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膚色理論的悖論

小說:瘋狂人類進化史 作者:史鈞

根據最佳膚色理論,可以這麼理解,在遠古時期,黑種人的膚色在非洲是最佳膚色,但在歐洲就不是。而白色在歐洲是最佳膚色,在非洲就不是。中國人介於兩者之間,視乎具體環境,可以黑一些,也可以白一些。在長期的自然進化過程中,最佳膚色應該更適於生存。

要是你就此相信每一地區都有最佳膚色,並努力將自己化妝成那種顏色,你就有點操之過急了。在這個星球上,總是會出現各種例外。比如靠近北極的格陵蘭島,根據最佳膚色理論,島上應該居住著純天然的白人,但是,格陵蘭島的原住民因紐特人卻有著深色的面板。好在這一矛盾已得到解決,他們的飲食比較特殊,吃的全是海魚,而海鮮富含大量維生素D,所以因紐特人不需要透過變白來彌補紫外線的不足,他們有條件保持深一些的膚色。隨著時代的發展,年輕的因紐特人轉而從超市裡購買大量方便食品,吃海魚相對少了許多,於是這些遠離赤道的深色面板少年開始出現佝僂病,以至於當地政府不得不要求他們每天必須有15分鐘戶外活動時間。而在這之前,因紐特人從不知道佝僂病為何物。

如果說因紐特人的膚色已被海魚化解,那麼,沒有海魚可吃的印第安人就給最佳膚色理論帶來了真正的麻煩:美洲赤道地區的陽光與非洲一樣毒辣,卻從沒出現過黑人,直到白人把黑人販賣過去為止。所有的印第安人都保持了從亞洲過去時的黃色,而非變成黑色。

假如有最佳膚色,那麼印第安人的膚色就錯了。

而印第安人的膚色是存在的事實,事實是不會出錯的。

那隻能懷疑到底有沒有最佳膚色。

可是,這一理論的支持者不認為他們的理論有問題,他們聲稱這個反例可以被解釋清楚:印第安人到達美洲的時間不長,只有一萬多年,這麼短的時間還不足以讓他們從黃變黑。這似乎是個不錯的理由,畢竟基因突變不是拔起蘿蔔種下土豆那麼簡單的事情,正確的基因突變需要大量的群體和漫長的進化時間。

可要是以時間為藉口,新的麻煩就會接踵而至。這一次是北歐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上的居民提出了挑戰。斯堪的納維亞半島長年日照不足,陰冷而潮溼,島上的居民似乎有理由變白。事實也正是如此,他們都是白種人。但問題也正出在這裡,他們實在是太白了,是全球最白的居民,可他們卻只是在5000多年前才到達該半島,此前那裡一直被冰川覆蓋。儘管他們去得這麼遲,比印第安人到達美洲晚了至少5000多年,但膚色仍然成為全球最白。為什麼印第安人在兩倍長的時間裡卻不能順利變黑呢?如果印第安人的進化時間不夠用,為什麼斯堪的納維亞人的時間就夠用?

有人立即會說,斯堪的納維亞人在進入北歐之前就已經是白色,他們不存在時間不夠用的問題。這樣解釋也行,但那又和當地的氣候無關,亮眼的白色就不能算作是當地的最佳膚色。

後來發現,印第安人和斯堪的納維亞人竟然都還不是最大的麻煩。最大的麻煩是東南亞熱帶地區的居民造成的,他們同樣也靠近赤道,但我們從來不認為他們是黑人,他們的膚色雖然深一些,但還沒有深到發黑的程度,這又是什麼原因?

有人補充說,那與東南亞的熱帶雨林氣候有關,雨林對面板有一定的保護作用,所以面板不需要太黑。問題是,這是給最佳膚色理論設下的可怕的連環套:要是雨林可以保護面板不會變黑,同在赤道附近的西非與東南亞的氣候非常相似,那裡同樣水汽蒸騰、雲霧繚繞,日照時間極短,有時甚至一天不超過3個小時,但令人難以想象的是,那個地區的居民面板依然很黑,而且是全非洲最黑的!

最佳膚色理論幾乎被這一系列的麻煩搞崩潰了,該理論的支持者很難再讓別人相信日曬強度與膚色成正比關係。而這還不是最沉重的打擊,最沉重的打擊來自澳大利亞附近一個不起眼的小島——塔斯馬尼亞島,一條海峽將它與澳洲大陸隔開。這條海峽大約有150多公里寬,島上的原住民還不會使用船隻。也就是說,他們根本無法越過海峽與澳洲大陸往來。那他們是怎麼過去的呢?

那還是在10000多年前,地球正處於冰川期,澳洲的一批原住民踏冰登島。後來冰川消退,海水上升,徹底隔斷了去路,他們就此被永遠留在了那座孤獨的島上,與澳洲大陸只能隔海相望,10000年間與世隔絕,直到歐洲殖民者打破島上寧靜的生活。

歐洲殖民者發現,那座孤島是典型的溫帶氣候,按照最佳膚色理論,島上居民的膚色應該像溫帶地區一樣,也是白色的,至少也應該是黃色的。但不妙的是,他們仍是黑色,而且是非常黑的黑色。

這群已經滅絕了的塔斯馬尼亞人,幾乎把最佳膚色理論的支持者堵得啞口無言。順便說一句,他們不是自然滅絕的,也就是說,不是因為膚色或其他原因而被大自然淘汰的,而是被陰險的英國殖民者殺害的。

如果你認為這已經是對最佳膚色理論的致命打擊,那你就想錯了。足以讓該理論徹底崩潰的致命打擊出現在神秘的索羅門群島,那裡有很多詭異的傳說,然而對於科學家而言,最詭異的卻是他們的膚色。

索羅門群島位於澳大利亞東北部的南太平洋上,共有近1000座島嶼。因為大洋阻隔,彼此交流極不方便,人口流動率極低,社會文明程度較落後。但各島之間相距不遠,氣候環境相差不大,是研究人群多樣性的極好樣本。理論上來說,各島居民膚色應該非常接近。但令人驚奇的是,當地居民有的膚色極深,有的膚色卻極淺。更奇特的是,兩種膚色的人比鄰而居,抬眼一看,黑白相間,構成了一道獨特的人文風景。

這道獨特的風景實在讓最佳膚色理論的支持者望“皮”興嘆。如何用最佳膚色以及太陽的紫外線作用等因素來解釋近距離出現的巨大膚色差距呢?答案只有四個字——沒法解釋。

面對層出不窮的反面證據,早有學者明確表示:膚色深淺根本與陽光無關。比如,人類獲得維生素D的渠道多種多樣,並非只能靠陽光照射。同樣,葉酸雖然可能被陽光破壞,但也可以很快從食物中得到補充。面板黑一點兒或是白一點兒,並不是那麼要命的事情。

非要尋找制約膚色的因素,恐怕既不是維生素D也不是葉酸,而是合成黑色素的主要原料酪氨酸,這種氨基酸無法從陽光中獲取,只能從食物中得到。攝入的富含蛋白質的食物越多,得到的酪氨酸就越多,才有可能合成更多的黑色素。原來面板變黑也需要本錢。原始人類在炎熱的非洲,很容易透過採集和狩獵得到豐富的蛋白質,他們有資格變黑。而遠離赤道的地區氣候陰冷潮溼,導致食物匱乏,好不容易得到的酪氨酸多被用作其他營養途徑,不能拿來合成黑色素,他們的面板只能白一些了。也就是說,因為營養水平上不去,才不得不變白。

如此說來,膚色竟然跟陽光半點兒關係也沒有。在臭氧層圖譜證明某地紫外線強烈的同時,事實也證明了當地有充足的光合作用,因而有充足的食物供應——是充足的食物讓人變黑,而不是紫外線讓人變黑。

這樣繞來繞去,如果你已經快要暈倒在地,那就對了,說明你在認真思考這個問題。膚色問題看似極其簡單,現在卻被弄得錯綜複雜、自相矛盾,簡直亂成了一團麻,主要原因在於,這個問題本身就自相矛盾,索羅門群島就是鮮明的例子。對於自相矛盾的現象,只用簡單的理論當然難以解釋清楚。有的時候,科學家不得不採取更為複雜的策略,拿出更為複雜的理論來。相對而言,前面提到的理論都顯得過於單一或稚嫩,只能作為系統解決方案中的一個分支。

那麼,膚色問題還有希望得到漂亮的解釋嗎?當然有,並且這次的解釋更加令人驚豔,我們甚至可以用它解釋更多更復雜的生物現象,膚色問題只不過是小菜一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