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南蠻茲事任意為(二)(1 / 2)

小說:表同作用 作者:平老爺

“威清衛?”張鶴鳴聞言眉間一動,威清衛就在貴陽城西面不遠,北邊與水外的六慕則溪地接壤,此地夷佔軍田的事情他也多少知道一些,並不算少的樣子,但這又涉及到之前許多糾葛且年深日久無從下手,但聽王星平這意思,似乎是想拿此地開刀?

“學生這些日子抽了些時間將威清衛為水外夷目侵佔的軍田情形整理了一下,只要布政司出一道牌票,其他事情大可交給我這新軍試試身手。”

張鶴鳴這下終於明白王星平的心思了,照他說威清衛佔田情形與赤水衛相彷彿,都是軍戶因貧將原本田土典賣與附近土夷改為私莊。如今雖然典贖之期早過了,但典賣軍田本屬違法,嚴格意義上來說國朝初年分給各軍戶的田地也都是軍屯並非私人所有,而過往也就是因為這夷人狠厲為了些許小事便會拼命,是以地方上的稅吏糧差也輕易不敢招惹這等土民,加之宣慰司土官也迴護,這些被佔軍田的糧稅便因為佔田土夷負固不納而流失掉了。且這田就算收回來,軍戶也早已逃亡,那夷人從不納賦自然還算過得,若是照實軍田來算,便更無人願去種地了。

而王星平的意思正是他願意接手此事,而且收回田地的事情也由他包辦,只要官府給個背書,唯一的條件是收回軍田後要由他安排屯田軍戶且要依先前例暫免田賦,當然也不是完全不交,就如今年一般若是收成看得那也是可以報效一番的。

無論是軍屯還是團練,王星平這套做法已與私兵無異,但張鶴鳴也想得明白,自己手中的私兵總比水西的土兵要強,好歹是站在朝廷一邊的,他也指使得動,只要能助他成功,他日這裡的事情自不用擔心,何況王星平也是個有擔當的。

且以此子去年屯田的成績想來是有什麼秘法能夠豐產,這些田地不說照去年一般能增產三成,就算只有兩成自然也就種得了,原本多年都只在紙面上的田賦過個幾年便能再變成實納如何不好。

“只是,天成可是已有了謀劃?這典出的田土冊籍亡跌應該不少,恐怕不好清點,若沒有實證就怕地方上土夷乘機作『亂』。”

即便漢民之間為了避稅都是花樣百出,什麼隱田、褶子田多有,更不用說這等目無王法的土夷,就算冊籍還在,但已是多年沒有實徵過,如今的稅吏還能找到那田的恐也沒有了。若無冊籍一一看得,那這事從起先便沒法繼續下去了。

王星平笑道,“我這裡正有兩位得用的,一個是威清衛指揮使王鎮邦,此人是學生同宗,願為這事出頭。還有一個叫朱永年的是衛中僉事,他向來做事勤勉,且有個好處,歷年衛中軍戶私典的田土他都記了一筆,大體倒不會錯,有這二人剩下的事情學生也就好辦了。學生已經看得,侵奪軍田的事情光六慕則溪地中便有阿戈、龍爾、龍夜、底區、化那、引葉遮勒這六目全都有份,若能大體清退便可得田地近百頃,許多還是成片的。”

張鶴鳴一愣,轉而笑,沒想到此子竟然已將事情籌劃得如此周全,還虧自己為他的想法有所擔心。

接下來張撫軍也就點頭答應給威清衛下一道清退軍田的勒令,至於差事自然也就委與王星平了。

…………

從巡撫衙門出來王星平便回了家,照例今日又要將各處產業的經營情況和軍中『操』練給說上一說。

一眾手下得力之人早已在書房中恭候,蘭娘上來一一看座奉茶不表。

葉宜偉彙報的是產業與經營,如今福泰號加上保利行的生意,上個月共計賺了白銀二千九百六十餘兩,其中泰半都是鐵器生意,糧食和特產的貿易額反比往年還少了許多。

然而這卻是隻算了貴陽一地的賬目,鐵器銷路甚好,貴州官中也多采購。而通往四川的商路如今也都開啟了,重慶那裡有姐夫蹇守智合夥經營,雖然親家老爺說這賬要半年才得一結,目下也才剛開了些銷路,但若保住勢頭想來只會比貴州一地收益更好。

鎮遠府的生意更是意外順遂,有軍中的關係加上張鶴鳴做靠山,本就質量上乘的保利行鐵器也漸漸在彼行銷開來,如鐵針、鐵鍋、鐵鋤在當地無論土民漢民都很是喜歡,加之汪革又在府城中坐鎮,相信過了今年便又能成為一大筆進項。

畢竟以一年三萬餘兩銀子的獲利雖已是過去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但對於王星平的目標而言依然還是不夠,僅以軍餉來算這筆銀子要想正兒八經的養出更多戰兵問題也很具體,此外還要留些餘錢用以從少民手中兼併田地,故而不將市場進一步開拓也是不行的。

當然,汪革在鎮遠府也不光是為了鐵器銷路一事,更還因那裡距離銅仁府的大萬山司極近,銅仁府轄下五十多坑硃砂礦以大萬山司境內最多產量也最高,直到後世那裡都還是亞洲第一全球前三的硃砂礦區。

廣東那邊眼下主要準備運去的交易貨物便是硃砂,此物雖然南洋也有出產但量不算多,而日本和美洲的兩個渠道並不能保障穩定,卻又是元老院急需的工業原料,硃砂提煉的水銀無論是製作溫度計等儀表還是火器的擊引火『藥』都不可或缺且消耗巨大。

這樣一來真倒不如王星平這裡直接收購後往廣東出口的方便,也好物盡其用,至少比賣給不靠譜的勳戚富戶拿去煉丹的好。只是他如今可沒人手去提煉水銀,是以汞蒸氣提純這種毒『性』極大的事情還是交給元老院的專業人士去做更好。

而王星平還在葉宜偉的建議下改變了和官中鐵器、火器貿易的結算方式,便是不再使用現銀,而改以鹽額。今年秋收之後葉大櫃安排了數名沒有跟腳的外路經濟直接用官中換得的精鹽去與各土司交易,按照鬥米斤鹽的行情又從幾家土司那裡淘換來了一萬多石新糧並許多金銀器皿,如此一來經營上的事情也就已經走上了正軌。

至於說後續本地的馬匹與木材生意則需要徐徐圖之,還有王星平本人念茲在茲的菸草,西南之地對於種煙倒也是得天獨厚,是以他這次向元老院討要的作物種苗中也有此物,不過是要在煙貨定位上與澳宋未來的產品有所區分,不要相互打架罷了。

張介賓說的是醫療衛生,短短一月詰戎堡和新城中都建起了醫院,新城中的更是不光只對軍戶,也為平民施治,這還是張先生一路奔波之後做成,其中不少施診的‘軍醫’是早先從衛軍中選出,本身有不少金瘡上的手段,跟著倪朱謨又學過一段時間,現在都得張介賓大力調教過。

他這次隨王星平回貴州,到了湖廣後便獨自去了武岡州拜見倪朱謨,耽擱了幾日這才經銅仁回的貴陽,大萬山司的硃砂原礦便是他照著王星平的意思打著行醫名號前去考察的,而岷王府的生意自然也在兩位舊識的一番旁敲側擊之下得以落實,湖廣的生意因此便算是正式開了張。

與貴州和四川不同,岷王府透過這一合作實際成了保利行在兩湖的包銷,雖然好處王府定然佔去大頭,但壟斷之利再加上靠著皇室自然也不會受到虧待,對於這種有利於提升自身實力的事情王星平倒並不太排斥。

張介賓這一路上都在與王星平切磋醫道,雖然少年人從來打著只明其理的哈哈,但卻是讓張先生益敬重。尤其在外科的傷病處理上,許多過去沒有想過的法子和道理經王星平點撥之下倒真的有點茅塞頓開的感覺,而且這一路行來王星平都極重整潔,每到一地紮營必要先挖茅廁,且便溺之物也要專門清掃掩埋,據說是如此可避疾疫傳染。他還是頭次聽到這樣的說法,但畢竟也是在遼東隨過軍的,這一路之上光是沒人染上時疫便讓他覺得新奇,更覺王星平的法子實在是好了。

這些日子只要有空他就會將在王星平那裡聽來的關於醫療衛生的一些理論抄錄下來,以待有朝一日自己能夠將之整理成書。

按照王星平的意思,他需要張介賓做的不是簡單的一人醫,而是要讓軍中建立起一套隨軍醫護的制度,大體的理論他可以指點張介賓,但具體執行還是要破費許多精神的,好在張介賓本就有心於事功,又的確見貴陽內外大有可為,也多了幾分振作之心。

丁得水全權負責練兵,昨日才專程從詰戎堡趕回貴陽,許久未見少東主一時有些無措。

王忠德專心準備武舉,這營中日常的事情便主要都落在了他的身上,弟兄們漸次熟絡,廖四等人當面背面也沒有別的言語。加之他帶兵極嚴又有進退,聽說很得軍中上下敬戴。

在王星平走的這段日子詰戎堡倒也平靖,既沒有對外用兵,也沒有哪家不長眼主動前來招惹,倒也相安無事。

經過半年多的休養生息,算上新募戰兵數量也達到了一千二百人,加之新來北兵已經是奔著兩千之數而去,詰戎所也因此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千戶所。而依附於彼的軍屯和屯戶更是越來越多,丁得水也不忘王星平囑咐在農閒時編練他們簡單的『操』演,一旦遇上作戰這些人至少能拉出數千合格的輔兵,單獨行動也可守衛鄉里。

戰兵中,有一千六百是火槍兵,平日除了佇列與『射』擊之外就只練習槍刺。剩下四百人中有三百是哥里亞的炮兵,還有一百則是專門組建用作哨探與追擊的騎兵,騎兵的訓練費用太高,而相較於火槍手的戰力又不夠醒目,故而在王星平的有意為之下規模受到了控制。

除此之外還有一支更小規模的隊伍則是專門執行特殊任務的,按照特種部隊的模式訓練,丁藝、尚寶都在這支隊伍中。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