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忠貞之臣與英勇之將

十一月初五,立冬。

大約從上月起,持續數月的炎熱彷彿一夜之間消失無蹤,京城地區的氣溫驟降,不少市民提早換上了冬裝。

在紫禁城內,高大的宮牆陰影下,一位體格健碩的漢子僅著一襲緊身長衫,與周圍穿戴整齊的小宦官形成了鮮明對比。許久未曾踏入皇宮的兵部尚書楊崇基,無暇顧及兩旁的金碧輝煌,也無意回應小宦官的阿諛奉承,只是微微眯眼,深思著新帝急召他進京的目的。

自山東徐鴻儒叛亂平定後,因他的正直不阿以及對腐敗朝廷的不適,他主動奏請坐鎮延綏,負責軍務。這一去就是數載,直到上月他才剛回到山東沂州老家休養生息。然而,還沒等他享受片刻寧靜,“不請自來”的京城使者就打破了他安逸的“隱退”生活。

...

\"微臣楊崇基,奉旨晉見。\"

在寶座後的天子還沒來得及仔細端詳這位山東漢子,洪亮的聲音已在乾清宮的暖閣中迴盪。

\"愛卿免禮。\"

或許是被這位威名赫赫的將領所吸引,朱由檢雖然初次相見,卻不由自主地對他產生了幾分親近。

\"謝陛下。\"

聞言,將領恭敬地磕頭致謝,然後在地板上起身。

早已等候的司禮監太監已為他搬來座椅,置於暖閣中央,邀請他就座。

朱由檢藉機悄悄打量這位壯碩男子,大約四十多歲,滿臉風霜,顯然是多年征戰的痕跡。他身材魁梧,骨骼粗大,身披繡有獅子的紅色官服,自然而然散出威嚴的氣勢。

果然是平定白蓮教、鎮守延綏、統管陝西三邊軍務的老將,朱由檢暗暗點頭,臉上流露出明顯的讚賞。

\"愛卿到來的度出了朕的預料。\"

\"勞您奔波了。\"

朱由檢說著,向身邊的司禮監太監示意,讓他為將領遞上一杯熱茶。

\"微臣惶恐!\"

\"陛下召喚,臣當盡遵命,日夜兼程,不敢有片刻延誤。\"

將領坐在椅上,略顯侷促,見天子微微揮手示意,立刻挺直腰板,拱手答道。

他,就是楊崇基,祖籍山東沂州,得益於祖先的庇廕,繼承武職,曾任徵東、平西、防倭三鎮總兵,升任沂州衛正指揮使,經多次晉升,終成大同總兵。

平息了山東白蓮教領袖徐鴻儒的叛亂後,他以四十餘歲的年紀晉升為正二品的五軍都督府都督僉事,加上右都督的頭銜。在天啟朝政鬥爭最激烈的時刻,他置身事外,駐守延綏,統管陝西三邊軍事,守護帝國的邊疆。原本預料新帝登基,他這樣的\"舊朝老將\"會被閒置,豈料在家賦閒不足一月,復職的旨意便由幾位風塵僕僕的錦衣衛送至他手中。

皇帝的恩寵深重,令人感激涕零。坐在案几後的皇帝微微點頭,臉上滿意之色更濃,開口問道:“卿家久居陝西,對當地情況必定了如指掌。”

“朕聽說陝西有些百姓因負擔過重而起義,此事是否屬實?”

聞言,楊肇基心中一凜,剛剛鬆弛的神經立刻緊繃。他猶豫片刻,如實回答:“不敢欺瞞陛下,確有少數災民處境艱難,引了一些動亂...”

他的聲音略帶顫抖,皇帝突然提及陝西軍務,難道是對他辦事不力有所不滿,召他進京當面問責?

“卿家勿需多慮,朕並無責怪之意。”案几後的皇帝神色如常,輕輕敲打著桌面,直視著眼前的將領,目光真誠。

朝廷武備疲弱,邊疆重鎮連年欠薪,楊肇基能在如此困境中整頓西北軍事,抵抗蒙古,已算得上是“忠貞良將”。至於陝北官員勾結,貪汙民脂民膏,欺壓百姓,導致百姓起義,與這位將領並無直接關聯。

朱由檢輕輕搖頭,把這些煩心事拋諸腦後,目前要任務是迅解決宣府、大同等地區的“通敵案”。唯有嚴懲那些違法商人、貴族,甚至是皇族親王,大明空虛已久的國庫才能注入新的資金,支援陝西。

“朕聽說卿家曾擔任過大同總兵,也在宣府任職,不知兩地現有可用兵力幾何?”

不久,朱由檢的聲音在乾清宮的暖閣中再次響起,他微眯著眼睛,緊緊盯著將領,內心忐忑,不知道這位歷史上以“忠勇”著稱的將領是否會坦誠相告。

“陛下...”

“直言無妨。”

不待楊肇基說完,朱由檢冷峻的聲音如雷霆般在眾人耳邊炸響,暖閣內的氣氛瞬間變得緊張起來。

砰。

短暫的沉默後,暖閣內傳來膝蓋落地的聲響,身材魁梧的楊肇基再次跪倒,苦澀地拱手答道:“不敢欺瞞陛下,宣大兩地兵冊登記兵力十六萬。”

\"在我擔任大同總兵之時,確曾整頓出一支數千人的精銳,其餘則多是疲弱殘兵,不足掛齒。\"

\"宣府的狀況更糟,恐怕連一千可用之兵都湊不齊吧。\"

楊肇基的話語中充滿苦澀,眼神深處藏著一絲恐懼。

原本以為新帝急召他,是要繼續倚重,但楊肇基未曾料到,帝問的每個問題都直指他的痛處。

他明白如實回答可能會觸怒新帝,然而長久以來的忠誠信念讓他無法對那位年輕的帝王撒謊。

話音剛落,乾清宮的暖閣陷入寂靜,只留下新帝沉重的呼吸聲在空氣中迴盪。

剛剛稍稍緩和的氣氛再次變得緊張。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