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千里江陵

前文再續,書接上一回。

凌家人從安徽休寧出的第三十四天,夜泊調絃口。

調絃口後來在民國時,更名為調關鎮,是湖北荊州石市的一個小鎮。

一夜無夢,又到天明。

天剛矇矇亮,管事的就督促船伕們起錨啟航了。

船離開調絃口,溯江而上。

在船啟程前,長輩們及凌軒他們較年長的凌家子弟都起來。

凌家人一路遷徒,無論步行還是乘船,晚上都安排了成年男人分時段輪流值班,以防不測。

處處留神、事事留心、時刻清楚自己的所處位置,是凌家人在出前定好的規矩。

有這樣的規定,源於凌家人數代人在外經商的經驗,主要還是怕被遇上盜賊劫匪。

我半夢半醒間,聽到三叔跟凌軒說話。

三叔說:調絃口屬於石,石隸屬荊州府。離開調絃口,這很長一段長江都在石範圍內。

凌軒說:三叔,石的名字太怪了,為什麼叫石?

三叔說:石的“石”指的就是石頭山,“”指的就是順荊江而下,次見山。

我心想,古代的荊州真大,我們走了那麼久還在它的範圍內。

三叔又跟凌軒說:我們的船應該第三天會到達公安。

凌軒說:那麼說,我們上船後,開始步行了?

我聽到三叔嗯了一聲後,沒有再聲了。

看來三叔已在考慮上岸後的行程路線了。

時間尚早,我繼續睡覺。

後來醒來時,看見他們圍坐在我的後邊,在議論著什麼。

我聽到凌軒說:這樣說來,我們要讓船家在江陵停泊一下,讓我們上岸。

三叔說:好!這事我等會跟管事講。

我問蕭遙劍,他們說什麼來著?

蕭遙劍輕輕點了我的額頭一下說:就你多事!到時你不就知道了麼?

船沿著長江,在荊楚大地上游走。

第二天的下午時分,我們來到了江陵城,今晚我們夜宿在江陵城內。

上船時,蕭遙劍對我說:估不到我們現在來到了江陵。

我說:為什麼估不到?

蕭遙劍說: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我說:你是指李白所說的江陵就是這裡麼?

蕭遙劍說:對啊!就是這裡!

我自言自語地說:從四川重慶的奉節白帝城到江陵,一天就可以到了?

蕭遙劍聽不清楚我在說什麼,就追問說:瑤瑤,你在說什麼呢?

我趕緊說,沒什麼。

蕭遙劍繼續侃大山:當年李白捲入永王之亂,被流放夜郎國。走到白帝城下,遇朝廷大赦訊息,他立即掉頭返回。客船順江而下,一天即到江陵。

我聽了恍然大悟,李白是順流而下,我們的逆流而上,怪不得李白可以“千里江陵一日還”了!

江陵城,就在現代的湖北荊州市,現代所講的荊州古城,就是明朝初期的江陵城。

後來到了現代,人們對江陵這個名字很喜歡,又將荊州古城,叫作江陵城,所以這是一個一城兩名的古城,皆因它承載了太多的故事了。

小說中“劉備借荊州”、“關羽大意失荊州”,非特此一個城池,而是指長江北岸的荊州地段。

荊州,因境內有荊山而得名。

荊山位於湖北西部、武當山東南 、漢江西岸 ,因滿山長滿一種叫荊條的灌木而得名,這種叫荊條的有刺灌木,在春天的時候,漫山遍野都開滿了燦爛的荊花,十分漂亮!

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