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削權

三位藩王入宮朝見後,京城裡面就生了幾件大事。先是,襄王、蜀王入宮,接著是秦王和晉王。襄王、蜀王一老一少,活像個爺孫,但翻翻宗譜就知道,這兩人實際上就一輩兒人。他們在南方素稱賢王,儘管有些小瑕疵和把柄捏在皇帝的手上,但在外人看來,這兩位想必是沒什麼大事的。

果然,襄王、蜀王從宮中出來,也沒受到太多的訓責,只是蜀王這邊被皇帝提醒太年輕氣盛,切莫感情用事。對蜀王來說,皇帝就像老父親一樣叨擾不斷,心滋百味。襄王這邊就不一樣了,皇帝與襄王交流得很順暢,這位老王爺也得到了陛下的尊重,沒什麼大災。

但是,秦王、晉王這兩位就比較尷尬了。手握兵權、令人忌憚是一方面;他們英年風光,又是一回事。蜀王、楚王距離京城的遙遠,這兩位王爺要是在北方做些什麼出格事來,還是有機會的。

因此,一進入大殿,皇帝那股威壓感就撲向了秦王、晉王。這讓兩位王爺下意識退縮幾分,但更持老成的晉王更快站穩腳跟。與襄、蜀、秦不同,晉王是世宗之後——他們與皇帝本宗的關係,也就更遠了。更為重要的是,晉王的祖父,當年也是有力的競爭者,隨時可能在太原稱帝。奈何,最終這勝利果實留給了王啟。

所以,自三代以來,晉王府對皇帝這邊,就有些怨氣在裡面。但說歸說,晉王也不是傻瓜,對皇位的篡奪是不大可能的,但從混亂中得利,還是有可能鞏固自己在山西的地位。

晉王也有過與皇帝諸子密謀的動機……王啟手中拿捏的,亦是這類把柄。然而,王啟沒有挑明,而是將那份奏摺交給了寧王妃。晉王自己應該清楚,到底有幾斤幾兩。

但顯然,晉王就算看了那份奏摺,對皇帝也不是那麼地尊重。“陛下,也不知道您叫臣來,是為了做些什麼。”晉王裝傻充愣,暗中斟酌,自己手中的兵馬能否是個籌碼。作為大同總兵,雖然名義上矮了都司一頭,但憑藉著宗藩的身份,晉王實際上也不多麼忌憚三司長官。

只是,看皇帝這意思,是打算收權?那他可不能夠主動示弱,還要好好地訛詐一筆。

“朕是想著,你在大同也不是那麼輕鬆,倒不如派個人幫襯你一下……”王啟欲言又止,似是真的在思考晉王未來的幫手。晉王本打算是拒絕的,但被秦王拽住了衣角,不得上前。

秦王不蠢,知道皇帝打算削弱一下這些藩王的職權——他不知道皇帝對其他幾位藩王怎麼說的,但對秦、晉兩位,王啟是“鐵了心”。於是,秦王主動起來,表示願意將寧夏三衛的兵璽交還朝廷,讓朝廷另選賢能。

王啟微微一笑,心中對兵璽的新歸屬,有了打算。劉應林正好有了去處。雖說這算是降職,但對他來說,西北地區調任未嘗不可。但是,王啟沒有說明可能的繼任者,只是允許了秦王的“聽話”。但對晉王,王啟只是冷冷地看了一眼,沒有繼續言語。

見到“好夥伴”主動上交兵權,晉王心中有了非議:你就算沒了寧夏三衛,不還有鎮北侯赤家?誰都清楚,秦王和鎮北侯是穿一條褲子的,可以說休慼相關。再者,秦王和赤家又是世代聯姻,血濃於水。鎮北侯會不給女婿面子?皇帝權威固然重要,但天高皇帝遠……

“晉王,你還要朕說第二遍嗎?”說話間,皇帝的身後多出了一道身影,雖然看不真切,但晉王緊皺眉頭,覺得事情有變——本王不交兵權,難道還要遭受非難嗎?他不怕事兒,只覺得皇帝這麼做,是要做什麼?對自己開刀,以儆效尤?

然而,晉王還是退了一步,儘管沒有交出大同的兵權,但還是接受皇帝的建議,在大同軍安排兩名指揮同知輔助自己。只是,從離開宮門之後,他也沒想清楚,王啟怎會這麼勇猛,居然提起削權的事情?

簡直是不可理喻,這件事實在是太虎頭蛇尾了……

就在晉王一臉茫然的時候,在身側的秦王小聲告訴他一件事:“你不知道嗎,燕王、楚王和寧王妃,分別去了其他人的府邸……別告訴我,你不知道這件事。”除了個別幾人,還有還在路途的淮王,各省的藩王勳臣6續抵達京城,他們將在特定的時候共同朝覲天子,並參加太孫的大婚。但是,兩件大事不在同一時刻,朝覲一事,是定在了四月中旬。

這次召見,也不過是特例行事,皇帝的“臨時起意”。至於削減秦、晉的兵權,對王啟來說是並非苦心謀算。只是,誰也沒想到,王啟動手太快了,而且是有備而來。

身為將領,秦王比起晉王要高出一些,早就察覺到京城內的不對勁。白衣衛也好,東廠也罷,都在圍繞著京城四處活動,無論是走街串巷還是四處奔波,不為其他,只為了更好地監控諸藩勳臣。晉王清楚這事兒,但和往年的做法有什麼區別……

晉王不得其解,但秦王道出事實:“你沒現,陛下的幾個兒子,可是一點動靜都沒有?”秦王對皇帝諸子的稱呼也不談什麼親王殿下,只是將他們稱呼為皇帝之子。這話本沒有錯,但言外之意是,包括秦王在內,一些藩王可不認為這些兒子有什麼大才,能在將來登臨天下。

唯一能看上的,以秦王之見,太子也許是最合適的選擇——沒什麼野心,沒什麼才能,安安穩穩地坐在皇位上,扮演“天下共主”的角色。至少,秦王是這麼想的。

所以……當梁王與自己有所聯絡之時,秦王不僅選擇了拒絕,而且還隨時使些絆子,讓他消停一會兒。然而,每個人思想都是不一樣的,秦王能這麼想,但晉王可就不太苟同了。

有能者居之,晉王是認可這套理論的。

“反正本王勸你一句,少摻和皇位繼承的事情。”秦王淡淡說道,也算是對晉王的勸告,有些事,皇帝不說,但秦王打聽些風聲,微探晉王的心思,“要是引火燒身,對你來說沒什麼好事。”

“王澄,你真甘心屈居於他的兒子?”此時離開了皇宮,晉王也不再遮掩自己對皇帝一家的惡意,對他的兒子更沒什麼好感,“就算你們重視這些禮法,陛下的兒子們有幾個能比得上你我?”晉王這話,看似撕破了臉,而且還反問秦王,想要拉他也弄下水。

但秦王絲毫不慌,不對晉王之言做任何評價。“行了,也就本王好心提醒你。等之後回到了封地,你我二人還要相互照應。今年入秋,木蘭秋獮的時候也快到了,別忘了到那比較一番。六年前的一箭之仇,我還沒忘。”

好端端地說起這些,晉王的臉上沉了下來。他知道秦王是在轉移視線。也罷,人各有志,他想做的事情,不至於受到秦王的掣肘。

見到秦、晉二王離開皇宮,王啟也像洩了氣一番癱軟在龍椅上。他這兩天真的很累——倒不是和這些宗親訓話交流費了多大的精力,而是在閒散適意的宮闈生活之外,還要顧及這些外部的“威脅”。

“皇帝,當得真累。”王啟自言自語道,但對身後的那人,不是一點戒心都沒有,“老祖宗,你也來了?”

“陛下,這不像你,以前的你可從來不會仰天嘆息?怎麼,對現在的生活有所懷疑了?”定國公洛錦依從幕簾中慢慢走來,來到王啟的身邊,“去看看若雪吧,她這幾天吃得不錯;再過一段時日,也該是生產的時候了……只是,這卦象有些犯衝,最近可要注意點。”

提到獨孤若雪,洛錦依緊繃之色稍微寬鬆幾分,卻提醒著皇帝莫要掉以輕心,“關於若雪的疑問,你還有什麼想問的?老身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見到王啟放下心來,洛錦依繼續向皇帝“兜售”若雪的秘密。這些事情一直沒說清楚,讓王啟、永清、肅寧還有相關人士人不明其中事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