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三章 屈原(二)

小說:王朝的腐朽 作者:立日耳

屈原,幾乎是後世所普通人所熟知的最有名的楚國人之一,唯一能與他齊名的,也就只有項羽了。

而十分巧合的是,這兩個在某一領域都走到登峰造極的不世英才,最後都以悲慘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瞭解項羽,就能知道秦末天下的走勢;瞭解屈原,則可以知曉楚國後期衰亡的根本。

相傳,屈原雖出身貴族,可年少之時居住於民間。故而與其他貴族不同的是,屈原更能知道楚國民眾的疾苦,明白楚國的憂患在何處。

縱觀中國的歷史,大凡有為之人,總是少不了磨難加身,而年少時的種種似乎更加深刻。但人之所能有作為,並非歷經磨難。磨難能促使人有改變之心,這份心思不會因為出身是否貴賤、身份高低如何、財富數量多寡有所不同,至於後續能不能付諸行動、能不能有所成效,甚至最終達成目的,這實在取決於其他很多方面。因為你要堅定你的心志,而這卻又會被世間的一切所紛擾。

屈原的才幹和抱負很快被楚懷王所得知,懷王任命屈原為左徒,這是一個在外能應對諸侯,在內謀政治國的職位。楚懷王命之以變法改革之事,看似楚國將有重大的變化,其實屈原的人生才將會迎來劇烈的轉變。

今天的我們知道,世間的一切事情,都是在物質基礎之上,由人的主觀能動性而表現出來的。

楚國的變法是如此,它的失敗也同樣如此。

楚國為什麼會失敗?一件事情當它還沒有被說出口,只是成型於某個人的心腦之中,它就有了想要達成的目標,而當公之於眾的那一刻,這個目標已然是清晰地展示在天下人眼前。至於它是否能夠成功?要看它是否被需要、是否能夠執行、是否能夠長期存在。

楚懷王時期的天下,歷史正經歷著一個極其重要的時期。諸侯的存亡,不是以時間來衡量了,而是以數量。

外部的憂患推動著楚國變革,而內部的阻力卻影響著變法的成功。

自古變法,都離不開三樣東西,君主的支援、領頭者的賢能、不斷鬥爭的勝利。

以秦國商鞅變法為例,秦孝公對商鞅的支援,使得變法有了政治力量與軍事力量的保障。這個保障不是一時的,而是貫穿始終的。因為政治力量與軍事力量是壓倒性的力量,正是因為有著這樣的屬性,它便同樣具有最強的保障性。

所謂領頭者,便指的是商鞅。商鞅在秦國的變法之中則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時勢造就英雄,英雄又影響時勢。秦國求的是賢,來的是一位法家大才,而又偏偏就是商鞅。他以他的法家才能和堅毅果敢,為秦國鑄造了統一天下的根基。

秦孝公的絕對支援與商鞅的才能,幾乎已經能夠確保秦國變法的成功,但變法的阻礙既來自內部,也來自外部。秦國的民眾不瞭解變法,在這種情況下,他們無法為變法助力,甚至會成為變法的阻礙;秦國的貴族,或者說大部分的貴族不願意變法,掌握著土地和權力的貴族們不願看到自己的利益受損,因循守舊,對於民眾來說是生存的不得已,可對於貴族來說,卻是利益的選擇;秦國之外的諸侯們不想看到一個強大的秦國,他們所想的秦國,自然是一個任他們宰割的秦國。無論是那一方面,那一次,只要他們失敗,他們退縮了,他們妥協了。秦國的變法便不可能成功,也就不會有後來的一切。

對於屈原來說,楚懷王自然是比不上秦孝公的,甚至以一個有為之君的標準來看楚懷王,他都是不合格的。聽信婦人、任用奸妄、貪利而少略,好功而無謀。說楚懷王愚蠢,他並不愚蠢,但他卻又做了許多在如今看來愚蠢的事情。後人總是以偏高的要求來看楚懷王,因為與他同期的是秦惠文王、秦昭襄王、齊威王、齊宣王這樣賢能之君,楚國的國勢需要一位雄主。可楚懷王不能帶領著楚國強盛,在愈發激烈的戰國時期便只能一步步衰亡了。

喜歡王朝的腐朽()王朝的腐朽。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