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九邊忽聞喑風雷(二)(1 / 2)

小說:表同作用 作者:平老爺

【天降祥瑞,求票】

有了開頭,前方的敗報也開始如雪片般飛來。

三月初二杜松戰死,劉綎部深入奴寨情形不知,馬林遇八旗主力圍攻力戰突圍僅以身免,只有李如柏一部慌忙回師,途中自相踐踏傷亡無算。見到大勢已去,已經被困數日的朝鮮都元帥姜弘立帶著僅存的五千援遼朝軍下山投降,大明監軍喬一琦跳崖自盡。

越來越多確鑿無誤的訊息傳來,在京城中無數酒樓茶肆的傳聞和說書人的口中將千餘里外那個埋葬了上萬大明將士屍骨的慘烈戰場更加添油加醋的呈現在了人們面前。有近十日的時間,各種抨擊的揭帖鋪天蓋地,其中間或夾雜著幾位有心之人獻上的‘平遼方略’,但於現實而言這些似乎都沒有什麼大用了。

經此一戰,大明在遼東的精銳喪失殆盡,對於這遠意料的大敗,初聞之下京師士民自然是一片譁然,楊鎬更成了罪魁禍。

圍繞此戰而生的攻訐、求援、謀劃、請餉,在殿試來臨之前達到了高『潮』,倒是對新科會元莊際昌的攻擊隨著殿試主考官的更換一併被這戰報掀起的波瀾給掩蓋了下去。

今天已是三月十五,月圓之時,正是殿試的日子,無論前方戰事多麼危機總還是不能影響國家的掄才大典。

外面飄著雪,屋中的炭爐也早早燒起。

剛從外地回京的王星平正好樂得清靜與在家休沐的王尊德閒座,說了些在外見聞便將話題又扯回了朝堂上來。

“楊鶴也舉薦了熊廷弼?”

“不止是他,跟風的還很是不少,工科給事中祝耀祖,兵科給事中趙興邦也都上了薦章。”王尊德大有深意的看了王星平一眼,若不是這個侄子極力主張,他當日也不會最先上書舉薦熊廷弼,但現在看來倒是領了風氣之先,這跟風二字楊鶴都要排在他的後面。“說起來我倒是奇怪,你以往並未見過那熊廷弼,怎麼就能斷定東事非他不可挽回?熊蠻子的官聲可不太好。”

王星平並不打算告訴伯父自己早私下見過了熊廷弼,只笑道“他當初在督學任上杖死生員的事情我也聽說過,不過那是法家手段,如今遼東局面不用些強硬辦法倒是不行的,總有人要去唱白臉。”

至於對熊廷弼的瞭解他也毫不諱言提起了當初王命德在科舉上對他的開解,此事王尊德在家信中倒也聽弟弟提起過。

“這麼想倒也不錯,不過楊鶴的私心同樣不小,你可知道他還舉薦了哪些人?”王星平心道我也只能看看邸抄,何況自己才剛從河西務回來,哪裡知道得這般詳細。這時就聽王尊德將幾個名字為他娓娓道來,“李長庚、袁應泰、薛國用……”

名字倒都不陌生,王星平聞言釋然道“李少司徒與楊按院是湖廣同鄉,素來相善,倒也是舉賢不避親,至於袁、薛二公也都是一時之選。”

他自然知道上個月李長庚剛剛以戶部侍郎兼右僉都御史的身份出督遼餉,專司海路持籌轉餉,駐地就在天津,顧子明要在天津鋪墊情報網路,準備打點的官員中便有這位,還是他靠著田生金的關係給牽的線,算是頗有才幹的官員,又是此時渤海海運上說得上話的人物,私下裡的一點關照便能解決許多問題。

至於袁應泰和薛國用,則都是內政之才,袁應泰現為河南右參政,素來憂國奉公,薛國用更是見任口北副使,常年輾轉於開源、赤城、遼海三道,兩人都是頗有政聲又熟悉邊地情況的,若是熊廷弼真能夠經略遼東,論起給他打下手這幾位倒是再合適不過。只是很快王星平又現了問題,這幾位論資歷論年紀都只與自己的伯父相彷彿,似乎還不足以挑起大梁,總還需要更有聲望年資之人前來鎮壓局勢才好。

王尊德果然沒有說完,“還有一人天成你也認識。”

“誰?”王星平一愣,先想到的是剛剛回部視事的三邊總制楊應聘,但此人王星平並不相識,正待再想王尊德卻已給出了答案。

“張鶴鳴。”

王星平聞言眉頭一皺,楊鶴與張鶴鳴在貴州期間雖說不上不和,但治政觀點卻多不同,不過他舉薦張鶴鳴說是有些私心倒也不全對,畢竟要論武功而言,這兩年的疆臣之中的確張鶴鳴都能說是數一數二之人,也當得起他‘膽略過人’的評價,他的舉薦說不上有什麼錯。不過王星平如今在貴州所做的事情還要依靠這麼一個靠山,真要督撫的位置再換了人來,他正在做的許多事情還能不能有個結果可就不好說了。

是以一聽這個訊息他便想著能有什麼法子穩上一穩,畢竟只是舉薦,成與不成也不是楊鶴一個人說了能算。

王尊德看著侄兒的表情,頓時明白了他的心思,笑道“你大可放心,我與幾位同鄉都會極力勸阻,現在看來遼東不是一日兩日的事情,絕對不可『操』切,熊蠻子說先要固守也是這個道理。貴州那裡倒是要張相公才能安撫得住,我也知其中利害,不過你上次所說招募兵勇編練新軍的事情就得抓緊了。”

“伯父放心,兵勇的事情侄兒這次去河西務已經募得差不多了,全是山東北直一帶過來的縴夫。”

“這倒也好,那些縴夫的確是能吃苦的。”

運河上的縴夫都是些沒著落的苦力,尤其這冬月裡漕運封凍更是沒了生計,還待在河西務過冬的恐怕家中是真的再無其他辦法的赤貧之人。這些人能吃苦,也守規矩,畢竟漕運上少有沒個幫派的,打架鬥毆也不會缺,而且拉縴最重的就是配合,這些人的體魄與紀律『性』都有一定的保障,這時節若能有個拿餉的差事找上倒也不錯。

他在那邊一番篩選倒是拉回了兩百來人,這些人進不得京,安家銀子和營地都還是找徐光啟幫忙解決。徐光啟那夜面聖之後也明白局勢不可挽回,更堅定了其編練新軍的想法,還好王星平早與他不謀而合,徐光啟眼下要做的也就只是出錢出力順便讓兒子來給王星平打下手。

出錢倒是簡單,在幫助徐光啟編練新軍這件事上耶穌會很是幫忙,資金也答應能提供不少,看起來是想借著援遼改變南京教案以來聖教在朝野的觀感重得合法地位,做起事來也用心得很。

至於出力上面,徐光啟與一干奉教官員自然會在朝中極力遊說,反正既不要太倉銀也不要內帑,這種惠而不費之事遇到的阻力必定很小。

唯一的一點問題是這些縴夫的信仰,漕運上的苦力多少都和白蓮教、羅教有些關係,但再一想徐光啟也就釋然了,若是能讓這些新兵奉教不是更好,所謂一舉而兩得,在這件事上也就王星平事不關己而已。

新兵無法進京,於是徐光啟乾脆在天津大沽口外要了一片鹽場荒灘作為練兵營地,那裡的鹽場荒廢不少,王星平正樂得再去募些鹽丁一併調教。

眼看說著話太陽已經漸漸升高,想起今日參加殿試的師兄,王星平又下意識朝皇城方向望去,不知兩人考得如何。

…………

從午門進入紫禁城,過了皇極門後看到的絕不是什麼雄偉的殿堂,而是一大片白茫茫的工地,在漫天的飛雪中銀裝素裹。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