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曲成萬物

前文再續,書接上一回。

前邊講到松穀草堂的老道長為凌家子弟授課,向我們講述了“天地不仁, 以萬物為芻狗”的意思,道出了人要學會順應自然、方得安樂的人生道理。

老道長見凌家子弟聽得認真,甚是歡喜。

老道長捋著長長的白鬍子緩慢地說:

道教的許多神只來自於《易經》。

道教從《易經》的乾卦“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和“天尊地卑,乾坤定矣”中獲取靈感,將最高的神定名為元始天尊。

元始,指宇宙的本原、開端;天尊,最高最受尊重的。

道教的始祖老子在《道德經》裡說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一分為三”的法度形成“三才”的道教神仙體系,在這個體系中,天是最高的,所以道教的最高層次的天神叫“三清天尊”,分別是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

元始天尊的原型是盤古,最早出現在晉代的道教典籍中。

傳說當天地還沒分開,宇宙混沌一片,是盤古開天闢地。當天地成形後,盤古也累倒了,他的呼吸形成風和雲;他的雙眼,化作太陽和月亮;他的四肢,指向東南西北;他的肌膚,變成了遼闊的大地;他的血液,就是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珠,揮灑成紛紛的雨滴……是盤古造化萬物。

道教說:元始天尊誕生於天地未開、世界混沌之際,是元始天尊開天闢地,造化萬物。

元始天尊在天上所居叫玉清聖境,是“三清”中位置最為尊貴。

靈寶天尊又叫太上大道君,最早出現在南北朝的道教中。

靈寶天尊象徵混沌初開、陰陽分明。

靈寶天尊在三清天尊中排行第二,靈寶天尊在天上所居叫上清聖境,低於元始天尊的玉清聖境。

道德天尊又叫太上老君,就是創立道教的老子;道教奉老子為教主,道德天尊位於“三清”第三位。

道德天尊在天上所居叫太清聖境。

凌家子弟們聽得入神,讚歎不已。

我是知道道觀的三清大殿上會供奉道教的三尊最高的神,但是今天才知道這三尊神有這樣的背景和故事。

老道長捋著長鬍子,繼續說:

除了三清之外,道教還崇奉“四御”。

四御是僅次於三清尊神的主宰天地萬物的四位天帝,分為北南西東四極,即北極紫微大帝、南極長生大帝、太極天皇大帝和東極青華大帝。

道教信奉”道法自然\",對天地和自然心懷敬畏,也誕生了許多神。

例如道教將五嶽,即泰山、衡山、華山、恆山和嵩山,分別神化為五位道教的神只:東嶽泰山大帝、南嶽衡山大帝、西嶽華山大帝、北嶽恆山大帝和中嶽嵩山大帝;天上的北斗七星,被神化為貪狼星君、巨門星君、祿存星君、廉貞星君、文曲星君、武曲星君、破軍星君;天與地,神化為玉皇大帝和后土皇地只等。

其中后土皇地只,在唐代以前作男像,唐武則天時出現女像。

我們一邊聽著老道長的說話,一邊不期然抬頭看天,彷彿看見滿天都是天神,正在俯視著我們。

老道長看見我們的樣子,會心一笑,繼續說:

大家都聽到我說,道家理論從《易經》中汲取。

道家文化有一個叫“曲成萬物”的法則,是從《周易》裡這段話中提取: 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曲成萬物而不遺,通乎晝夜之道而知,故神無方而易無體。

這段話意思是指:

天地萬物雖然變化無窮,但也有一個可供遵循的底線,就是天道;

依天道,靈活地隨環境變化而變化,則可成就萬物;

從日夜的輪轉和季節的更替可知,光明與黑暗、善與惡必同在,明爭暗鬥,彼消此長,人性亦是如此;

所以說,神對於人類,從來不用什麼招數,從來沒有人真正看見過神明,但是為什麼我們會求神拜佛?因為每個人心中,只要有所敬畏,就如有神在,正是心存敬畏,約束著我們的一言一行。

我和一眾凌家子弟們聽了老道長這段話,感到十分震撼!

神是什麼?原來神是人們內心的信仰。

只要心存敬畏,就如有神助!

這就是信仰的力量。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