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荊州古城

前文再續,書接上一回。

凌家人從安徽休寧出的第三十五天,我們來到了長江北岸的江陵城。

江陵城並非在長江邊,而是在距離長江七里路的平原地。

長江自西陵峽出,進入“楚地闊天邊,蒼茫萬頃連”的大平原,這裡就是長江中游的雲夢古澤;雲夢古澤的湖塘密佈與長江水交匯融通,形成了水網密佈的湖沼地貌。

長江沖流而下的泥沙,在雲夢古澤堆積,形成一個三角洲地帶,最高點就是江陵城所在位置。

長江進入雲夢古澤後,在江陵城南邊分成二支。

北支為荊江,是一衣帶細流;而南支為大江主流,經虎渡河入洞庭湖,與澧水匯合,再在洞庭湖口流入大江。

我們的船,就是進入北支的荊江,到達江陵城下的護城河上岸。

經過荊江時,我們現荊江兩旁的河堤,比兩邊的平原要高很多,我們的船彷彿在地面懸河上航行,我們紛紛站在甲板上觀看這難得一見的奇特風景。

船伕告訴我們,荊江南岸是洞庭湖平原,北岸是江漢平原,地勢都很低。

船伕說:荊江以藕池口為界,分為上荊江和下荊江;下荊江很繞,共有16道大彎,又有“九曲迴腸”的說法。

江陵城的護城河很寬,有幾十米的樣子。

蕭遙劍看見這護城河時說:這護城河,在打仗時是抵禦敵人攻城的一道天然屏障。

船伕說:元朝初年,忽必烈下令拆除荊州城。到了元末,皇帝稱吳王時,派人在舊基重建,我們現在所見的就是那時建起來的。

船伕所說的皇帝,就是朱元璋,朱元璋在元末時,曾自稱吳王。

我們走進江陵城,先是看見一圓形甕城,走入甕城後,才能進入主城門。

我們經南門入,只見高高的城牆上,無論甕城和主城門,都建有藏兵洞和炮臺。

我們走過深長的城門洞,都不由得感嘆,這城牆真厚!

蕭遙劍撫摸著牆磚對我說:瑤瑤,你看,這牆體是用特製青磚加石灰糯米漿砌築。

我抬頭看見那高大雄偉的牆,下邊用條石,上邊用青磚砌築,嚴絲密縫。

江陵古城分為三層,外邊是水城,中間是磚城,裡面是土城。

後來,當地人的客棧老闆告訴我們:江陵古城一共有六道門,即東門、小東門、北門、小北門、西門和南門,六道城門都有甕城設計;江陵城的城牆高約9米,城牆厚近1o米!

穿過甕城,走進城內,蕭遙劍感嘆地說:這座城門設計了“雙保險”。

我問他什麼叫雙保險?

蕭遙劍說:剛才進城門前,不是有甕城嗎?設立甕城的好處就是,即使攻入第一道城門,也成了甕中鱉,城頭上計程車兵可以對甕城內的敵軍,來一個“甕中捉鱉”。

蕭遙劍所說的“甕城”,就是在主城門外,修建的半圓形或方形的護門小城,上邊有箭樓、門閘、雉堞等防禦設施。甕城城門,與所保護的主城門不在同一直線上,這樣可以起到防止攻城槌等武器的進攻。

這樣雄偉的城牆到了現代,很罕見了!

據我所知,到了現代,能逃過戰亂和劫難的,世界上儲存最完好、規模最大、結構最複雜的堡壘甕城,就餘下南京的明城牆的內城南門聚寶門,後稱中華門。

從甕城的設計,就可知道江陵城的戰略地位多麼重要!

江陵城,即荊州古城,在明末時,張獻忠攻佔荊州古城時,又將城牆拆毀多半;到了清朝順治年間,又依明朝舊基重築。

現代人看到的荊州古城,就是清朝順治年間重建的。

荊州古城自明末清初那最後一次的修復以來,經數百年,到了現代仍儲存完好,成為中國為數很少儲存較完好的的古代城垣之一,而更是長江中游地區唯一一座完好的古城垣。

荊州古城在現代的國內外,享有盛名。

荊州古城,真是多災多難,又歷劫重生。

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