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萊普提斯(3 / 3)

小說:懶人瑜伽 作者:傑夫·戴爾

我看著我那本關於萊普提斯的書,終於又有了一點進步。其中一頁寫的是一位藝術家的看法,這座古城在輝煌的鼎盛時期是什麼樣子。從這個角度來看,現在的遺址好像是往昔輝煌存在過的證據——負面的證據。重建得越多,可信度就越差:對我來說,古蹟不是可被演繹推理的東西,準確地說,就是餘下的東西。

換句話說,萊普提斯只有在成為廢墟之後才有意義,它的沒落正是它的輝煌(反之亦然)。這也是廢墟的慰藉。遊覽裡維埃拉(28)的時候,你肯定會想,要是能在二十多歲的時候跟菲茨傑拉德和姬爾達一起來這兒就好了(29)。廢墟則不會讓你希望能早點(在它們成為遺址之前)去看它們——除非,它們已經被破壞殆盡了。廢墟——至少是古代的廢墟——就是歷史前進時扔下的東西。它們再也得不到歷史的慈悲。只有時間會憐憫它們。

海的聲音聽不見了。一切歸於靜默。這就是我一度渴望的:體驗作為地理的歷史,體驗作為空間的時間。風是時間的呼吸,匆匆而過。而靜默,則是停滯時間的昏睡。

零星的圓柱,拱門,雕像。古代的公共廁所。橄欖樹。鳥兒的鳴叫。天空與大海映襯下的圓柱,兩條藍色的帶狀物。

弗吉尼亞·伍爾芙曾對魯伯特·布魯克(30)說,葉片之間的藍天是自然界最明亮的東西,這當然僅限於有葉子的查爾斯頓和英國的某些郡。古代圓柱邊緣的藍天才是最明亮的。圓柱的線條是世界上最鋒利的線條,將圓柱與天空分割。對此,簡單卻完全不合理的解釋就是:將圓柱與天空隔開的東西已經被時間耗損——變薄,因此鋒利無比。天空就在眼前,又那麼明晰。人為景觀與永恆之間的完全隔離,永遠無法像希臘或羅馬遺址那般純粹。這是看待它的一種方式。另外一種——看待它的不同方式——就是,遙遠的過往得以與當下緊密相連。

廢墟沐浴在永恆的現在,金色的陽光與凝滯的月光就是現在最完美的表達。我從一個地方走到另一個地方,不停地變換角度,欣賞圓柱、大海與天空。或許,遺址最簡單的特點就是,經過一段時間,任何垂直的東西——陶立克式、愛奧尼柱式、科林斯柱式(31),等等——都值得讚歎。儘管,水平的誘惑最終總是無法阻擋。這就是為什麼古典柱在水平的天空和大海的襯托下更為動人。從它們的角度來看——從天空和大海的角度來看——萊普提斯依舊處在“遺址事業”的初期階段,當水平不再被柱式的遺蹟干擾時——空間最終勝過時間——萊普提斯終將變成沙漠。

(1) 洛克比空難發生於1988年12月21日。當日,泛美航空103號班機執行法蘭克福-倫敦-紐約-底特律航線。它成為恐怖襲擊目標,飛機在蘇格蘭邊境小鎮洛克比(Lockerbie)上空爆炸,270人罹難。

(2) 約翰·羅斯金(John Ruskin,1819—1900),英國藝術和社會評論家。

(3) 安塞爾姆·基弗(Anselm Kiefer,1945— ),德國畫家、雕塑家,德國新表現主義代表人物之一。作品媒介包括稻草、粉煤灰、黏土材料、石頭、鉛、蟲膠以及鉛鐵等金屬元素。他的藝術滲透著對歷史及文化的反省與思考。

(4) 坎普(Camp)是西方流行藝術中非常重要的一大類別,它被西方人解釋為“扭捏、媚俗、誇張得可笑”。而中文裡最合適的解釋即是:矯揉造作。

(5) 起源於阿爾及利亞的流行音樂。

(6) 指查柏·馬密(Cheb Mami,1966— ),阿爾及利亞歌壇最具代表性的一位當紅歌星。

(7) 貝都因人(Bedouins),在沙漠曠野過遊牧生活的阿拉伯人。主要分佈在西亞和北非廣闊的沙漠和荒原地帶。

(8) waiter,侍者。其中,wait是等待,waiter是等待者的意思。

(9) 薩布拉塔(Sabratha),的黎波里的三座古城之一。

(10) Foreign Legion,法國於19世紀30年代成立的軍團,在法國海外殖民地作戰,除高階軍官外,均由外籍人員組成,以勇敢和堅忍著稱,因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法屬北非的戰役而聞名。

(11) 託加袍(toga),古羅馬市民穿的寬鬆的布袍。

(12) 是為了紀念塞普提米烏斯·塞維魯皇帝在公元202年的兩河流域前線大獲全勝,並於公元203年榮歸故里而建造的。

(13) Somme,法國北部的一條河流,起源於聖康坦東部流經亞眠,在迪耶普東北注入英吉利海峽;索姆河上游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激戰的戰場。

(14) Chartres,法國北部城市,1990年人口41,850,以哥特式大教堂聞名。

(15) Canterbury,英格蘭東部一城市,有著名教堂,為中世紀英國宗教聖地。

(16) Rothko Chapel,休斯頓的一座與宗教宗派無關的教堂,即任何一個宗教的教徒都可以在這座教堂內祈禱。

(17) Stalker,1979年蘇聯科幻電影,導演安德烈·塔科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

(18) 原文為阿拉伯語。

(19) 以上交談均為法語。

(20) 丹尼斯·博格坎普(Dennis Bergkamp,1969— ),被譽為世界上最完美的前鋒之一,前荷蘭國腳,2007年獲選入英格蘭足球名人堂。

(21) 卡努(Nwankwo Kanu,1976— ),奈及利亞足球運動員,司職前鋒,曾效力阿賈克斯、國際米蘭、阿森納、西布羅姆維奇、朴茨茅斯,現為自由球員。

(22) 比埃拉(Sebasti覎n Viera,1983— ),烏拉圭職業足球運動員,效力於西甲球隊比利亞雷亞爾。2005年比埃拉曾有機會加入阿森納,但因未能透過體檢而無法成行。

(23) 佐拉(Gianfranco Zola,1966— ),義大利足球運動員,司職前鋒,綽號矮腳虎、小巨人。

(24) 博比·查爾頓(Bobby Charlton,1937— ),被認為是英格蘭足球史上最著名的球員。

(25) 丹尼斯·勞(Denis Law,1940— ),前蘇格蘭足球運動員,16歲開始職業生涯,1960年加盟曼城,1962年加盟曼聯,並於1964年榮獲“歐洲足球先生”稱號。

(26) 喬治·貝斯特(George Best,1946—2005),已故北愛爾蘭足球運動員,被公認為英國足球史上最偉大的球員之一,也有不少人認為他是足球史上最有天賦的球員。

(27) 喀拉拉邦位於印度西南沿海;首府特立凡得琅,1956年由馬德拉斯部分地區和前特拉凡哥爾柯欽邦組建。

(28) 裡維埃拉(Riviera),法國南部和義大利北部的地中海沿岸地區,從戛納延伸到拉斯佩齊亞,以其優美的景色、宜人的氣候以及假日遊憩勝地而著稱。

(29) 美國作家菲茨傑拉德和他的妻子姬爾達曾在裡維埃拉小住,菲茨傑拉德在此創作了他最著名的作品《了不起的蓋茨比》。

(30) 魯伯特·布魯克(Rupert Brooke,1887—1915),英國空想主義詩派詩人。

(31) 三種不同的柱式建築風格。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