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雪色橫沙緲戍樓(一)(1 / 2)

小說:表同作用 作者:平老爺

本故事歷史為架空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請各位書友不要過分解讀

背嵬軍已經解放了順化,伏波軍的6戰隊也已開往靈江一線。,

會安港呢?

會安港周邊業已全部平定,當地的日本人和葡萄牙人都已向我們歸順,華商自是不在話下,至於廣南土著,有裴光袍領頭,也沒有什麼像樣的抵抗。

阮福源呢?

阮福源率小股親信遁入西山不知所蹤,世子阮福淇率部投了鄭主,其餘水舍火舍及先前的佔婆等部盡皆降順。

這麼說這次冬季作戰算是圓滿結束了?

這要看怎麼說了,阿貢在椰城戰敗後作困獸之鬥,為了搞到足夠的金銀招兵反撲,出爾反爾將先前泗水港內降順的華商給屠了一遍,我軍進入泗水的先頭部隊傳回訊息說情況不是太好,一兩年內恐怕都很難恢復。而且,元老院也沒料到荷蘭人竟會背地裡去打達文港的注意。

荷蘭人的艦隊去了赤道以南?

是啊,明面上教唆著幾家與我們為敵,卻是趁虛而入想要偷襲元老院在南方大6剛剛建政的新土。

損失大麼?

還好民兵給力,沒讓他們得逞,不過還是死了不少人,這個仇我們遲早得報回來,班達看來是不能再留,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船以後也休想再出現在南中國海了。

亞齊呢?

亞齊沒有直接出兵,但有實質的敵對行為,不過徹底解決至少是下半年的事情了,現在的要務是消化吸收。

這樣說來形勢還算一片大好,搞得我都有點想去南邊看看了。

怎麼突然這麼想?

那邊暖和

結束了對話,一個熟悉的身影伸了個懶腰從房中走了出來。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一路風塵僕僕而來的王星平,他將雙手攏在臉前哈了一口熱氣,回想著方才與傅小飛的對話。

今日是大寒,泰昌元年的一月氣溫已近冰點,而他卻在這冰天雪地中來到了東北,這時節往來於這北國途中的除了販人參、貂皮與東珠的商人便只剩下援遼的軍丁。

去歲年底,熊廷弼堅持將楊鎬送京治罪,因此上得罪了楊家,楊鎬叔父楊淵與御史馮三元、張修德並給事中魏應嘉等人,連番上疏彈劾熊廷弼,說他在邊地假名增稅,盤剝小民,誤國欺君。列出無謀者、欺君者三的罪狀,謂不罷廷弼遼必不保。

本來朱常洛有心迴護,只是詔下廷議,熊廷弼若是有幾分唾面自乾的養氣功夫此事也就不了了之了。卻不想熊廷弼『性』子剛直,不僅抗疏極辨,還繳還了尚方劍,力求罷斥。其奏疏中有今朝堂議論,全不知兵。自有遼難以來,用武將,用文吏,何非臺省所建白,何嘗有一效。,之句,不僅將朝臣們全給捎帶了進去,也搞得皇帝下不來臺,最後不得不讓他回籍聽勘。

而在他離任經略前暫時穩固的遼東局勢也漸漸又不穩起來,從出榆關開始一直到遼陽這一路,各種不好的傳言便不絕於道。種種跡象表明,後金在開春之後便會再度用兵,而這一回的兵鋒則直指向大明在遼東的重鎮瀋陽。

對於大明還只是傳言的事情,而對於元老院卻幾乎成了板上釘釘的事實,如何從中獲取利益正是此番出關的關節,王星平打著監外歷事的名義出關考察遼東軍政,而傅小飛則是來調查東北商貿渠道順便構建情報絡,為將來儘可能吸納東北人口做好準備,至於打出的旗號,則是為遼鎮運送硝磺。

去歲三月,遼陽局被焚,b沖毀城樓、民房,軍民死傷無算。為此工部特撥細『藥』五萬斤援遼,卻還是不夠,故而又從多方籌措了五十萬斤硝磺,傅小飛正是透過寶和店的門路拿到了運送部分硝磺的生意,這才有了通關勘合一路而來。

寒冬臘月,人在逆旅,手搖電頗為麻煩,又兼帶著如此多引火之物,故而兩人格外小心,每一回都是到了中心城市駐蹕才會將電臺開啟,而與中央的聯絡便一直是傅小飛負責,這才有了之前的對話一節,且距離上一次與納閩島行在通訊還是十天前在廣寧衛的事情了。

除了瞭解南海局勢,王星平最為關心的還有他的貴州。

王忠德今年的武舉看來已沒有問題,授官的關節也都打點好了,指揮僉事確定到手,雖然鎮西衛的這個指揮僉事還不能和指揮使相比,但只要明年過了武舉會試,再要將這僉事二字換掉也就完全沒有問題了。

另外一件意外之喜則是普安守備許成名已因功正式升任遊擊將軍,成為朝廷的經制武將,想來這樣一位軍中奧援無疑會讓他在貴州的事業更為穩固。

新任巡撫李枟更是在最近的奏疏中對張鶴鳴的功績大加讚賞,大有離開此翁西南便將糜爛一般。當然,他也不是危言聳聽,僅在張鶴鳴離開的這些日子,貴州便生了不小的饑荒,李枟在奏疏中言,飢仲少民嘯聚水西,朝廷的奉旨詔使竟然也在貴州被劫,地方上因此和安邦彥還鬧出了不小的衝突。

雲南巡撫沈敬炌因為援遼新增兩千兩貢金的事情也頻頻叫苦,連上了幾道奏疏與內閣扯皮,最近這位巡撫說話也硬氣了不少,表面上對遼餉抵制強硬,私下裡卻藉著朝廷大義從沐家手裡拿回了不少東西。

貴州巡按史永安與御史沈珣則是藉著如今的局面,共同上疏乞設總督一職,統攬西南四省軍政。至於這總督人選自然非張鶴鳴莫屬,成與不成先不去說,也不知是張老相公自己從中運籌的,還是這些人另有目的,不過這倒是王星平樂見的。李枟也極為認同,他早前因為安邦彥自請援遼的事情,疑其欲乘以起事,故累請朝廷增兵益餉,但因遼事方急,內閣一直對此置之不問。是以他頗有心灰意冷之態,六疏乞休不成,這才轉而複議想拉張鶴鳴這個個頭更高的回來支撐局面,可見其對西南局勢也是很不樂觀。

對於這些事情,王星平則是暗暗叮囑自家產業,一方面囤積糧草『操』練武備,另外也在廣接善緣。去年他控制下的各處軍屯,辣椒和糧食收成反倒不錯,除了留足自家和幾處屯田衛所的儲備外,還有多的都拿去和周邊一些較小的部族做了交易,尤其是從北邊養龍坑司買了不少馬匹。此外辣椒的推廣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李枟曾任廣東鹽法僉事,頗熟鹽政,對於王星平在貴陽周邊推行以椒代鹽懷柔少民極為認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