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一塘雙月

前文再續,書接上一回。

前邊講到我們來到安鄉縣城,到客棧旁的小巷遊玩,遇著小院主人邀請我們晚上去看漁鼓表演。

我們急急吃完飯,一夥年輕人就來到小院門前。

此時,夜色未濃,門樓上的兩盞紅燈籠已點亮,晚風在小巷裡吹過。

蕭遙劍抱著我,上前輕釦木門上的鋪銜環,鋪出清脆且穿透力強聲音。

我看了一眼這鋪銜環,閃著暗黃色的光,估計是銅的;上面是一隻面目猙獰的“饕餮獸”,獸面卷眉凸目,捲雲鼻,飛卷的鬍鬚中露出獠牙,口中銜一隻圓環。

鋪銜環,就是古人使用的門鈴。

鋪銜環,是大戶人家門上的裝飾;普通人家就是簡單的一塊圓形鑄鐵上扣著一個鐵環。

講究的人家會用銅的,低調的則用鑄鐵。

銅製的鋪銜環,聲音清脆響亮;鐵製的鋪銜環,聲音沉實厚重。

很快院內傳出輕且急的腳步聲,來到木門後,腳步稍停,但並未立即開門。

門後的人似乎在透過門旁牆上的一個圓孔打量著我們。

這種在牆上的圓孔,約一指寬,是古時候的人用來觀察門外動靜來人的貓眼。

為什麼貓眼不是造在木門上,而是造在牆上呢?

這是因為古人認為大門代表一個家的體面,必須注重並保持門的完整清潔,這也是後世人“門面”稱呼的由來。

蕭遙劍環視一週後,走近並對著圓孔不卑不亢地說:陳老爺邀我們來看漁鼓。

過了一會,聽到木門後邊出門閂被拉開的聲音,兩個僕人開啟門走了出來,對我們說:老爺吩囑了,你們來了,就請你們進來。

凌軒連忙走上前,對僕人說:這位兄弟,請問介不介意我們來了這麼多人?比下午陳老爺見到的人數要多二倍呢!麻煩兩位請示一下。

我們下午經過時,只是蕭遙劍帶著一群未成年的小弟,現在有凌軒和其他成年的青年男子,這麼一大群人,會把別人的計劃打亂的!

還是凌軒想得細緻。

兩個僕人聽了,小聲商量了幾句後對我們說:那麼請你們稍等,我們需要先問一問管家。

另一個僕人聽到了,轉身就往院內跑去。

不一會兒,僕人跑回來了,對我們說:管家問過老爺了,說歡迎你們。

凌軒聽了,連聲說:多謝!多謝!

我們一群人跟隨著僕人走進院子大門。

跨過門檻,原來院門的門樓下,有兩個小耳房,這是供看門的輪值夜班休息的地方。

門樓下的小廓廳,有一道屏風。

大戶人家在大門入口處立一面屏風,除了是不想外邊路過的人一眼看清院內格局,還具備風水方面的意義。

中國人講究風水,就是想透過傢俱擺設導引入戶氣流。

這正如國人特別喜歡南北向的建築,就是南北氣流令家居更通爽舒服;但是國人又十分禁忌穿堂風,認為穿堂風會帶走已入家的財富。

穿堂風指經由房屋內部呼嘯而過的風。

立在大門入口處的屏風,就起到導風化煞的作用。

鮮為人知的是,大門入口處的屏風,還有一個導引人潮的作用。

但凡有屏風的地方,都遵循著“左進右出”的規則;屏風的左邊是進方,右邊是出方,這可不能亂走。

我們從左邊繞過屏風,現院內竟然別有一番天地。

只見院內十分開闊,是一個很大的花園,從院外引進活水造池,池的中間竟是一條九曲廊橋,水中央參差殘荷,可以想象這裡夏秋之時,足不出戶,就可以看到荷塘風景。

環池有高聳院牆,牆下見奇樹巧石,似有曲徑其中。

一個僕人在前邊帶路,另一個僕人在後邊跟著,我們魚貫穿行在九曲廊橋上。

九曲廊橋有些地方的兩邊圍欄,造成帶靠的坐椅,兩個坐椅的中間,還有一個小几,供放茶具。

從這些細節,就知道這家主人是十分注重生活素質的!

走在九曲廊橋之上,正好明月初升。

南北走向的九曲廊橋,將荷塘分成東西兩邊。

我們驚訝地現,向左走的時候,看見月亮浮在左邊的水面上;我們向右走的時候,看見月亮浮在右邊的水面上。

這是一塘雙月啊!

如此奇妙的景色,令人讚歎不已。

我抬頭看了一下月亮,現初冬的月亮升自東北,院子是座北朝南方向,我們從南門進,沿南北走向的廓橋往北走,月亮正好落在我們的後上方;廓橋建在荷塘中間,將荷塘一分為二,就象兩面鏡子,照出兩個月亮;故會出現一塘雙月的奇景。

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