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陽壽換的公主命 第87節(2 / 2)

被蟲蛀的朽木合該燒去,帶著木中的蠹蟲一起成為焦炭,再作飛灰,既不佔地方,又能讓她見一場別開生面的火光。

這些人是要比工具好用但操縱複雜的工具,她願意稍加註視,已經是天大的恩典,而趙家的心思多少有些出格了。

怎麼會有人為姬宴平打碎一個碗而上門討債呢?出售這個不趁手的碗的趙家,才是該上門謝罪的。

趙娘子向來是將趙孺人當人看待的,聽完姬宴平這一席話不免沉默,卻也說不出反駁的話。她輕嘆一聲:“趙孺人有如今結果是家中寵溺太過的緣故,我會讓家中合適的嬤嬤來,務必將趙孺人教好,給大王一個交代。”

“你能明白我的苦心就好。今天我心情好,才與你說了這麼多,我府中還有客人在,你去看過趙氏就回家去吧。”姬宴平放下茶碗,示意宮人送客。

趙娘子由王府侍從引著離開小廳,走過寬敞的道路,跟在侍從身後不知不覺間走了許久。就在趙娘子思考起,這王府的規制是否過於誇張之際,一道熟悉的聲音響起:“喲,是趙家老大呀,你今兒怎麼也在這?”

趙娘子定睛一看,原是戶部的人,叉手彼此見禮:“我是受嬸母託付,來探望生病的堂弟弟。”

對方笑著說自己是來處理吉貝的事,忙得頭昏出來散步。前不久皇帝賜給宰相們一人一床吉貝褥子,官員們也都各有渠道去了解過吉貝,趙娘子也不例外。她笑著恭喜:“忙碌就是有大進展了,想來要不了多久就能聽聞你升遷之喜了。”

戶部官員連連擺手,誇讚都是宋王的功勞。

等兩人分別後,趙娘子揹著手問侍從:“這邊不像是去往後院的路啊。”

侍從道:“大王說自古無男王妃,但她願為曾孺人補足禮,在王府後院圈了一處專門為曾孺人修葺新院,匠人修的急佔了路,只能繞小門去。趙孺人本就住的偏,走這小門反而快。”

果不其然,沒多久侍從就帶著趙娘子跨過一道木門,再走百步就是趙孺人所住。

院中乾淨整潔,不像是受虐待的模樣。趙娘子進門就望見到臥床養病的趙孺人,四目相對,趙孺人潸然淚下:“阿姊來了……”

屋內飄著淡淡的藥味,趙娘子見床邊一碗黑黢黢的藥汁放涼了也未動,坐到床邊親自喂藥:“嬸母放你不下,叫我來看看你。身體是自己的,傷身只能讓親者痛仇者快,便是再難過於宋王納美,也不必如此難為自己。”

不等趙孺人說話,趙娘子已經用勺子將藥汁送到他嘴邊,說:“我和宋王說了,過些日子我讓家中你用慣了的老人來幫著照顧你。自小到大,你在家裡見過的還少麼,服侍宋王,要把身段放軟些……唉,這些本來不該由我和你說的,說多了你也不愛聽。切記,好好活著,把日子過下去。你要知道,族老們是容不得名譽受損的族人的,你沒有退路了。”

把藥喂下去,趙娘子知道趙孺人還心有不甘,說起自家事:“人活著都是一樣的,我屋裡還不是留了一個崔家男子,三天兩頭鬧出事端,偏偏教訓不得……”

趙孺人捂著嘴咳嗽,有氣無力地說:“我明白的,阿姊,我不想聽了。”

趙娘子放下藥碗,叫來幾個當初陪嫁的侍從走出門,逐一叮囑:“萬萬不能讓孺人憂思過重,外面的事,就不要多提了。最好是能勸著與宋王服軟,我再送個侍男來陪著,別再與宋王交惡,也別起忮忌之心。”如此這般,才不放心離去。

第146章

數車吉貝籽被送入鼎都, 分派至各處皇莊試種,鼎都內關注此事的有心人不少,但更多的在乎浮於表面的姬宴平與曾家之間的親近。

從前, 姬宴平出生時, 齊王不曾承認過她的親父是誰,曾駙馬活著時在外也沒有被姬宴平當做長輩看待。但曾駙馬秉性溫良, 對姬宴平視如己出, 就連齊王身邊偶爾出現的男子也不做忮忌態, 這般好男子明面上為人稱頌, 私下卻多有人嗤笑。

也曾有人笑話過曾駙馬白費功夫,二十年過去, 姬宴平長大成人卻意外地表現出對曾家的親近, 似乎有些承認曾家的意向, 連連提拔曾姓族人。

只要能獲得利益,大多數人並沒有想象中的那樣在乎血緣。

一時間,各家各戶對太子以及諸位親王后院僅剩的位置又熱絡起來。

阿四整日抱著律法案例苦心研究, 空閒時間還要冥思苦想如何說服戶部掏出銀錢推廣給女子授田的事宜,明明什麼都沒做,卻忙得連出門玩的時間都沒有。

直到一切塵埃落定, 她才從宮人偶然提起的話語間聽見姬宴平又納了一孺人。

前頭有個趙孺人的例子,阿四沒有太驚訝, 拉過雪姑問起:“是曾家小郎得罪我三姊了?”

雪姑失笑:“四娘多慮了,宋王已經不是行事衝動的少年人了,她是深思熟慮過的,聽說早些日子都親自去下聘禮了。正式定了明年的好日子, 雖算不上正式的婚娶,也大差不差了。”

既然老姬家都沒打算給家裡女兒安排多餘的阿耶, 自然也不會給孩子們弄個明媒正娶的正室放在身邊自找麻煩,故而臣下多次上書為太子與親王們選婿都被皇帝擱置了,全部以選秀男作為代替。

而姬宴平此次的作態,顯然是對曾家小郎極為重視了。雖然沒有三書六禮,但是宋王擺出態度了呀,曾家必然恭恭敬敬地感恩戴德。

親王依照禮制只能有兩位五品孺人,如今宋王府內兩人齊備,先進門的是個整天臥病又愛耍小性子的,今後這府內,曾小郎沒有正當名分,也和男主人無異了。

往外一說,誰人不羨慕呢?

聽完宮人們你一言我一語的補充,阿四滿臉“我又學到了”。

人只要足夠理直氣壯,就是行為稍有些出格,也會被認為是正常。有諸多荒唐事在前,前朝百官對宋王的容忍度高得不得了,只要姬宴平不去殺人放火造反,無論做什麼都能得到諒解。

天潢貴胄嘛,有點小癖好、小脾氣多正常。

阿四就著難得的八卦吃完早膳,漱口出門上學。

這一年裡,弘文館有一批人到了年紀,以明經科出仕,空餘的位置會在九月後補上。阿四身邊依然是嘰嘰喳喳的舊人,倒是距離她遠一些的座位上,不少位置也空置了。

阿四在上課的間隙和孟長鶴小聲聊天:“那邊我記得坐著的是幾個十五六歲的少男,不是說滿十九的離開了嗎,怎麼他們也走了?”

孟長鶴同樣悄聲回答:“聽說是有幾家要換了孩子來,也是九月入學。”

“嗯?”阿四疑惑,“各家能入學的都是有定數的,哪能換了人來?謝大學士能答應麼?”

裴道悄咪咪加入聊天:“這我聽大母提過一嘴,說是那幾家都是要把小郎換了小娘子來,謝大學士這才勉強同意的。”

“哦~”阿四懂了謝大學士的做法,但不明白這些小郎的長輩怎麼就突然捨得把家裡小郎從弘文館送出去了。剛開始既然送的是小郎,擺明就是更看重男孩,如今一眨眼換了女孩來,雖是好事,卻讓人摸不著頭腦,難道能突然想通了不成?

突然想通是不可能的。

午後阿四照常去刑部晃悠,觀摩大小官吏處理事務,空餘時間和年輕的小官吏一起喝茶點心談天,正天南地北地聊著,不知道哪個人先說起家中小郎參選太子的採選事宜。

這話炸開一鍋,人人都說起家裡小郎的準備來,話裡話外很是不贊成。

只有阿四一臉茫然:“這是什麼時候的事?我怎麼不知道?”

就有聊慣了的小吏給解釋:“太子殿下年二十八無子,上下官員都以為是東宮的美人不能討太子殿下歡心的緣故,紛紛上書請陛下為之擇美。昨日陛下已經首肯了,說是要在太子殿下三十歲之前選良家子,不光給太子殿下,還要給諸位親王、以及郡王、嗣王們一併安排。掖庭處已經開始準備採選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