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講:古詩十九首·其六

涉江採芙蓉,蘭澤多芳草。

採之慾遺誰,所思在遠道。

還顧望舊鄉,長路漫浩浩。

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

現代人出行,不管走多遠,來回都很快;哪怕到了地球的那一邊,也可以經常電話聯絡,啥子手機喲,影片電話喲,拿起來撥幾下就可以通話,非常之方便。古代就不是這樣,一旦分開了,空間距離一遠,可能就是好多年都見不了面。這一首詩,寫的就是一位丈夫出差遠行,很久都回不了家,思念家中的妻子。這中間原因很多。或者他是個當官的,上邊要他在那邊留任?也可能是遇到內亂,打起來了,回家的路走不通了?這一類事情,在古代是非常多的,所以才有那麼多詩文,寫分手,寫別離的痛苦。

<img src="/uploads/allimg/200412/1-200412120151206.jpg" />

篆文 涉

第一句“涉江採芙蓉”的“涉江”,是指坐船渡過長江。因為在漢代,“江”是專指長江的,那時候過長江,只能是坐渡船。這個“涉”本來是赤腳踩水的意思,篆文“涉”左邊是畫的一條河,右邊的“步”,就是一前一後兩個腳印,什麼意思一目瞭然。引申出來,只要是渡過江河,都可以叫“涉”。“芙蓉”在古代是指荷花,不是我們成都的這種芙蓉,我們這種芙蓉在古代叫“木芙蓉”。“芙蓉”這兩個字是可以分開講的,“蓉”就是花,“芙”這個音在古代就是形容大的,比如古時候傳說東方有一棵大樹,太陽就是從那棵樹上出來的,可以想象那棵樹非常之大,所以就叫它“扶桑”,兩個字雖不同,都是取“fu”的音。因為荷花的花朵相比其他很多花都大,所以叫“芙蓉”。長江裡面是沒有荷花的,不可能在長江裡面採。到什麼地方採呢?第二句就說明了,他是在“蘭澤”裡面去採的。“澤”是水草相交的地方,就是今天說的溼地,沼澤草甸,英文“meadow”。為什麼叫“蘭澤”呢?因為這一片溼地水草交錯,有很多野生的草本菊科植物,很芳香,有藥用,那也叫“蘭”,不是我們現在養的蘭花。“芳草”泛指芳香的植物,這是一種暗示:這個“蘭澤”裡面並不是只有荷花,但他不採其他的香草,只採了芙蓉。顯然,詩人心中是有所思的,其所思和荷花有關係,所以他才只是“採芙蓉”。

<img src="/uploads/allimg/200412/1-200412120151233.jpg" />

[五代]董源 《瀟湘圖》

“採之慾遺誰,所思在遠道。”這個“遺”要讀“wèi”,是饋贈、給予的意思;“道”在這裡要讀“tǎo”。這兩句是說,我採了荷花要送給誰呢?要送給我所思念的那個遠在天邊的人。可以猜想,那個人小名就叫荷花?他們的關係非同一般,似乎非常之恩愛。詩人不是直通通地說什麼“我要送給你喲,送給我的妻喲”,而是借這個只採荷花的動作,告訴遠方那個思念的物件:我雖然到了江南,我心中思念的人還是你,也只有你。

“還顧望舊鄉,長路漫浩浩。”“還”在這裡讀“huán”,“還顧”就是回過頭去看;他看哪裡?看長江以北,他的家鄉。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大體斷定,詩人思念的,是他留在家鄉的太太。“長路”就是“遠道”,意思是一樣的,他只是換了一個詞避免單調。“漫”是漫長,“浩”者大也,無邊無際也;“漫浩浩”是說那通往遠方的路,不但很長,還空闊浩茫,讓詩人的視野充滿了一種空空蕩蕩的惆悵。

下面就更說明他們是夫妻關係了。“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到“同心”這兩個字,詩人就給我們交了底:他所思念的那個遠在家鄉、他只有用採摘荷花來表達思念的親人,就是他的太太。他們夫妻關係本來很好,後來不得不分手,這就是“同心而離居”。他只有年復一年地在江南採摘芙蓉,來寄託情感。但是採了芙蓉也無法送給太太,徒然增添了思念的憂傷,如果這輩子回不去了,這種憂傷,這種無窮無盡的遺憾,就要伴隨自己一輩子,那就是“憂傷以終老”。

這首詩寫得非常婉約,人物的關係、情感狀態和詩人自己的心境,都是曲曲折折地表達出來的。這麼好的詩,我們應該把它背下來,在反覆吟誦、慢慢背誦中,去體會詩歌的美,體會這種情感的美。

<img src="/uploads/allimg/200412/1-200412120152N5.jpg" />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