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頁

小說:蒔花記+番外 作者:溫涼盞

見再也磨不下去,襄荷便也只好作罷,但也因此對這樁生意更加上心了。

扦插的小苗是明年要賣的主力軍,但那些嫁接的苗才是吸引顧客的招牌。

這時代雖然已經普及嫁接技術,但在花卉上的應用還是不多,除了一些名貴花卉,如牡丹山茶,很少有花匠想著法子玩花樣嫁接,而月季,或者說整個薔薇屬的植物,在中|國古代雖不算默默無名,但也實在不是什麼昂貴的品種。許是因為其插枝便活,尋常農家也能看到牆角爬著一架薔薇,因此薔薇屬植物算不得權貴人家花園中的寵兒,價格自然也不會太高,以致想到嫁接薔薇的花匠也是少之又少。

但襄荷相信,以玫瑰園出品的各色月季品種,加上趙寅年的炒作手段,就算不能把月季炒出高價,但也絕對不會無人問津。

因此襄荷在那嫁接的幾百株上很動了些腦筋,有一株接了許多色的七色月季,有特意塑了造型的盆栽月季,更多的則是以直立野薔薇做砧木弄出的樹狀月季。而無論是七色月季、盆栽月季還是樹狀月季,在這個時代都是沒有的,雖然都算不得什麼獨家秘密,旁人一看便能學去,但襄荷要的就是個先機,只要搶了這個先機,她便能賺得盆滿缽滿,正如那個印字果實一樣。

事實上,從五月至今,印字果實已經不能給蘭家帶來多少收益了。

因為操作的簡便性,很快就有人察覺到在果實上印字的方法,在這沒有版權保護的古代,“盜版”很快層出不窮,氾濫於市。很快,連大街上都有拎著個籃子叫賣印字果實的農婦,且她們叫賣的價格比珍寶坊便宜了豈止一點半點。價格攻勢之下,珍寶坊的果子一時間幾乎賣不出去,趙掌櫃氣地要命,叫嚷著要去官府,讓衙役將那些沿街叫賣的都抓去打板子,還是襄荷笑著勸說了他。

以趙家權勢雖能將人抓起來,但在沒有版權保護法的古代,即便他們佔理,卻也難免惹眾怒。

民怨,可不是誰都能稱受得了的。

☆、 14|

自從田四兒偷學了法子去賣,蘭家在印字果子上的進項便越來越少,到了後來,趙掌櫃每月送來的銀子便只有幾兩,且有越來越少的趨勢。

這點錢還不夠趙掌櫃喝茶的,自然看不上這樁生意,若不是因著趙寅年的吩咐,他都想直接將那些果子下架。

珍寶坊珍寶坊,賣的自然都是珍寶,如今印字果實已經滿大街氾濫,哪裡還能稱得上珍寶?

趙掌櫃覺得再賣下去簡直就是丟珍寶坊的份兒。

蘭家自然也察覺到趙掌櫃態度的變化,但趙掌櫃看不上這樁小生意,蘭家卻看得上。

誰也不會嫌錢多,蘭家如今雖然有點錢,但也遠遠稱不上多富裕。蘭郎中的醫館不掙什麼錢,因此在明年春天到來,襄荷賣花的生意可以做起來之前,還是要倚賴印字果實。

好在襄荷早有準備,一邊收拾田四兒,一邊就跟趙掌櫃交底兒,將自己的打算都說了出來。

其實她的法子也不新奇,就是前世聽爛了的那一套:人無我有,人有我優。

如今滿大街都有賣印字果實的,襄荷以往隨隨便便寫個字兒印上的果實自然賣不出去了。可蘭家的果子有一點好,就是面對的客戶群體比較高階,與田四兒沿街叫賣招徠的那些客戶重合率很小。

這樣的客戶群體使得襄荷能夠在這個“優”字上大下功夫。

先是找那些手藝好的剪紙藝人,將用來貼字的油紙剪出各種繁複吉祥、樣式新巧的圖案。這樣一來雖然還是一樣的果子,但印上的圖案卻大不相同,使得蘭家的果子與其他果子有了區分,有錢人家不怕貴,就怕花大錢卻買的東西卻跟普通人大街上幾文錢買的一樣,如今蘭家的果子圖樣翻新,自然能招徠更多顧客。

但其實這個法子也很容易被人學去,畢竟這時候會剪紙的人一抓一大把,縱然蘭家的剪紙樣子新奇些,卻也並不佔太大優勢。

但既然下定決心要在“優”上取勝,襄荷自然不止這一個法子。

除了新巧的圖案,襄荷還建議趙掌櫃弄了個“文人果”,顧名思義,針對的顧客是文人。文人果分為兩類,一是果子上印著名宿大儒墨寶的,一是為文人專門定做的。

第一種珍寶坊來做有著天然優勢,不說歷朝的書法大家,就算是當世名宿,珍寶坊背靠鶴望書院,自然不會缺少弄到墨寶的機會。就是襄荷,也纏著卜若地送了幾幅墨寶。

第二種則是客人來店裡留下墨寶,珍寶坊負責將墨寶拓印下來,再由客人親自指定用什麼果子,直到果子長成才交貨,這便是定製文人果。

這法子頗為新奇有趣,趙寅年再在襄城文人圈宣傳一番,很快引來許多文人墨客。這些文人有的是買那有著名宿墨寶的果子,但更多的卻還是要定製文人果。

初戰告捷,趙掌櫃喜不自禁,且觸類旁通地又想出喜宴果等名目,倒也都頗受歡迎。

此外襄荷對果子的包裝也提出要求,不僅要包裝精美,更重要的是要有珍寶坊的標識,好區分珍寶坊的果子與大街上賣的那些果子,商品一有了區分,才會讓自恃身份高人一等的權貴有掏錢的欲|望。

數管齊下,珍寶坊印字果實的生意居然又起死回生。原本蘭家每月兩的可憐分紅猛增至上百兩。

雖然即便起死回生後帶來的收益對於趙家來說仍舊算不上什麼,但這件事卻讓趙掌櫃、趙寅年,乃至趙家掌門人,趙寅年的父親,看到了蘭家人的靈活頭腦,增加了合作的信任度。

是以,當襄荷向趙寅年提出明年合作賣月季之事時,趙寅年毫不猶豫地應下了。

“早知道學妹有這般頭腦,就該勸錢山長將學妹收入門下。”趙寅年這樣笑著道,錢山長自然便是商院的院長錢青茯。

襄荷笑笑,自然不會將這話當真。

但不管如何,有了趙寅年的大力支援,加上對於這批月季的自信,這樁生意便賠不了。

因此襄荷一回到家便趕緊檢視小苗苗們的長勢,不只是因為喜歡看,更是因為這些小苗明年可都會變成銀子。

檢視過小苗們的情況過後,一家人聚在一起熱熱鬧鬧地做起了飯。

相比劉寄奴剛來的時候,如今蘭家的日子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只從飯桌上便可見一斑。

因為知道襄荷今日回來,蘭郎中早早地便買好了肉菜打好了黃酒,待到晚飯時,仍舊是李樹下的石桌,石桌上的飯食卻滿滿當當,葷素俱全,再不是以前那般拮据的模樣。

時序入冬,再在院中用飯已經有些寒冷,但一杯黃酒下肚,腹裡便湧上一股暖融融的熱意,四肢百骸好不舒服,因此即便是不喜飲酒的襄荷也喝了一杯。

三人聊著閒話,先是蘭郎中不停地詢問襄荷在書院的生活,即便是襄荷說一日三餐吃什麼,都聽得津津有味。襄荷好笑之餘,更多的卻是覺得窩心。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