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龍之章第五十章 燈火遙連亂乾坤(十四)(1 / 2)

小說:表同作用 作者:平老爺

到了八月十五中秋節這一天,京中但凡殷實人家都會供上月餅瓜果之類,待月上焚香後便開始賞月飲食,甚而通宵達旦。至於剩下的月餅便會整收於乾燥風涼之處,到了歲末再與全家分用,謂之團圓餅。

但對於此時月餅這種高油高糖的食物王星平並無胃口,而團圓也遠遠說不上,好在貴陽時時有書信往來,家中一切都還安好京中除了一個伯父便並未別的親人,是日也只是小聚了一番而已。

況且王星平此時心思也不在佳節上頭。

方一回京,他便從好幾個個渠道收到一條重要訊息。

——皇帝病重!

初聞此信,王星平很想加個又字。

原來八月初十,也即是王星平離京之後不久,皇帝便一病不起,連第二天的萬壽聖節慶典也因此取消。

坊間傳言是先皇貴妃鄭氏竟然一口氣給朱常洛送去八名侍姬,導致皇帝夜御多女患上了虛乏之症。對於這樣的傳言沒有證據王星平不會輕易相信,但可以肯定的是朱常洛的確是縱慾過度了。這也難怪,換作任何一人在太子位上戰戰兢兢坐了這許多年,驟登大寶又沒了他人掣肘也難免不會放縱自己一回。

當年他父親朱翊鈞也是如此,要不是有李太后這個親媽和張居正管教恐怕還不如朱常洛的心『性』,至於鄭氏獻侍姬之事說不好也只是為尊者諱而已,找了個名聲並不太好的更年期老太太來頂缸,當然鄭貴妃恐怕既不會也不敢如當年的李太后管教朱翊鈞一般管教朱常洛這個名義上的兒子。

是以在王星平看來恐怕朱常洛的病更多還是心理原因所致,至少不單是身體抱恙,只不過有時候心理原因對病情同樣有著嚴重的干擾。

然而這事情傳到昨天,聽到王星平耳中就變成了另外五個字——‘崔文升作死’。

說起來這崔太監王星平並不陌生,前些年還打過些交道,其人酷愛醫『藥』丹道之術,仔細說來也不算什麼壞人,但就是對自己不知道從何處參悟的一套醫理過於自負,也是因為這個不安定的因素王星平最終才會選擇了與李可灼合作,不然以情報而論一個內官顯然比鴻臚寺丞更為得用。

早年間其一直是鄭貴妃身邊的親信太監,朱常洛即位之後才升為司禮監秉筆太監的,算得上是一步登天了。

皇帝身邊的太監多少懂得些醫『藥』調攝之道,尤其在男女之事上往往比御醫更為親近也更讓皇帝信重,這也說得過去,據說讓崔文升診治便是朱常洛自己的意思。本來皇帝身體抱恙讓親近內官施治也就是求個安心,他學著外面的御醫獻個溫養補益的方子求個無功無過倒也罷了,可他偏偏給朱常洛進了一劑大黃,也不知是哪來的自信。

是日皇帝用過他的通利『藥』後,果然效果顯著,據說一晝夜間朱常洛連瀉三四十次,幾乎昏厥,這其實就是重度脫水導致器官近於衰竭的徵兆。

此事雖然剛剛傳出,但王星平相信朝裡朝外恐怕又要有不小的風波了。

雖然按照歷史程序,恐怕這回朱常洛凶多吉少,但考慮到這歷史程序本身已經被改變了不少,他在此事上也不打算過分投機,還是先將自己的幾樁重要事情一一做好才是。

第二天一早,王星平早早便帶著禮物去了國子監,今年北壅的入學考試早已過了,王星平因為情況特殊,專門為他和其他幾個類似的學生準備了考試,對於王星平而言倒也不難。也正因如此他雖然早已‘報道’,但還是住在自賃的宅子中,要等到入學考試透過之後錄了六堂通知文簿,才會入住國子監專為學生們準備的齋社,只有到那時才算一名真正的國子監生。

不過考試的時間是定在十日之後,今日趕上秋節他是專程去拜訪吳宗達的。

吳宗達不是外人,早在王星平初次上京時他便專門拜會過的。

吳老爺如今的正式官職是右春坊右諭德兼翰林院侍讀,說來也是曾經的東宮一系,雖然眼下還不是正經任命的國子監祭酒,但也只是差了一道任命而已,如今國子監的事情已都是他在打理。

此人還有個好處乃是王尊德的同年,還是那一科的探花郎,這層關係雖然說不上多麼親密,但光是麵皮上至少過得。

吳進士一直是在學政一系中往來,得中進士後便在翰林院充任編修,然後是東宮官,如今又進了國子監,算是很清貴的路子,其人脾氣也很不錯,算是寬嚴適度處事果斷的正人君子,但又不似東林中許多人那般迂直。

王星平去見吳宗達自有特殊目的。

因為一旦正式入學,他便要面臨國子監的各種規矩。

而國子監日常的考核便有坐堂、考課、積分三種,又有六堂之分,這便是國子監學籍證明也即是通知文薄中‘六堂’二字的來源。國子監內分三級,初級有正義、崇志、廣業三堂,修道、誠心二堂為中級,到了高階便只有率『性』一堂。

大抵坐堂便是要在監中讀書坐滿一年半以上,多則要七百餘日,這一般是指單獨一級的學時,如果升入高一級學堂則又要另外坐堂。於坐堂之外,最重要的便是考課,只有坐堂與考課均能合格,才能升到高階別的率『性』堂。

進入率『性』堂後考試則會更加頻繁,通常都是一季三考,孟月試本經義一道,仲月試論一道、詔告表章內科一道,季月試經史策一道、判語兩條。

更為麻煩的是這種考試採用的居然是類似後世的學分制,每次成績均分三等,文理(理指義理,並非理科)兼優為上等得一分,理優文劣為中等得半分,文理紕繆者為下等不得分,全年考課要得滿八分才算中格,方能從率『性』堂出監到朝中充任官職。

雖然監生中若有才學異者可以不拘年限,奏請上裁破格錄用,但那畢竟是鳳『毛』麟角。

雖然王星平要的不是以貢監身份得官,只是求個參加順天府鄉試的名額,但時間上也會存在很大問題。

如果不考慮破格的特殊情況則王星平面臨的便是至少一年半的坐堂讀書以及嚴苛的考課要求,才有機會得到一個報考明年順天府鄉試的機會,即便他真對自己的才學有些信心,但時時的考試還是會耽擱他的許多正事,故而他一開始便沒打算在監中正經讀書。

見到吳老爺,王星平簡單寒暄了幾句,便將話題扯到了學業上,這也是他最為關注的問題。

“去年一別,沒想到天成居然也進了國子監。”吳宗達一貫的慈眉善目,邊把玩著王星平送上的一副澳洲放大鏡邊說道,“存思(王尊德)前些日子還專門關照,你既有心進學,相信入學試定是難不倒的。”

“學生此來一是謝青門(吳宗達別號)先生當日教誨,二則是有些事情還想勞請先生恩准。”

“有何事你直說便是不必見外。”吳老爺『性』子憨直,並不覺得說話繞彎子有多少意思,作為曾經的太子如今的皇帝的身邊之人,他平日也忙得很的。

“其實是學生想要先生準我監外實習歷事。”

吳宗達聞聽此言卻眉頭一皺,他原本聽王尊德、楊師孔和徐光啟等人竭力推薦,加之以往又有過一面之緣,覺得就算有言過其實之處恐怕也是個願讀書的,卻不想此番見面這少年開口居然便說的是此事,眉宇間不禁有些不悅。

所謂監外實習歷事,又稱監外歷練政事,是洪武朝便有的定製。國初急需人才,故而國子監生在讀書之餘也允許甚至鼓勵其在朝中各部和地方上歷練政事,頗似後世的實習制度。

原本實習歷事制度援有定例,中樞各部的歷事生人數都是相對固定,六部加上都察院、大理寺及通政、行人二司和五軍都督府總共員額不到四百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