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龍虎榜發平波瀾(二)

小說:表同作用 作者:平老爺

【當然還是求票,不過因為之前忽略了考證出現了一處小錯誤,獻給各位書友道個歉,鏢局在明代還沒有正式誕生,所以關於鏢局的情節進行了修改,前面涉及的章節有些小的改動】

‘這是榜了?’

已經聚了出來的眾人聞言恍然,今日是八月二十四甲辰,沒錯,辰日。

鄉試等科舉榜,自唐以降的規矩都是選在辰日或是寅日,辰龍寅虎,故而這榜單又被稱作龍虎榜。既然如今報喜的都上了門,那黃綢彩亭供著的榜單想必早從貢院送到了布政使司衙門了。

那兩個報喜的還在聒噪,“老爺中舉都要改換門庭的,你們不要壞了規矩。”

此時風俗,凡中舉的有人前來報喜,最先都要將門口的一片打得稀爛,後面便跟著泥瓦匠人進來修補一新謂之改換門庭然後討要賞錢。

此時兩個報子面前站著一個管事模樣的中年,正是蘇震,他身後也跟著數個大漢,一副以蘇震馬是瞻的模樣。大漢們手上作勢竭力阻攔,蘇震說話卻謙和得很,“幾位都看見了,我們這是開門做生意的酒樓,兩位先生只是在此暫住,本也非其府上,再說這窗上的玻璃一扇也要幾兩銀子,打砸了怕不好收場。”

領頭的兩個報子見討個沒趣,面面相覷,嘴硬道,“哪有將捷報攔在門外的道理,還請兩位老爺出來我等好奉承。”

蘇震並不理會,自從錢袋裡掏出來兩陌錢,“兩位先生考試辛苦,如今都在休息,再說藩司的捷報這幾日也要出了,他們還要趕回老家不是?些許心意還請幾位喝些茶水。”

說完他便將錢與眾人一分,來人悻悻然又看了幾眼便又吹吹打打朝下一家去了。這些原本是本地的閒漢,也有腳行的力夫,就等著討些喜錢而已,聽蘇震一開口便知道是本地懂行的,故而看到此處沒戲便趕緊又朝下一家去了。畢竟方才蘇震說得明白,這些人並非公人,布政使司的正式捷報可還沒有出來。

廣東一科的舉人數量在八十上下,今日張榜之後中舉的訊息便會以正式公文的形式快馬送到舉人考籍所在的州府,再到縣中。而帶著大紅喜報去報捷的公人則要晚上幾日,一則留給舉子家中準備,二來也是榮耀鄉里的大事,算是有個官方的儀式在便不能倉促。而且通常來說州府一級和下面的縣衙在接到公文之後也會派出各自的報子,如此便是三級報捷,但這三報卻是要同時上門的。

廣東承宣布政使司轄下十一州府,兩人一隊的報子要派出數十隊去,自然也有遠近之分,卻也只能在辰日和寅日報喜,所以通常都要再等上兩三日好等在下個寅日或辰日到舉人所在縣中取齊,卻不會這麼早出的。

龔克修與張志規這些日子被顧子明安排在這四季樓的後園中暫居,也是顧子明刻意照顧得優待,像他們這樣外縣來赴考的考完試後逗留在省城等待榜的不少,這就給了那些閒散之人一樣事做,也不知道他們是從何處打聽到兩位新科舉人的住處竟直接找上了門來,要不是有蘇震在此護院,那就真被這群人將顧東主這宅院的大門給敲了,到時候黃娘子臉上怕不好看,見那一隊人走遠護院的大漢這才算是鬆了口氣,龔克修兩位也直覺慶幸,好在知道這事的應該不多,果然後面便沒有人再來了。

方才聽到傳話龔、張二人已經出來,不過還是錯過了那群吹鼓手,卻與正在門口看熱鬧的王星平等人對上了眼。

“侍生恭喜兩位前輩了。”王星平最先反應過來,他這些日子與顧子明等人過從甚密,龔、張二人自然見過幾次了,看是這兩位高中趕緊上前見禮,其他幾位儒生也是一番恭維。

蘇震見了王星平也知道是顧東主看重之人,身旁又跟了許多儒生,也來見禮。自從倚上了澳洲人這個靠山,他與師兄弟們也就抖了起來,故而當顧子明說要建立一所鏢局專以為商家貨物承運時,蘇震更是一萬個願意,此時的大明雖然有不少江湖人士與習武之人參與商貿貨運的護衛,但並無一定組織,像蘇震這樣的武行也多是靠的同門維繫,生意並不穩定,過去便有不少同門混不下去找了門路投軍或是去考武舉。

而閩、漳那邊雖然有山長水戰的所謂鏢牌手,但與顧子明所言保障客貨安全的鏢局還是不同,更況顧子明所言的萬通鏢局還要兼顧船行和客棧經營,以後的生意只會越來越大。

不過半年光景,果然萬通行的買賣便擴張了起來,有顧子明居中斡旋,不僅澳洲人在廣州的產業全都交給了萬通保鏢,就連高舉的生意也給接了不少下來,而澳洲貨在外省的包銷也是交給萬通承運。如今蘇震是將自己的幾位同門師兄弟及一眾徒弟和子侄全都拉了進來。當然,當然顧子明也非沒有權衡,萬通鏢局中他也先後摻進去不少沙子,多都是後來在廣州蒐羅來的人口,有些年紀大缺乏可塑『性』的不便運往海南培養便都被安置在了櫃上和萬通,然後他又將何怡及劉香佬也拉了進來,專門負責海上的貨運和護衛,故又社了萬通行,澳門與石排更都建了萬通的客棧。

蘇震眼下就負責這四季樓的護衛,算是在此座店,也兼著一些管事之權,見龔、張二人果然中舉,便按先前顧子明的吩咐又命人取來些銀兩充作盤纏讓兩人趕緊回鄉準備迎接喜報,二人一番推脫不過自然又對澳洲人生出更多好感,連稱顧東主高義。

既然已經榜,眾人也就再沒有興致吃酒賞景,幾個本科考生已經朝布政司衙門外去了,袁崇煥等人也自然跟隨而去,只有王星平不去湊這熱鬧,自去找顧子明商議出行之事了。

…………

四季樓偏院中一處不起眼的密室之內,王星平與顧子明分席而坐,桌上擺著些飲食卻並無外人在場。

“這幾日就要出,我替你安排了一艘萬通行的大船,船主黃程是福建泉州人,他原本是幫著我們澳門一個外線做事,如今也算是入了股的,做事倒也可靠,你一路大可放心。”

“外線?”王星平來了興趣。

“一個澳門出生的混血華人,現在已經算得大半個自己人了,那人也在萬通行做事你以後有機會去澳門的話自然能夠見到,算起來他也是我們安『插』在那邊的眼線,耶穌會雖然眼下與我們合作不錯但也要盯著才行,信教之人的想法未必會講邏輯。”顧子明呵呵苦笑,這一年耶穌會可沒少往三亞派人,傅小飛得以於傳教士帶來的好處之餘也沒少抱怨和這些人在傳教之事上如何鬥智鬥勇。

王星平又提起顧子明所言大船,有些擔憂道“我就帶著幾個伴當,其中還有要留在廣州的,不會太招搖吧?”

顧子明聞言哈哈一笑,“小平你想差了,這船自然是運貨的,你只是捎帶,不過話說到這裡,此番上京的舉子不會少,這一科是八十二人,加上往屆,足足上百之多,中間你若是有相熟的也可以一起,那龔克修和張志規當是要隨你一船的。”

“那就要再等上十日左右才會出了?”王星平稍微想了想便明白過來。

張榜的第二日官中會舉行鹿鳴宴,新科舉子與內簾、外簾的考官見面飲宴,算是師生之間確定關係的一種儀式,其間會唱鹿鳴詩,跳魁星舞以盡師生之誼。故而每次鄉試之後中舉的秀才多都要等到參加完鹿鳴宴之後才會回鄉等候捷報,龔、張二人想必不會例外,那就是要到三日之後才會返鄉,雖然歸善縣距離廣州不遠,但來回也要三四日路程,加之家中難免還要宴客祭祖張羅一番,十天時間是肯定要的。至於龔、張二人會不會上京那幾乎就是肯定的,畢竟僅以透過率而言考舉人可比考進士難了許多,舉人大抵三十取一,進士則接近十中取一,舉人都過了,沒有理由不上京試試運氣的,看來九月初出那是肯定了。

顧子明繼續囑咐道“應該如此,在此地還有什麼安排你最好抓緊去辦,這次北上之後下次見面就不知又要多久了,我這裡會有人跟你同去,不過他不知道你的身份,而且也只是去南直隸,故而這次船到寧波府便不會再朝京城去,剩下的路都要走運河了。”

王星平聞言一凜,“怎麼?不直接去天津登6?”

顧子明輕笑了一聲,大有深意的問了一句,“看來小平你這幾日倒是玩得開心,沒看邸報吧?”

他可知道王星平前幾日還陪著幾個儒生上了白鵝潭的畫舫,那上面可是什麼專案都有的。

“的確沒有,邸報上有什麼不妥麼?”王星平並未察覺顧子明的眼神,笑道。

“遼事吃緊,戶科給事中官應震奏請重開登遼海運,內閣已是準了,登州如今正四處蒐羅商船往遼東運糧,現在北上天津我們願意黃船主恐怕也不敢的,這船開進了渤海正是羊入虎口。他的船在寧波定海整備一番就直接去日本了,今年元老院要的銅料可還指望這些商船呢。”

去年吃到了甜頭之後,廣州站也深感責任重大,故而便透過萬通行開始直接向日本派出商船,雖然打著生絲貿易的幌子,其實主要還是為了買銅,銅料自不會運回廣州,而是在劉香佬的老巢石排卸貨,再在當地換上其他貨品進珠江充數。算起來黃程這船也是今年最後的一艘,再往後風信一變這去日本的海路便不好走了,故而這次才會選擇只到寧波,倒也不全是因為遼東的事情,而且顧子明本身也存著讓王星平考察運河沿途情形心思,畢竟內河航運才是如今的主流,天下商稅第一的去處是大運河上的臨清州,可不是南海之濱的廣州城。

十日之後,碼頭上彩門高掛鼓樂聲聲,正是象山詩社的儒生在為今科的舉人們送行。

王星平因為有了顧子明的安排,自然推辭了田生金的邀請上了黃程的大船,船上除了王星平與龔、張兩位之外,還有王星平邀請而來的袁崇煥、陳子壯、何吾騶幾人,倒是袁崇煥的那位同鄉尹明翼倒是沒能中舉,讓他有些遺憾。

喜歡標銅請大家收藏標銅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