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旌麾指向倚背嵬(三)(1 / 2)

小說:表同作用 作者:平老爺

【因為資料與文件丟失的緣故等了這麼久才更新,總算把東西都恢復出來了,還是大章節感謝書友的支援,順便求票】

從支倉常長緊鄰著聖?奧斯定大教堂的住處出來時李思雅與何怡才算長出了口氣,花費了不少心思總算從對方口中探知了一些有用的訊息。

元老院自然不會將情報的源頭只放在這麼一人身上,馬尼拉周邊,元老的探子們透過各種形式全都撒了出去,華人、基督徒、米沙鄢人乃至他加祿人都在不知情下幫助大宋蒐集著情報。元老們從來奉行的就是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情報必要來自日常公開的訊息,而這種蒐集方式無疑也是極為安全的,這是李思雅願意接受元老院籠絡的緣由之一。

這位平戶豪商兼海主最為寵溺的女兒,在去年回到日本後便在李旦面前極力誇耀了一番大宋的強大武力,並在開春之後與廣州站接上了頭,是後她更聲稱透過私人關係獲知了伏波軍可能對西班牙人的軍事行動。

李旦因為早年的經歷自然對西班牙人恨之入骨,馬尼拉被剛剛在這片海域出現的強大勢力針對是他樂於見到的。雖然海商的身份和『性』子讓他不會對當初的虐辱心生拼命的念頭,但也不妨其帶著手下船隊在雨季來臨前就先一步打著收購鹿皮、木材的名義跑到打狗(注今高雄一帶)觀起風『色』來。

李思雅私下便代表其父對元老院做出承諾,若是伏波軍真要對馬尼拉下手,李家願意助陣並聯絡馬尼拉的華商,條件則是答應今後中國沿海運往馬尼拉的走私貿易中李家船隊每年要佔到其中至少三到四成。對於這樣的條件顧子明那邊自然是無可無不可,畢竟這種事情從來都是依靠實力說話,承諾可未見得能夠兌現,對於這些主動靠攏過來的勢力要聽其言更要觀其行才是,至於後來李思雅的配合,想必李家也是明白了這個道理。

只是支倉此人身份特殊,作為擁有腓力三世與保羅五世共同加持的上主眷顧之人,他的傳奇恐怕就連阿隆索總督也未必能有,在馬尼拉城中更是人人豔羨,自然身價看漲。因著特殊的身份及總督閣下對日出之國尚未喪失的巨大興趣,作為切支丹的代表支倉被寄予了極大的期望,這也是帝國對6奧領主在幕府內影響力不切實際幻想的一種政治延續。

但毫無疑問的是支倉擁有一些特權,在他往來於馬尼拉與甲米地的那些日子裡,這些特權顯然包含了馬尼拉王城(注intramuros,取自西班牙語intra‘裡面’和muros‘牆’)與甲米地要塞的特許出入與居留權,馬尼拉的稅務官恐怕得到了總督的特別關照,因為支倉和他的武士們似乎並未因此付出哪怕半個里亞爾的費用。而事實證明,王城北面的聖?蒂亞戈要塞支倉也已不止去過一次,而這些都是殖民者平日才會擁有的特權。

這是西班牙人對東方信徒的一種耀武揚威,但也是支倉樂於所見的,呂宋經歷的一切都將是他回到日本後的資本,或許西班牙的強大能夠讓伊達家的第十七位主人為之動容,幕府的態度則不太明朗,但這些情報將是他的依仗,是他這數年航海生涯中最為重要的一筆財富。

…………

一輛破舊的馬車出了王城北門,沿著巴石河南岸聖?加夫列爾堡稜牆外雨後的泥濘道路一直向東前進,無論車伕還是車上的乘客似乎都對正在河邊採摘粉『色』尼拉草根莖的土著少女無動於衷,這種此城因之得名的染料來源因為中國紡織品的充斥市場已經少有人問津,也就只有土著才會因為傳統和信仰對這些東西稍微感點興趣。

道路的左邊距離百米之外的巴石河北岸靠裡一些便是被稱作澗內(注parian,馬尼拉的華人社群,土人稱為‘八連’)的華人社群,經過十餘年的恢復,那裡雖然尚未達到當初的規模,但也又是一處鋪戶數百人口數千的所在了,到了颱風季尚未返回大6家鄉的閩人多半便會選擇在此壓冬,還有一些更是已經數代在此安家。

馬尼拉的官吏向留居此地的華人收取每人每年64個里亞爾或是8個比索的居留許可費或稱執照費,此外每年還另有5里亞爾的貢禮和12里亞爾的房屋稅,這些支出在奉教的土著、切支丹那裡會打個對摺,而西班牙人則只需繳納四分之一甚至全部豁免。光是如此又能在華人手中榨到一筆不菲的收入,這還不算一些惡棍私下的敲詐與勒索,也就難怪連馬尼拉的主教都會看不下去私下裡在信中向腓力三世抱怨此地官員對待華人‘苛限過甚’。

只是十數年過去,定居此地的華人除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固定生活外,似乎對此地統治者的殘暴記憶已經漸漸淡忘,恐怕唯一還在提醒著他們的只有南岸王城北牆上那幾座稜堡的黝黑炮口了。

十六年來,這些威力巨大的火炮依然忠實地瞄準著北岸那些手無寸鐵卻讓人不安的中國人,他們的增長實在太快,這讓西班牙人疑慮重重。即便每年馬尼拉的泰半稅收都要依靠澗內的華人,十六年前那個夜晚被火炮擊垮的房舍也早已建起了新屋,但西班牙人依然需要用這種方式告訴此地的漢人與土著,誰才是菲律賓的真正主人。

一方面執著於自己的權威,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承認呂宋的繁榮得益於華僑,西班牙人就在這種患得患失之中維持著馬尼拉畸形的統治,或者說他們有些心虛得過了頭。

馬車在繞過了王城東面的四座稜堡之後折向南方,在走完了護城河與胸牆間的一段石板路後又經過了許多土著與外來商人的聚居街區,才終於將這座帝國東方的‘永遠忠貞與高貴之城’(注西班牙語neteysiempre1ea1))連同它那22尺高的石牆與城門上的巨大紋章遠遠甩在了地平線下。

椰林與棕櫚樹開始不時出現在窗外的視野中,這才是呂宋島上大多數時間的日常,那些匆匆掠過豎立在鄉間低頭的十字架也只不過是些外來之物而已。將湊幅屋舍取而代之的是他加祿人和邦班牙人的村莊,三五房舍點綴之間間或還能看到屋簷下的高腳木樁旁聚滿了圍觀鬥雞的人群,那是此地慣常的娛樂節目,善斗的猛禽在這雨季難得的晴日中讓觀眾的熱情更加高漲,這種氛圍的變化讓馬車上的乘客也開始變得輕鬆起來。

馬車又行了將近兩個小時,這才在一處山坳前停了下來,那裡是一處他加祿式的大院,隔著木製的院牆尚能看到院中建在兩層高臺上的木製屋頂,顯然不是什麼一般人家。

李思雅與何怡留了馬伕與隨從在外守候,自己則邁步走進了這處院子。

從他們的神情來看顯然認識此地的主人,看門人的反應也證實了這點。

謝明早已在屋中恭候,老實說這些日子比起在婆羅洲時逍遙了不少,沒有對一個席位的執念,更多了幾分來到這一世的灑脫,除了天氣與對環境的擔心之外,工作開展倒也順遂。

他只需要在這處牟星安排的別業中深居簡出,依靠著電臺與眼線,每天都能有足夠多的情報送回汶萊。

作為西班牙人在此地的拉攏物件,土著的待遇比之華人顯然要高上許多,這也是謝明不願將自己置於西班牙人火炮『射』程之內的緣故。

李思雅向他彙報了支倉所知的情況,與其他幾個訊息源綜合之後,謝明已經對馬尼拉的軍事力量有了一個足夠清晰的認識,這一輪廓展現在精確繪製的地圖上後也就足以對此次行動起到支撐了,眼下唯一可慮的恐怕只有颱風季糟糕的天氣。這也是他將住所選在此地的原因,海邊雖然方便,但畢竟也伴隨著颱風的風險,這裡可不是汶萊那種風下之地,自然的酷虐一年一度,痕跡更是隨處可見。

“澗內的故人李小姐已經見了?”

“昨日便已經見過了,那位伯父雖然沒有馬上答應,但也沒有拒絕的意思。”李思雅語帶輕鬆,絲毫沒有為對方的猶豫覺得不安。

“有這態度就好。”謝明滿意地點點頭,這種事情若是對方一口答應反倒讓人生疑了。

如今定居在澗內的華人還有五六千之數,除了個別富商之外便多是做些小本生意的,他們在澗內自成一市,馬尼拉的各『色』城市服務無論農、工、商、醫全都離不開這些來自大明的普通百姓。無論馬尼拉的生絲市場還是各『色』酒樓飯鋪都在彼處,白天河南城門大開,除了挑著擔子進城販賣菜蔬食物的華商,見得最多的便是乘上小舟到河北澗內的街市上去逍遙買醉的西班牙人與土著。上次屠殺之後,便有西人有感而,彼時不僅大6商旅不至,就連一剃頭匠也不可尋了,由此也可見這等殖民者的『色』厲內荏之態。

李旦當年也在馬尼拉經商,華商因為不堪西人盤剝虐待而起義時他便是其中一員,大劫之後僥倖未死,為西班牙人抓去大帆船上服役‘抵罪’,總算保得一條『性』命,但其人卻絕不會對西人感恩戴德。

當日患難之時倒的確結交了些朋友,如今便有還在澗內經商的,一直以來也有商貿上的往來,是以雖然謝明對李家的軍力不太看重,卻也對他在華商中的影響有所需要。畢竟隔著巴石河交通不便,又在西班牙炮火威懾之下,元老們人生地不熟自然不好深入其間謀劃動員,需知當初華商起義失敗,也有不少是因為中間有人鼠兩端的緣故,所以動華人的差事交給李家來做最好,也正好可以看看這位李大幫是否真如他的寶貝女兒所說一樣手眼通達。

何怡這些天也私下聯絡了一些葡澳商人,他雖沒有明言,但對葡萄牙人的態度還是非常清楚的。表面上看西葡兩國如今是共主,但葡萄牙人對於其對中國轉口貿易的壟斷地位向來是警惕得很,即便西班牙人也不能輕易染指。這些年來西班牙人屢次想要直接參與大6的貿易,卻都被葡萄牙人從中作梗利用馬德里的上層渠道和耶穌會教士對中國官府的影響而將其努力扼殺在了搖籃之中,早些年利慾薰心的葡萄牙商人甚至還曾派出過過6oo噸的走私商船獨自前往阿卡普爾科貿易,所以在私下場合馬尼拉與澳門的關係實在談不上多麼和睦。

對於元老院對馬尼拉的針對,何怡心中並無太多糾結,他如今做著萬通行的生意,有利益於其中,做些明面上的情報蒐集並不過分,同樣的事情葡澳當局和耶穌會也一直在做,只是不如長們這般細緻入微罷了。

且於他而言平日在澳門靠著彰明學問來‘愈顯主榮(注admajoremdeig1oriam)’的耶穌會士們比起馬尼拉這邊到處都是‘非我信徒人人得而誅之’的多明我會修士便顯得益可愛可敬了,單從這點來看,耶穌會的司鐸倒與無所不知的長們更像了,也難怪6若漢神父與眾多的耶穌會修士能在瓊州島上和長們相處很是不錯的樣子。

而且他並未到過汶萊,也未經歷過當日游魚洲一戰,最多隻是零星聽說了一些長家丁在三亞的事蹟,並未親見之下對於元老院的武力也缺乏實感的認知。在他看來,馬尼拉的西班牙王城可謂固若金湯,想要攻佔談何容易,甚而他還出於好意提醒過謝明,只是對方一副無所謂的樣子,接觸過的長們總是這樣自信滿滿,他也就不再多說了,反正謝長也說了只要佔領馬尼拉之後,他本人及耶穌會在此的商業利益元老院定會用合適的方式予以保障。

送走了外人,謝明獨自來到後面的安全密室,那裡還有幾位同來馬尼拉的元老,都是負責保障此行安全的軍事人員。

“說說你的看法吧老北,軍事上我們幾人之中你是最有言權的。”

此前北緯作為納閩總部的保衛負責人一直沒有出外執行過任務,這次也是因為呂宋攻略意義重大才特地跟了出來,算起來倒是他的第一次‘本土’外作業。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