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上清涼臺

前文再續,書接上一回。

上一回講到凌家一行人在黃山湯池浸了溫泉,在湯泉旁就著甘甜的泉水,吃了黃山燒餅,個個都感到舒服滿足。

三叔四叔與採藥人商量過,決定今天就循溪而上。

凌家眾人按照三叔的要求,將在出前就準備好了的拌有雄黃和大祘的綁腳帶,纏實綁牢在小腿處,另外在腰間也綁一條經過這樣製作的布帶,各人手中持木棍或柺杖,用來擊打路旁野草,試圖驚蛇。

我們沿著溪流旁的小路,一路上行,樹木參天入雲、遮天蔽日,溪兩旁長滿了各種奇花異草,是我在現代社會幾次登黃山都未曾見過的。

自湯池沿溪向上,經過三個轉彎,看見有一個大水坑,從上有小瀑布注下,採藥人說,這裡叫做白龍潭。

我們再往上走,看到一個涵洞,採藥人說這叫做丹井。

丹井旁有石頭突起,採藥人說這叫:藥臼和藥銚(diao即小鐵鍋)。

再沿著溪旁小路上行,看見群峰環繞之下,綠林擁翠、環境幽雅,一黛瓦白牆的建築掩映在綠樹之間,走近一看,門楣上有一牌匾:松穀草堂。

採藥人說:這裡位於疊嶂峰下,這是一間道觀。

剛好道長在,我們就走進去遊覽。

我看見松穀草堂內,除了供奉著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這三尊道教尊神,還有玉皇大帝、西王母、真武大帝、文昌帝君、呂祖聖像的供奉。

松穀草堂內建築用木,均是巨大的古木,連堂中的香爐及鐘鼓架,都是天然古木根雕鑿而成。

我記得在現代社會時,這裡不叫松穀草堂,而是叫松谷寺。*

歲月蹉跎,草堂為何變成寺?不得而知。

採藥人告訴我們,從松穀草堂再往上行,就到北海清涼臺,那裡如果天氣湊巧的話,可以觀雲海。

我們一行人聽了,歡呼雀躍,繼續上行。

其實從湯池出時,大哥就怕我會累,把我用布帶捆在背上行走。

我在現代社會登過幾次黃山,每次都是走到腳累,反而在明代,我竟然是由人馱著登黃山!

我們沿途經過了三個亭,分別為一道亭、二道亭、三道亭,沿途看見許多奇巧的石頭,採藥人均一一指點著,提示我們注意觀看。

看!那個就是仙人觀海!這裡叫做仙人鋪路!那個就是老虎馱羊!這個叫做關公擋曹。

我在現代社會登黃山時,沒有請專人為我解說,採藥人的解說讓我大開眼界。

當我們爬到一岔道口,見一個亭子,叫曙光亭,再向西行2o餘步,就見到一塊平整如削,大小約一丈(即現代的3.33米)有多的巨石,突出在三面臨空的危巖上。

採藥人說,這就是清涼臺。

我在明代所見的清涼臺,不似現代社會的那樣。

在現代社會,不但用了水泥對巨石進行了加固處理,還在上面安裝了水泥欄杆,讓遊人憑欄遠眺。

明代的清涼臺,就是光溜溜一塊巨石,突出在三面臨空的危巖上。

三叔四叔怕生危險,在臺下分六批人登上清涼臺,每次十人為限。

當大哥和我一起上了清涼臺時,我看見清涼臺前風起雲湧,雲霧在群峰環繞下,奔流衝突,採藥人告訴我們,臺前的雲海,就是所謂的後海。

我往清涼臺下方望去,可以看到我們剛才上來的十八道彎的石級盤旋而上,右側上方排列著犬牙般的石筍矼,採藥人指點著說:這叫做十八羅漢朝南海。

真是惟妙惟肖!

正是:

纖塵飛不到蓬壺,至此方知熱惱除。

勝地借將居士號,靈山藏遍上清書。

風生天籟開瓊宇,月出林梢走玉蜍。

恍在琉璃仙世界,教他歌舞復何如。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