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九邊忽聞喑風雷(一)(1 / 2)

小說:表同作用 作者:平老爺

【更新晚了,最近事情實在太多,見諒】

三月的京師萬物復甦,城裡城外又漸漸熱鬧了起來,酒樓茶肆的生意也眼見得越來越好。

這一半是因為天氣已經回暖,還有一半則是因為會試之後舉子們旺盛的消費能力。

寒窗十載,最終得以登科,後面的殿試名次對於大多數無意三鼎甲的考生已經沒有多少意義,一甲三甲都是進士,觀政結束之後外放一任知縣那是最起碼的,多少讀書人仕途的終點才只是進士的起手而已,怎不讓人羨慕,更不要說因為一個進士的身份能為家族帶來的額外好處,這酒席都不用自己掏錢,自有各路商人豪紳找上門來,若是這一位尚未定親那就更是各家爭搶的物件,楊府的門檻這些日子就差點被人踏破,好在楊文驄與馬家妹子的親事被人及時說破這才免了一番尷尬。

最近一段時間他整日都是醉醺醺的,用他的話說只要十日之後不要誤了殿試,其他一切好說。因為這個身份的緣故如今倒是好不逍遙,今日與袁崇煥『吟』詩作對,明日又去約馬士英切磋畫技,反正回鄉報喜的家人早已上路,估計等他回到貴陽時登科的牌坊都已立好了。是以會試之後除了去拜問座師他的日常起居便只剩下了宴飲遊玩,開春之後這京郊遊玩的地方本也不少,正合他的脾胃。

今日又到了快要關城門的時節,他這才與同去裱褙巷逛書坊的祁彪佳一起不慌不忙坐上馬車準備出城,入夜之後自然是城外更加逍遙,祁彪佳雖然與商家小姐青梅竹馬,但也架不住楊文驄挑唆,祁彪佳此次落榜正想排解心情也就不再推辭一起去吃花酒。

馬車剛過朝陽門便與另一隊進城的人馬相遇,一時僵持起來,楊文驄正待要罵,卻見對面車上下來一人,正是王星平。他昨日從天津出,在香河縣歇了一晚,此時才堪堪趕回京城。

楊文驄一見到他自然欣喜,王星平卻不加理會,對一旁的祁彪佳道“虎子我正好有事問你,你父親可在府中?”

“今日是他當值,並不在家。”

“那好,你帶我去兵部。”

祁彪佳愣了一愣,但還是馬上轉身為王星平帶起路。

徒留下楊文驄一人在那無趣。

…………

兵部在東長安街南面,緊挨著又被稱作龍門的長安左門不遠,從朝陽門那邊過來路程雖不算長,但因為平民在長安街上禁止騎馬的緣故,過來多少還是要些時間,是以平日只要祁承爜在部理事,祁彪佳輕易也不會來,畢竟坐轎這種事情他還是覺得於士人的身份有些不妥。

祁承爜的公廨就在部中南面一個不起眼的角落,隔著一堵矮牆便是工部,自從遼東戰事一起,如今這裡即便是新年過後也照樣忙碌得很,前方的軍情總是源源不斷的彙集過來。

祁承爜已經在部中呆了一整天,今夜還要繼續熬著,遼東前線自幾日之前便沒有準確訊息傳來,讓他覺得心中忐忑得很,畢竟兵部的紅旗其實源自皇帝的意志,容不得懈怠,而現在王星平帶來的情報則讓他的心情壞到了極點。

“你這訊息是從哪裡聽來的?”屏退左右後他忙低聲問道。

王星平也不隱瞞,“是一個朝鮮通事帶來的,我也是剛從天津衛回來。”

“此人何處?訊息確實可靠麼?”

“我的一位友人的僕役與此人是同鄉,他打探得的訊息應該不會有假,說是上月月底東路官軍一出撫順關便被韃子探知,老奴只在南面留了五百老弱以為疑兵牽制劉將軍部,八旗精銳則專攻杜松一路。”

“杜瘋子那邊的訊息的確是斷絕數日了。”祁承爜不無憂心道。

王星平皺了皺眉頭,“那通事後面說的倒只是傳言,他稱韃子大軍已擊破東路官軍,杜將軍手下的三萬大軍全軍覆沒。”

方才見面只是粗略說了明軍薩爾滸兵敗之事,但現在王星平說到被殲三萬之眾,祁承爜便開始有些氣緊。

“那杜松人呢?”可能是因為訊息太過聳人聽聞,此刻他竟也忘記了查實,這樣大的敗仗訊息他作為兵部堂官目前為止只是從一個天津跑回來的小子口中得知,本就有些不合常理。

“這個……那人倒是說如今關外都在傳杜太師已經兵敗身死,此次朝鮮援遼的五道都元帥姜弘立力戰被圍,這訊息不少就是那些逃回鴨綠江南的朝鮮潰兵所言,不過我以為也不排除還有韃子細作刻意散佈,只是兵敗之事多半是真,伯父還要早作打算。”

無論王星平還是顧子明都不覺得六七天的時間足夠將官軍兵敗薩爾滸的訊息傳得如此之遠,後金『奸』細四處散佈謠言的可能『性』本就不小,只是楊鎬既然如人所料的分了兵,這歷史的程序看來也就不可避免了。更何況數萬人規模的全軍覆沒,大明在遼東的機動兵力因之被一掃而空,隨著這一真空的形成,圍繞其產生的巨大漩渦也將給這個帝國的中樞帶去天翻地覆的震『蕩』,其他也就只是細枝末節了。

他只需要告訴祁承爜一個看似準確的訊息,剩下的便是祁郎中自己的事情,他要的只是一個人情,畢竟顧子明催他回京可不是為了給兵部報信。再說,遼東兵敗,就算楊鎬再怎麼掩蓋,訊息也瞞不了幾天,最多等四路大軍被努爾哈赤各個擊破之後,再也看不到希望的楊少司馬就只能引罪聽參了。

而此刻的王星平則已在祁承爜的親信屬下帶領下消失在京城的夜『色』之中。

…………

翌日一早,正陽門外的一處書齋中舉子們又是慣常的聚起一場文會,一如這些日子的日常一般,但這一次的氣氛則和以往大有不同,少了詩詞附和,隱隱中卻透出了一絲陰霾。

會試過後的文會往往便分得不太仔細,各地舉子也不大再侷限於鄉貫的劃分,就如今日,廣東、江西、浙江乃至河北的新科貢士以及尚在京中未走的落榜考生也算濟濟一堂,且是書齋主動邀約,也算是對自己的商業宣傳了。但士子們今日卻都有些心不在焉,相互之間還在打聽著訊息。

“聽說昨夜有緊急軍情送到兵部,遼東前線似乎不太好。”有好事之徒已經開始揮起來。

“看來的確是不妙,我聽說的是昨晚方閣老連夜進了宮。”

“你聽誰說的?”一人問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