣善心的主家了,私下裡直說這些流民是積了幾輩的陰德遇到這樣的好人家。

有著這樣想法的自然也有羅定州的少年梁貴一個,少年自被收容以來吃了幾頓飽飯,如今面『色』也漸漸起來了,但每日裡最高興的還是能夠看到自己母親和妹妹也一樣用度不愁。這幾位老爺不僅對下人竭力供應,偶爾在院中遇到也是客客氣氣,既不要人行跪拜之禮,更是在言談舉止中透著一種說不出的舒服,讓梁貴覺得這些長與自己似乎並無什麼身份上的差別,完全沒有老爺的做派。這讓見慣了世態的梁貴開始很是詫異,甚至覺得在心中會產生自己對恩人這樣悖逆的想法而大感惶恐。

後來他又在流民中與相熟的幾個同鄉打聽到長們是走海的番商,雖說是打算要在別處買個莊子屯田,但說不得以後還有再出海的心思,吃飽了飯的梁貴小小年紀心思卻也活絡了起來,便開始在平日留意著元老們的一言一行。

梁貴尤其羨慕那些平日跟在長身後做事的親隨,這些化妝保護元老的土著士兵雖然長相不算俊俏,但眉宇間自有一股英武之氣,一身勁裝更是透著爽利,不知怎的梁貴始終覺得這些人甚而比廣州城的城軍還要厲害幾分的模樣,是以便存了一點心思想著有朝一日也能跟在長身邊做事。

說來元老們這段時間倒也並不清閒,不僅其餘幾處店鋪工坊的選址需要支應,還要與大戶和官人們結交應酬,雖然廣州的局面算是初步開啟了,但需要應付的事務也忽然多了十倍有餘。

尤其自澳門一行歸來後顧子明與田生金和周嘉謨的刻意結交,廣州城中的官吏便似乎像貓兒聞著魚腥一般都堪堪靠了上來,小一點的市舶司和縣中府中的小吏該打點的俱都按照常例打點,而像大些的官員在高舉的牽線之下倒也認識了個七七八八。

短短一月不到,澳洲商人便在廣州市面中有了些小小的名氣,一眾人在新院房整飭一新後也都從懷遠驛搬進了安全屋中,如今恐怕連元老們最初渤泥貢使的身份除了正在經手辦理傅小飛等人出港事宜的清軍海防衙門中的該管上官外便再沒有幾人能夠記得了。

而傅小飛則又是所有元老中最為例外的一個,在這段時間他最為耗費心力的便是給小孩們上課,流民居住的客棧中專門騰出了一間大房作為臨時教室,他每日都會抽些時間在那裡向孩子們教授文字以及一些瓊州地理。

原本徹底的消殺衛生工作因為在廣州城中還有所顧忌故而只得留待到了海南再說,如今也只是吩咐店中竭力供應熱水讓流民們隔三差五就要洗澡。

而識字以外的功課傅小飛也不敢教授,畢竟這些知識與儒家經典相悖太多,只是賺錢還好,若是因為教學之事引起了城中讀書人的關注反倒不是如今元老們願意看到的結果,畢竟日常的俗務已經讓人焦頭爛額,哪裡還想在這等事情上節外生枝。

好容易將所有人的食物分完畢,傅小飛與黃御蘿乾脆就在院中角落支起椅子泡起一壺茶來。兩杯茶水下肚,外面卻是金延澤走了進來。

“老金你不在惠福街那邊應酬那些官人,跑到我這躲清閒來了?”

“沒事我跑來幹嘛,你拿去自己看看吧,恐怕得提前準備了。”說著便面帶微笑將一張紙業遞了過來。

只是晃了一眼,傅小飛便看出了上面的大紅官印,趕緊接過來一看。

果然是清軍衙門的出港堪合文書下來了,給這些流民報的名目居然是水手,差點讓傅小飛一口茶水噴在上面,他趕緊收斂起身,心道也虧下面的小吏想得出來。

尋常每年出海的商船,大明都有堪合要求,尤其是隆萬以來海禁開放,至少明面上對於海商的管理還是較嚴格的,國內國外的船隻出入大明都要有本船堪合文印,更況即將出港的兩船還是貢船。堪合對貨物除了幾種特別需要管制之物除外倒也盤查不嚴,但對人口卻是有些計較,尤其這次從廣州運走的流民數量不少,如此多的流民要跨海而去,雖說只是瓊州,但又沒有海道的官船一路跟隨,誰又能夠斷言不會在別處生事,再則人口流失對於地方而言也並非什麼好聽的事情,故而若是沒有點背景官面上卻不好做。

就是沒想到下面的小吏竟然幫著想出這麼個辦法,給這些流民全都報了個水手的身份。

須知水手這樣的職司一條遠洋的商船也不過二、三十人之數,即便為了運送這二百餘流民傅小飛又另僱了兩艘本地大船,但平均下來這一船也是上百流民了,較真起來這還用不用運貨了?如此多流民出海,萬一鬧出什麼事端,地方官府也擔不起這等責任。

看完之後傅小飛也不禁要感嘆一聲銀子果然好使,本要他們絞盡腦汁想法周旋的事情被下面吏員動動筆頭便輕鬆解決了。

至於上官是真不知道其中情弊還是看在顧東主的面子和銀子份上,已經不再重要,反正大紅官印已經蓋上,那這一路上的大明海防便不會再有阻礙,想到這裡傅小飛當即叫來傳令的親兵。

“所有人集合!點名!”

喜歡標銅請大家收藏標銅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