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霹靂收威暮雨開(一)(1 / 2)

小說:表同作用 作者:平老爺

【有讀者反映節奏慢,其實我是想盡量把十七世紀初的大環境展現出來,查閱文獻花了很多時間,覺得節奏不爽的可以慢慢養,反正不會太監的】

就在王星平離京西歸的整整一個月後,遠隔大明京都七千裡外的一處域外港口之中,一名親兵正在用著口音有些怪異的漢語朗讀著一篇報道。

‘全體新兵戰士們

你們好!

馬上就是端午節,諸君來到軍中也有一年時間了,今年諸君將在營中度過一個與家中不同的節日,給諸君寫封信,交流一下思想。

你們吃得可還好麼?二十年前,我與諸君一樣,初到軍中。彼時無論捧日軍還是伏波軍俱沒有津貼,飯能吃飽菜卻不好。澳洲行在的生活苦得很,每個節日並不加菜,只是主食稍多上一些。現在軍中生活好了許多,但切記莫要浪費,節日當前,想要吃些什麼大膽與軍司去說。

你們訓練可還苦麼?我初到軍中時訓練內容不多,那時行在艱難,元老院要求,新兵一月便要上陣,也沒有好火器,故而只練刺殺、搏擊。如今你們入伍便有九個科目,雖也不算多,但卻要先弄清要領,若有不懂當向班長請教。有些科目如陣列、『射』擊、投彈、自救、互助等項當要練得慣熟,然而訓練卻當循一定,用強莫練,抱病莫練,怒氣莫練。不可自練,不可自棄,數日一會,評教評學。為新兵時也敢建議於隊官,方是好兵。

班長帶兵可能忍受?我新入伍時候,班長『性』子暴躁,常有慪氣,他卻是個面冷心熱的漢子。那時飯不夠吃,班長便將肉給我,野營『露』宿,他總在軍帳風口上睡,夜中還要替我一崗。長途行軍,他見我年少,總要幫我背甲。他早年戰死,我卻視他如兄長。

在我大宋,軍人極為榮光。其榮焉,在為天下百姓出力,在為華夏一族奉獻,你們今後常在營伍生活,尤其戰備訓練與作戰之中,自會愈加珍愛這軍隊,戰友袍澤更要結下深情厚誼。期盼諸君,定能成為元老院的好戰士。

第一個節日尤要過好。我提醒諸君必要認真洗一洗澡,尤其地處山區、雨林的戰士,曬曬被子,洗洗軍裝,也要將鞋子晾上一晾。已識字的記得給家中也寫上封信,代我向他們問好。每日還要堅持出『操』、點名。餘暇無事時可以讀書、打球,軍司若有幫廚、幫農之事也可同去。外出切記請假,歸營務必銷假,軍令不可廢。

順祝諸君端午快樂、闔家康健!

樞密副使領海東路招討使朱大釗

聖歷三千六百九十年六月十四日’

“媽的,又讓6軍給搶了先。”

王文善飯吃到一半便被今日《新華日報》上的頭條給嗆了一口,但火爆脾氣依然不減,當著土著戰士的面編排起其他元老也不帶半點猶豫。年初針對呂宋攻略成立的海東路招討司本是海6軍聯合作戰,結果跨海作戰的計劃反倒讓6軍搶去了主導,捧日軍朱大釗成了招討使,伏波軍的頭頭——另一位樞副劉大悟卻被安排坐鎮椰城(注後世雅加達)。

理由倒也是現成,就是因為要隨時保障對西南方向的戰略投送能力。

這兩年來新建成的十艘主力軍艦七成都放在了西南一線,除了常駐汶萊的輕嵐和已經奉命北上普林塞薩集結的時雨、『射』手兩艦外,軍師號坐鎮古晉隨時可以北援九龍江口,玉麟號進抵馬辰,威懾香料群島的主要航道。

新近完成海試的天龍、巨刃、豹、雷焱和鈍劍五艦則是全數集中在了芝裡翁河口,建成不到一年的椰城港嫣然已成了元老院在爪哇島上的戰略支撐和最重要的海軍基地。正是因為此地已是元老院的海上樞紐,劉大悟在這邊也就順理成章了。

只是這樣一來,元老院直轄領的戰略態勢也隨之而來了一次大的調整。

今日朱大釗居然代表全軍給新兵們寫了這封慰問信,《新華日報》頭版頭條全文轉載,這如何能讓海軍出身的王文善服氣。

馬遷滬卻毫不在意,自顧自邊吃東西邊道“去年伏波軍沒能抓住大魚,該著6軍嘚瑟,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倒是這聖歷看著彆扭,不知道是個什麼意思。”

去年海軍就謀劃著去呂宋外海攔截從美洲過來的白銀蓋倫,結果四艘蓋倫船如期安全抵達馬尼拉,海軍愣是一船都沒能撈到。而論其最近一年的作戰行動除了沿岸收稅外倒也沒能打上什麼大仗,單看一年來的表現伏波軍倒更像是捧日軍的後勤運輸隊了。

甚至都不如夸克和雅可——至少這兩位的捕奴隊是實打實的給馬辰送去了不少來自巴厘島和萬丹的奴隸,中間與西班牙人還打了幾次,雖然也有死傷但交換比卻頗為好看,今年聽說又有幾艘船入股。

再說這椰城的攻略,海軍的戲份也少得可憐,雖說是伏波軍突襲成功,但整個行動還是不太好看,甚至在混戰中還出現了一些傷亡,七名伏波軍戰士永遠留在了爪哇。

“這事上面傳了不是一天了,打從成湯建國那時候開始算的,顯得年頭長些,宋承殷制嘛。”

封小宸並沒多少胃口,也不關心海軍自己的這些彎彎繞,倒是因為天氣的緣故過來之後他著實瘦了不少也黑了不少,聽到馬遷滬在問年號的事情才稍微來了點精神,那口氣對此事似乎是清楚得很,“也就是再往前的斷代工程梅學究也覺得不太靠譜,不然還真能給加到五千年去。”

“那還不如直接用孔子誕辰呢。”王文善心不在焉道。

“孔誕?那等日後去了大6,衍聖公後人要如何處置?我們知道蒙古人的底細,那些愚夫愚『婦』可不清楚。”

封小宸繼續笑著,二十一世紀之後,拜基因科學的昌盛,關於北孔在元朝時被蒙古人給換了種的野史已經有了確鑿的生物學證據,但這種東西不好解釋,自然就不能自找麻煩,所以思來想去元老院便硬生生又將這聖歷往前推了一千多年。這樣一改自然連帶之前的所有歷史資料都得重新編寫一遍,不過還好只是替換文字,也還好梅凱西和一眾皇漢黨人願意在這事情上耗費精力,也就不再有人多嘴什麼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