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東番一夜秋風至(八)(1 / 2)

小說:表同作用 作者:平老爺

‘什麼?’

‘竟然是十萬兩!’

楊琳的話宛如一聲驚雷,在沈有容與何喬遠心炸開。≦看 最 新≧≦章 節≧≦百 度≧ ≦搜 索≧ ≦ 品 ≧≦ 書 ≧≦ 網 ≧

隔了許久,沈有容才問道“如此一來貴眾豈不是吃了大虧。”

他可不認為以官府區區三萬兩不到的稅額,澳洲人能壓榨出更多,而且那樣一來不是竭澤而漁麼?他們不該不明白這樣的道理,何況稅收之事終歸還是要在月港等地施為,多少還得靠著那些坐地戶。縱然督餉官下面的人肯定不止這點進項,但那都是別人嘴裡的肉動不得,怎麼看都不明白澳洲人如何把這多出來的七萬多兩拿得回來,更遑論賺得更多。

而若是打著稽查走私的名目去針對私港,且不論那些海商背後都有地方大族站臺,算真要能夠控制得住,耗費的成本也不會收到的銀子少多少的,是以對此沈有容也並不看好。

楊琳卻未作理會,繼續道“我元老院念閩省百姓勞苦,多出來的部分便算是替他們給的遼餉了。”

萬曆四十六年開始加徵的遼餉,福建的派額為四萬六千九百七十八兩七錢五分二厘。加本省的商稅至多一年也不會過八萬兩,十萬兩的確是足以打動一干地方大員的價碼了。而且如此一來遼餉加派便能從這筆銀子來出,不必盤剝小民,此話一出沈有容明顯頗為動容。

當然以大明地方官吏的『尿』『性』,收了這筆包稅銀子,該加派的照樣加派恐怕才是常態,但至少沈有容從看到了澳洲人的誠意和態度。

而在元老院的推演包稅一世卻有著更深一層的戰略考量。

這些銀子放在元老院的金庫並無用處,從日本和大明各地的原材料採購一直受到許多限制,無法集起大宗。雖然在外人看來都已算得是極大數額的交易,但於元老院治下的工業機器而言,依然是如塞牙縫而已。

而到南洋和臺灣等澳宋治下港口貿易的商人,按照海關要求都要先行兌換大宋寶鈔方能購貨,實際算是變著法子的以貨易貨,絕不會有人傻到直接又兌回銀子離開的。

如此一來,即便加鑄造銀幣的需用,這兩年透過各種渠道獲得的央銀行白銀儲備也還有數百萬兩之巨,與其讓這些銀子在金庫積灰倒不如用在這種事情。

楊琳曾在三司做過專門分析,認為花費如此小的代價換取對福建的經濟控制實在是值得。

而且一旦地方真的同意這一方案,無疑也是為伏波軍直接打擊大明沿海的走私港口提供了更便捷的理由以及大6的情報支援。雖然以如今海軍的戰力並不畏懼任何海勢力,但關鍵還是在於大明的人口實在太多,透過軍事佔領一時間很難消化還容易牽制自身的力量。

沈有容光看到澳洲人每年要多花數萬兩銀子當個冤大頭,卻不知楊琳的打算是要此推動大宋央銀行的鈔票擴大使用範圍,一旦福建的海商們認可了官府對澳洲人包攬商稅的背書而接受使用紙幣向澳洲人繳納原歸於福建的‘商稅’,那也意味著在軍事佔領之前,澳宋已經完成了對福建的金融佔領,到那時算每年再多付出十萬兩也不會虧,因為這些銀子最終會透過商人回到元老院手,而付出不過是些成本極低的工業產品,還順帶消耗了產能,形成了壟斷。

相信大明的官吏是決計算不到這一層的,至少短時間內看不到如此長遠的佈局。

而這種潛移默化的入侵顯然成本更低,破壞更小,這也是元老院內關於大的戰略方向一直爭論的焦點。

既然在當下,放開手腳先與西方殖民者爭奪地盤的呼聲更高,大明這邊也只有如此『操』作才好,國人不打國人,把族群內部的事情留給時間,先與非我族類去競爭有限的空間。

至於後金屬不屬於國,元老院尚有爭論,但若是能借此稍微幫到遼東的漢人,楊琳的本心也沒有什麼不願意的。

沈有容卻還在想著楊琳方才的話,“此話當真?”

“自然。”

“可恕我直言,以貴眾外路人的身份,恐怕算談成了包攬,也難在福建收足銀子。”

他的意思明白不過,論船堅炮利,雖然我沈有容尚未親見你等火器威力,但光看大鐵船便知道不差。然而若是到了大6收稅,那又是另一回事。

不過楊琳的回答卻讓沈有容大感意外,“為何要在福建收足?”

“難道貴眾不打算在福建收足稅銀?”

“我們原本不打算在福建收稅,這十萬兩隻當是代福建海商交的,是後貴省海商出海一例免稅便可,我們只在治下各港口核定徵稅。”

何喬遠在旁按耐不住,“這倒是個解決的法子,只是商船一旦出海,未必會到貴眾的港口貿易,那恐怕更難收到水餉了。”

楊琳心暗笑,這自然是因為二人尚不知道元老院如今的‘疆域’,目下航海大都是沿岸而行,少數需要穿越大洋的航道也多固定,只要控制住一二關鍵節點也控制了航道。而在這一點元老院的佈局早已開始,從福建出海,往日本的航路無非是經過琉球或朝鮮轉,如今對琉球和濟州的攻略已經提日程,最遲年前會有個結果,而東海和南洋,臺灣、呂宋和婆羅洲都已在元老院囊腫,通往安南的航道則有三亞在,鴻基煤礦那邊也已建立起了堡壘與碼頭,海巡航最遲年內也會建立起來。

至於還有不長眼的福建商船想要在這些地方尋幾處私港,一旦被伏波軍的巡船查獲,便可以任意施為了。

如此一來,‘第一島鏈’以內已經沒有什麼真空地帶,無論是福建還是浙江的海商,只要出海外洋必然會與澳宋打交道,而一旦有了包稅一事,那麼這片海域的所有福建商船元老院便都可以直接收稅,稅都交了不去澳宋的港口停泊貿易一番便更說不過去了,這正是楊琳打的主意。

這一點楊琳當真不用擔心收不到稅,遑論稅收也不是元老院的根本目的,只是同樣的手段用強也好,但那樣一來難免會引起海商與大明官府的敵視,若到了那時福建方面來個片板不得過番,總不能將福建沿海的港口全都給放火燒一遍,是以還是和氣一點更好。

至於緝私的手段更不用與沈有容言明,恐怕即便以沈氏這樣老於海防的也決計對伏波軍的遠洋投送能力沒有多少具體的概念,大鐵船固然對其有足夠的震撼,但船堅炮利的外表顯『露』出的也不過是冰山一角的實力。

沒等二人消化自己的話,楊琳繼續說道“自然,另外既已將話說到了這裡,不妨再說開一些,若是沈軍門有心促成此事,這筆銀子我們也可以用部分不可替代的實物予以供應。”

“不可替代的……實物麼?老夫有些不大明白。”

“簡單來說不可替代的實物包含了澳宋特產的各『色』日用、器械、船隻以及……軍火。”

沈有容聞言肅然道“閣下的意思是你們願意對大明出手售澳洲火器?”

楊琳預設般點了點頭,但旋又補充道“不是對大明,而是對軍門的登州水師。”

沈有容這回猶豫了一番,但還是開了口,“不知老夫是否有幸能夠看一看貴眾的火器試『射』?”

這一路來他已聽了太多關於澳洲人火器犀利的說法,大鐵船的‘巨炮’也親眼見過,但終歸還想眼見為實一回,這既是他個人的堅持,也有為福建海防的擔憂。

“無妨,我已吩咐人備了便飯,兩位先隨便用些,午後的參觀常經略已經安排,他會在左營恭候。”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