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古韻隨州

前文再續,書接上一回。

凌家人從安徽休寧出的第二十七天,站船行駛了多天,需要在武昌的港灣裡檢修,我們在武昌城有一天的休息時間。

我們早上去看了黃鶴樓,又去龜山遊玩,中午回來就在客棧旁邊的飯店吃飯。

快要吃完飯的時候,飯店老闆十分熱情地走到我們旁邊,問我們味道如何?

我們都說十分好味道。

三叔指著桌上原本裝著開胃小吃的小碗說:老闆,這五香花生做得跟隨州的味道一模一樣。

老闆說:先生真是見多識廣。不瞞你說,我就是隨州人;這五香花生用的就是隨州產的花生,賣相才會這樣好,顆顆飽滿、粒粒香脆。

蕭遙劍聽到此話,立即驚喜地對老闆說:想不到在此地,遇上歐陽文忠公的家鄉人!

老闆一怔,忙問:小兄弟,此話怎講?

蕭遙劍說:歐陽文忠公也是隨州人啊!

凌軒忙解釋說:老闆,我弟說的歐陽文忠公,就是《醉翁亭記》的作者歐陽修。

飯店老闆說:我知道歐陽文忠公就是歐陽修,歐陽修雖在隨州生活了18年,但他並非隨州人士。歐陽修四歲時,父親離世,母親帶著他來隨州投奔做官的叔叔歐陽曄;故歐陽修4歲到22歲都在隨州生活;隨後他離開隨州,直到2o年後,重回故地探望叔叔,也去訪其好友李曉輔;李曉輔家的花園,曾經留下他成長的記憶,他重臨舊地,很有感觸;回到京城後,就寫下了《李秀才東園亭記》。這故事在隨州,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在這篇文章中,就說到“隨雖陋,非予鄉,然予之長也,豈能忘情於隨哉?”

蕭遙劍聽了,頻頻點頭。

三叔對我們說:歐陽修說“隨雖陋,非予鄉”,但隨州相傳是華夏始祖炎帝神農的誕生之地;隨州的“隨”字,來自遠古時候的“隨氏族”,這個隨氏族先祖不簡單,是女媧的臣子,創制了樂具笙簧。

我聽了,心想:怪不得後世人於1978年,在隨州城西兩公里的叫“擂鼓墩”的地方,現了戰國的曾侯乙墓,出土了曾侯乙編鐘;這套編鐘,跨越了24oo年時光,敲響之時,震驚了世界。

飯店老闆這時又說:隨州是隋朝開國皇帝隋文帝家的封地,也是他的跡之地。隨州的大洪山,林深樹密、野獸成群,古時稱作綠林山,是東漢劉秀參加綠林起義的地方,歷史上稱為“光武中興,兆於綠林”,“綠林好漢”的稱呼就是起源於此。

我們聽了都出驚歎之聲。

蕭遙劍說:老闆,我曾聽一方士說過大洪山,他說那裡山高林密,怪事十分多;有人夜晚經過山中,會聽到嬰兒哭泣聲,但是到了白天卻什麼也沒有。

年輕人聽了都睜大眼睛,轉頭看向老闆,等候解釋。

飯店老闆說:大洪山河谷密佈、溪澗眾多,長著許多娃娃魚。娃娃魚有四肢,前肢像極小嬰兒的手臂;一到晚上,娃娃魚會出“哇哇”聲音,活像嬰兒啼哭。

飯店老闆說此話時,竟然看著我。

我趕緊說:我晚上並不哭。

一句話,把眾人都惹笑了。

飯店老闆笑著說:這種娃娃魚,叫聲像嬰兒,但是它的壽命比人的壽命長得多,它除了夏秋兩季有些時間外,一般在白天不會出來,只會躲藏在溪澗的洞穴中;待到傍晚或晚上才會出來,捕些魚、蝦、蟹、蛙、昆蟲等充飢。

對於娃娃魚,由於行蹤隱秘,古人所知不多。

根據我在現代的知識,娃娃魚的繁殖特性就十分有趣,公母的分工協作條理清晰。

公娃娃魚會事先清理好一個洞穴,在內邊留下一個裝滿精子的精囊後,就離開;母娃娃魚喜歡這個洞,就爬進去參觀,認為舒適了,就將那個精囊放進自己的生殖孔裡,待到排卵時,自動受精;之後母娃娃魚,將已受精的卵子排出後,就離開了;公娃娃魚看見母娃娃魚出來,就進洞,負責看管那些娃娃魚卵;一直看管到小娃娃魚孵出並能獨立生活。

三叔說:我聽聞隨州盛產銀杏。

飯店老闆說:對!大洪山上滿山都是銀杏樹,在隨州也到處都有銀杏樹;隨州的洛陽鎮,每年到了深秋,天空是藍色的,銀杏樹上和樹下,都是金燦燦的,別提多漂亮了!

飯板老闆說此話時,眼裡閃著光芒。

我的腦海裡頓時迴響著隨州古編鐘演奏的《春江花月夜》。

隨州,位於長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交匯地帶,東承武漢、西接襄陽、北臨南陽、信陽,南達荊州;居荊豫要衝,扼漢襄咽喉,為鄂北重鎮;古稱“漢東之國”,歷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

歐陽修中年重回隨州,曾寫道:

周郊徹楚炯,舊相擁新旌,

路昔青山在,人今白行。

歐陽修感嘆隨州過了整整2o年,道路和青山依舊,人卻已成白頭。

隨州承載華夏數千年的古風古韻,不但歐陽修在當年不能忘情,就連我們這些未到過那裡的年輕人,都想有機會去一去,只是時機未到而己。

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