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夢筆生花

前文再續,書接上一回。

前邊講到凌家一行人遊黃山的第四天,我們從黃山的後山南下,一直走到仙人指路石,看到了仙人指路石在不同角度,變成了喜鵲登梅,半路上,我們還遇到了山裡的瘴氣。

這時,採藥人讓我們原路調頭返回,向北走,經白鵝嶺,看見一株高大的古松。

採藥人對我們說,這就是黑虎松。

我們很奇怪,一棵松樹為何稱為“黑虎松”?

採藥人說:曾有一僧人前往獅子林,路過此處,見一黑虎臥於松頂,轉瞬間,黑虎又不知去向,定神一看,只見那株高大古松,枝幹粗壯,針葉蒼翠,冠蓋濃綠近於黑,遠看酷似一隻黑虎臥於坡下,僧人為其取名為黑虎松。

我們從黑虎松往北走,就是黃山的北海景區。

走到一處採藥人稱為散花塢的地方,遠遠的看見左側有一座孤立的石峰,形同筆尖朝上的毛筆,峰頂巧生奇松如花,在雲海裡若隱若現。

採藥人說:這裡叫夢筆生花。

凌家子弟覺得奇怪,問:何得此名?

採藥人說:唐代詩人李白遊黃山時,來到獅子林禪院,禪院長老請李白留下墨寶,李白大筆揮灑,寫完遒勁有力的大字後,詩仙豪氣地將筆一擲,那毛筆傾刻化成一座筆峰,筆尖化成了一棵松樹,矗立在散花塢中。

採藥人手指峰下有一巧石,形如人臥睡,對我們說:那塊臥石,就是詩仙李白化身的。

凌家子弟紛紛點頭微笑。

當然啦!李詩仙才情橫溢、文思敏捷,他是真正稱得上夢到筆頭生了花。

正是:

石骨稜稜氣象殊,虯松織翠錦雲鋪。

天然一管生花筆,寫遍奇峰入畫圖。

從夢筆生花往北方前進,來到獅子峰下,就是一處叫散花塢的地方。

散花塢的位置就在今天北海賓館右側,散花精舍門前。

我們環顧散花塢,看見周圍群峰峻秀聳立,塢內蒼松怪石,應有盡有。

剛才我們看到的“夢筆生花”就是在塢內,採藥人還告訴我們哪裡是“擾龍石”,哪裡是“姜太公釣魚”等等。

散花塢前邊就是獅子峰。

採藥人告訴我們,在獅子峰頂有一座文光亭。

我在現代時,知道獅子峰頂有一座曙光亭,面對始信峰,背後下臨散花塢,現代時如果住在北海賓館,可以爬上北海賓館對面的獅子峰,峰頂有座曙光亭,據說那裡是看日出和觀曙光的好地方。

原來在明代,曙光亭被叫作文光亭。

我們沒有向上爬,而是從獅子峰右側而過,到了獅子峰的前邊,對面就是始信峰。

我知道明代時,始信峰不叫始信峰。

明末旅行家徐霞客遊黃山後盛讚不己:薄海內外,無如徽之黃山。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

清康熙時太平縣令陳九陛看過徐霞客遊記,認為他言過其實,但當陳縣令登上黃山後,在獅子林客堂牆壁題字:豈有此理,說也不信;真正妙絕,到此方知。

這就是“始信峰”名字的由來了。

始信峰與仙人峰之間就是我們在黃山的第二天就歎為觀止的石筍矼。

上次我們是從上向下欣賞石筍矼風光,今天,我們要穿過石筍矼,只要走約四五里,透過一條古道捷徑就可以回到松穀草堂。

這條古道,我在現代時沒有走過。

古道不知建於何時,也不知毀於何時。

古道的部分石階為密林野草所遮,不易察覺,部分石階更是毀於山洪與坍塌,無路可前行。

直到2o18年,此條古道才被人現,現正在開利用中。聽說將來會有一條新的黃山徒步線路,自石筍矼、始信峰、黑虎松、北海賓館、清涼臺、三道亭、丁字道口,正好形成一個閉環。

今天,我在明代,走在這條古道上,倒是充滿期待要看一看從它的角度,看石筍矼會是怎樣的一種風景。

這是一條以自然石塊或條石磊砌的古道,古道的一旁是山崖,另一旁是流水潺潺的溪流,沿途從下而上可以看到石筍矼的風景。

其時秋色已濃,楓松相間,雖燦爛山花不多,但四周五彩紛披,目不暇及。

沿著古道,繞著溪水,同時我們又像穿梭在猶如雨後春筍般林立的參差怪石叢中,其時雲霧繚繞石上,石上青松若隱若現,既神奇又壯觀。

明人吳廷簡曾說:黃山勝景,處處奇妙,石筍矼“益奇益妙”,在別處“一步一叫絕”;到此地,則“一步十叫絕”。

四五里的山路,今天走,覺得很短。

前邊就是松穀草堂,我們今晚夜宿的道觀。

有詩為證:

翠壑丹崖千丈畫,白雲紅葉一溪詩。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