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旌麾指向倚背嵬(十)(1 / 2)

小說:表同作用 作者:平老爺

五天時間,從王城跑出去求援的斥候少說有將近十人了,一個不漏全都給不良人練了手。

但除了封鎖之外,這些日子裡甚至連城外的街區澳洲人都沒有進過,馬尼拉的土著和商人們雖然緊張但也算相安無事,除了城中的紳士暫時放棄了觀看鬥牛比賽之外倒也不會讓人覺得太多與平日的不同。

期間也曾有一些土兵跑去背嵬軍營前試探,但很快便丟下幾名同伴的屍體跑了回去。之後澳洲人在營區外的一塊空地上建立了臨時貿易區,允許周邊的土著和小販前往進行交易,倒也有了些膽大的每天前去換些新鮮菜蔬。

阿隆索有時甚至會對當初馬尼拉的城市規劃開始產生懷疑,無論城南還是城北,那些街區全都在王城火炮的覆蓋之內,這甚至不算什麼秘密,西班牙人統治此地的邏輯便是如此簡單,就如朱大釗所想同樣源於‘真理的距離’。

然而也正因為如此,敵人的營地便似乎是刻意為之,緊挨著南面的市街外,讓炮兵極為難受,看得見,但絕對打不著。

從王城南門再往南看去,更遠的地方是沿著海岸線延伸到林邊的他加祿人村莊,漁民和小販混雜其中,看起來雜『亂』不堪,與王城之下街區的規整形成了鮮明對比。但偏偏與這村莊相鄰的內6卻新近擺放出了一座極為扎眼的營地,營地外圍同樣是稜堡樣式,雖然構築簡單卻顯得一絲不苟。營地中的帳篷整齊劃一,讓人看了有種陶醉之感,鮮豔的旗幟高高飄揚在營地中心,就連每天準時升起的炊煙都顯出澳洲人的認真。

而這五天中,塔奈等三部將馬尼拉效忠於阿瓦洛斯的幾個邦班牙村莊個個擊破,全都好好洗劫了一遍,糟糕的天氣成為了他們的最好掩護,這些土邦村莊很快便更換了主人。然而除了個別抵抗尤其激烈的村子外,傳統保留專案的屠殺並未出現,那些人口在澳洲人那能夠換到更好的東西,而這些俘虜將在元老院建立的呂宋新秩序下貢獻自己的勞力,這是他們身為阿瓦羅斯的族人和殖民者幫兇對華人長期迫害與歧視的懲罰。

新近投靠的他加祿部族倒也想得透徹,趁著如今西班牙人統治空虛,邦班牙大酋長也被澳洲人抓住的機會,變著法為自己擴充地盤,只要不是讓他們去王城的濠溝前充當炮灰,趁機兼併的事情倒不用人專門去教。

馬尼拉若是能成功換上一個主人,他們絕不會吃虧,而反過來看邦班牙人此番損失也著實不小,就算西班牙人最後平安無事這一族人也會大傷元氣,事後殖民者為了維持統治的安穩也不會秋後算賬,對於他加祿的幾家部族只會更加倚重,看透了此事這些人行事起來也就更加肆無忌憚了。

小雨一直不停,周邊的混『亂』也就沒有停止,每天都有邦班牙『婦』孺和男子被從林子裡帶到背嵬軍的營地交割,這些人又會被集中之後送往甲米地後方,他們的目的地是婆羅洲抑或爪哇,元老院不會讓這些人離馬尼拉太近。

這些天,在巴石河北岸那片比王城面積至少大上三倍的街區中,黃江正在謝明和李旦的敦促下組織華商將財物往北面轉移,只要過了大十字口,馬尼拉的大炮便打不到了。

這次出征艦隊甚至還將從汶萊吸收的一個歌仔戲班也給帶了過來,不過現在這戲班已經改名叫做了文工團,直接歸樞密院管轄。禮部根據西班牙人殘酷鎮壓華人起義改編的高甲戲目《漁童》經文工團演出之後引起了轟動,讓多為福建同鄉的華商看過之後觸景生情感慨不已。故事講述了在呂宋‘機易山’採金的華僑無意中從海里撈起一盞漁盆寶物,而貪婪的酋長和傳教士卻不擇手段想要將東西據為己有,最後經過僑民們的不懈鬥爭才保住了此寶。

此劇情節跌宕起伏,細節貼近生活,其中土人酋長對華人的兇殘,佛郎機傳教士對寶物的貪婪,還有大明官府面對洋夷的軟弱無能以及閩地僑民在異鄉的艱苦創業全都表現得淋漓盡致,很快便將華人的怒火給激了起來。過去這些年的各種不公、憤恨全都因此而爆,要不是黃江再三向他們保證幾日內必有大變,恐怕這便又會成了一場起義的開端,也因此李旦對長們的手段再次折服不已,以前他可從來未曾想過區區歌仔也能有如此震懾人心的魄力。

甲米地的商人和教徒則是被集中起來進行了宣教,劉晉秋向他們承諾只要馬尼拉戰役結束,軍管便會取消,到那時各家的商貨自然會重新允許進行貿易,伏波軍將保障商家們包括利潤在內的所有合法收益。

如此多的動作下來,這些日子竟然異常平靜的度過了。

…………

一晃又是數日過去,雨卻並未見停。

這一日朱大釗正例行帶著學生兼警衛在營區裡巡視,邊走邊閒聊些日常的訓練和學習話題。

“翔宇,聽說你已經拿到甲等文憑了?”他隨意問起跟在身邊的少年,兩年不到的時間從一個目不識丁的懵懂少年成長為能夠識得三千個以上漢字的戰士,單以文憑論其寫作與數算能力放在後世也差不多接近初中生的水平了,是以聽到這個訊息時朱大釗也頗覺意外,就在自己身邊反而反應遲鈍未曾覺。

武豪有些不好意思,“都是學校的長教得好,就是前些年我也不敢奢望居然能學到這麼多的學問,會寫名字都要笑醒了,只是可惜……”

“可惜什麼?”

“可惜傅先生去了瓊州。”

“傅老師早過去了,你也是之後這些日子功課沒有落下,不然如何能考取這文憑,終歸還是你自己求上進……對了,我該給你準備一份禮物才是的。”不過說著他忽然省悟道,“你是想去瓊州?”

武豪倒不隱瞞,“學生確實一直想去大明看看,以前時常聽家祖提起過的。”

“原來如此,不過你大可不必著急,等再在軍中立些功勞不遲,我不妨給你透點訊息,明年元老院就要開科舉了,以你的成績透過當不會太難,而且若是立有戰功考試還能加分。”

“啊?”武豪如墜雲裡,“以我的學問也能參加科舉?”

關於元老院的科舉是個什麼樣子他心中並無概念,但沾了科舉二字的考試想必不會容易,爺爺還在時他曾聽說過,在大明即便只是一個秀才那也是在讀書人中百裡挑一的,更不要提什麼舉人、進士。他雖然覺得長多半看重於他,但任憑如何猜想也不會覺得以自己不過是多認幾個字的微末學問如何能去參加國家的掄才大典。

“為什麼不能?你以為元老院開科取士是跟北邊那些貨一樣盡挑些文酸?”朱大釗自不會認為大明的進士全都是酒囊飯袋,但僅憑四書五經要選拔人才何其困難,元老院的科舉自然不會去步這樣的後塵,而是更類後世公務員考試一般偏向實務。不過話說回來歷朝科舉也和公務員考試沒有兩樣,選拔的全都是國家的高階官員,只不過評價標準不同罷了。

眼下元老院抬出科舉來也不過是希望治下的歸化民們能夠對學習知識加以重視,至於這考試本身叫什麼名字倒並不太看重的。

如今朱大釗既然當著武豪的面說了,那說不定還真的能成,想到這一層少年的眼中頓時閃起了光芒。

他趁熱打鐵問起這些日子一直縈繞心頭的疑問,“學生還有一事不明,想請先生解『惑』。”

“說。”

“學生聽那些土著提起,這馬尼拉的城牆如今也並未真正完工,尤其幾處堡壘尚未封頂,若是以我軍的大炮而言,多校『射』幾輪當是也能摧毀幾處對方炮位的,可這些日子背嵬軍卻一直偃旗息鼓。”他現在軍中主要學習的便是參謀贊畫,話已至此也不想在情報分析上有所隱瞞,小心翼翼下半是請教半是提醒,“按照俘虜的口供,馬尼拉王城內的存糧至少還能再支撐三、四個月,我軍久駐於此恐怕為人所乘。”

朱大釗像是早就料到武豪會有此言,笑道“你說得很有道理,從軍事上來看這擔憂的確毫無問題,甚至可以說頗有見地,但打仗不能只看軍事,還得算算政治賬。”

“政治賬?”

“不知道傅老師當初給你們上課時有沒有講過約法三章的故事?”

“倒是講過鴻門宴。”

“那也不錯,既然講了鴻門宴肯定也說了劉邦進咸陽的事情,別的將佐甚至劉邦本人,進城之後都只顧著搜尋財貨女子,可蕭何是怎麼做的還記得麼?”

“蕭何……”

看著顯然被難倒卻有些不知所措的表情,朱大釗倒也沒有責怪的意思,畢竟這孩子還記下了鴻門宴,對於出生海外的漢家子已屬難得了,他如長輩般繼續說道“這些人中惟獨蕭何,進入咸陽後,既不貪戀金銀,也不『迷』戀美『色』,而是急如星火地派心腹軍士把秦都的丞相、御史府給圍了,盡收天下圖書,這些圖書中就有秦國的戶籍、輿圖和律令,也正是靠著這些圖書才讓大漢最終取代了大楚,是以漢初三傑高帝以蕭何為功,這可不是光念著沛縣老兄弟的情誼。”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