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陽壽換的公主命 第97節(2 / 2)

阿四艱難地和姚蕤一起算賬,圍著老裴相特地送來的農書,掰著指頭算來算去,最後決定先收下五十個人。

農莊的管事是熟手,與其她人圍在門後,慢慢拉開大門,再向屋外的人喊:“只要女人,一個個進來,都不要急。”

於是,欣喜欲狂的流民一個接一個地跨過門檻,而剩下的人越發躁動。

在大多數的女人尚且不收稅的大周,女流民少之又少,更多的是無處安置的男人。人一旦失去賴以生存的土地,剩下的財產就只有人本身。他們在爭取“賣身”給農莊的機會,也在憤恨自己為什麼失去了這機會,為這份不公對身邊人乃至於農莊的門牆大打出手。甚至於,對農莊內的人起了壞心。

外面的人當然是想要活下去,這些人甚至未必知道阿四開出來的條件,但只要能得飽食安寢之所,便是賣身契,他們大概也會簽下去吧。

這大概就是趙家人的礦山能夠輕易招來人手的原因。

這一刻阿四是有些割裂的,她知道以外面的兩三百個流民不足以對自己造成損害,有著深切的隱憂和淡淡的厭煩感,她既憐憫,又動搖。

阿四甚至有些驚訝於自己的漠然,外面雞飛狗跳的場景沒有給她帶來什麼影響,她頭一個擔心的是自己的處境。

或許,親自來這個地方,對她來說確實有一些危險了。

嘈雜聲響中,木門的開合聲不併不突出,老裴相走進孩子們所在的小屋,笑問:“現在知道麻煩了吧?”

阿四說:“我要布莊,謝大學士給我分了一個農莊也就罷了,如今我想要的農戶女,也變成了流民。這就是謝大學士想要讓我看見的嗎?世家所作所為雖然不仁,卻也給了部分百姓安身之處?”

老裴相走到阿四對面坐下說:“可也是四娘先說了想要幫助百姓的話。京郊有田地有屋舍的農戶是不會餓死的,而阿四眼前這群人才是真切的,即將被餓死的人。棉花也不需要肥沃的土地,正適合在地方。”

阿四轉頭望向擁擠的人群,問老裴相:“我最多可以收容多少人?”

老裴相微笑道:“百八十人是無礙的。”

阿四不是能狠得下心的人,最後收留了八十三個女流民,再將其他男流民驅逐離開。

能在這種環境下生存下來的女人,必然兇悍過人。農莊不成,養一養做別處使也是很好的。

老裴相告訴她:“收留多少人當然是四娘做主,我們也不可能養不起這些人,但四娘要想清楚,你心中的百姓不只是此前所見的那些平和的婦人、豁達的老人,往往猙獰,因她們所得最少,處境最不堪。而最需要你要去愛的,就是這樣一群民。”

“這是我一定要去做的嗎?”阿四問。

老裴相笑而不語。

第163章

阿四大可以不去關心流民的生活, 因為流民的處境絕對不會干擾到她,可這不是她想要的。

原來想要幫助人,也這麼難嗎?

剩餘的人在護衛亮出兵器後畏懼離去, 阿四不明白:“這裡距離鼎都並不遙遠, 連這裡都有流民,可見天下流民之眾, 可我在宮中聽到的最多的依舊是歌功頌德的詩。”

怪不得謝大學士叫了這樣多的禁軍護衛車隊, 原來是要給她看流民。

老裴相說:“生存本就是極難的, 幸運的人才能在這俗事間活下去。四娘生在天下膏粱堆積之所, 當然所見處處和美。”

“是我天真了嗎?”阿四搖搖頭,“罷了, 不管如何都先這樣做下去吧。那些流民會到哪兒去?”

老裴相瞥一眼外面嘈雜的景象, 無視那些不堪入耳的粗俗話, 回答道:“這些人都是我讓臨縣的縣令從山野中驅逐過來的,落選後,自然要回到臨縣去。”

“然後呢?繼續做流民嗎?”阿四皺眉。

老裴相否定:“不, 這些流民趕上好運氣了,進入了四孃的耳目中,被你我看見的流民會得到附近縣城的安置, 獲得一些足以餬口的田地。”

這是今天唯一聽說的好事,阿四振奮錘掌:“這樣啊, 那至少說明我們這次出門是有意義的。”

謝大學士有意安排了農莊——要求阿四從棉種開始種植,直到九月棉花成熟,採摘剝籽紡紗……非一年不可,謝大學士有心要磨一磨學生的性子。

阿四對於師傅說一套做一套的行為頗有微詞, 奈何人小言輕,在師徒關係中不佔上風, 只得聽從。

漫長地等候過程中,農莊實際上並不需要五個人,阿四和伴讀們商量著,讓孟長鶴和裴道半年裡不必常來常往、安心讀書。

裴道定於明年下場科舉,而十一歲的孟長鶴已過神童舉,被皇帝授秘書省正字官職,都有正事要做。裴道和孟長鶴知道阿四好意,並不推辭。

留下阿四和王訶、姚蕤三人,每日穿粗布深衣,站在田埂間觀望熟練的農人傳授流民技藝。等農人說完,阿四偶爾也會下場親自試一試,如何將田地犁得平整無溝、上虛下實,確實是一門極難的技術。

連著一個月下來,三人曬得臉脖通紅。彼此伸出手來看,手心手背仿若兩人。

雪姑眼見孩子們一天賽一天的黢黑,終於看不下去,從哪個角落裡找出帷帽,要給三人戴上。

阿四隻戴了半個時辰,就嫌棄礙事:“我反正只曬一會兒,壓得難受,還是不戴了。倒是下地的農人整日曬著不好,多備上百來個,給她們用吧。”隔日,在田間做活的農人便都有了遮陽的帷帽,順帶身上的用具和衣裳也齊全了。

實際上,阿四不開口時下屬也是知道農人們用些護具更能保護自身,但只要阿四不開口,好似也都看不見一般。正如那群來了又走的流民,朝廷實際上是知道流民的存在的,就連皇帝也曾和阿四說起過,但是,皇帝不提起,下面的人大多也能當流民不存在。

世上什麼時候才能沒有流民呢?

大抵只有開國之初吧,那是戰火燒去太多的性命,留下的人不足以填滿座座空城,土地被上層瓜分後尚且有足夠的餘地分給百姓,因此百姓得一夕安寢。

待到子嗣繁衍、人口旺盛,這份多餘的田地和人口又被吸納去,剩下的人就又成了流民。哪一日流民成勢,一呼百應,又是亂世。

這些事稍微度過些史書的人都知道,但大多數的人都不會放在心上吧。

畢竟亂世距離自己是那麼遙遠,何必杞人憂天。而後人又怎麼會知道,杞人是住處多次遭受天外隕石才會憂慮。

星辰閃爍的夜晚,阿四繼續跟著老裴相學習星象,她問:“這天象當真能推演未來嗎?”

老裴相端著熱茶,老神在在:“這就要看你信不信了。我先說幾個,都說五星連珠是吉兆,其一是帝舜繼位,其二是漢高後呂雉稱制,其三是太上皇登基……你認為這份吉兆有無道理。”

自從知道三皇五帝具為女人,再聽呂后與太上皇故事,阿四立刻道:“那可太有道理了,這天象果然是有玄妙之處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