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天地蝸居

前文再續,書接上一回。

凌家一行人從安徽休寧出的第44天晚上,住宿在藥王溪村的暖鋪。

在前文中,詳述了入住驛站的各類人,事實上,也不是什麼人都可以入住驛站。

入住驛站,是需要持有官方介紹信作為入住依據。

例如凌家的人,持有官方的關於凌家移居雲南的通關文書,驗證真偽並登記後,才可以入住。

在現代人們的認知中,驛站只是一個提供旅者休息的中轉站。

但是當我們吃完飯,沿著小路走回我們入住的院子時,凌軒碰見一個驛站的驛吏,跟他聊了幾句。

後來凌軒回來告訴我和蕭遙劍說,驛吏告訴他,這驛站住著一個帶著夫人的退休官員,住了半年,正想著天氣快要轉冷,想移居到天氣較為溫暖的地方去住。

凌軒當時就好奇,問驛吏:驛站可以住半年這麼久的麼?

驛吏說:驛站是官府開辦的,對於來往的官方人物,免費提供食宿;而對於退休下來的官員,住免費,食不免費。有一定級別的榮休官員,持官方證明,要求長期住宿也是可以的。

驛吏告訴凌軒,那個退休官員聽說我們前往雲南,也有興趣,希望能結伴前行。

凌軒就對驛吏說:這件事需要向家中長輩請示才行。

驛吏就囑咐凌軒跟長輩們商量此事。

凌軒跟我們說了幾句,就匆匆向長輩們的房間走了過去。

我對蕭遙劍說:榮退的官員何至於連屋都沒有一間?

蕭遙劍對我說:你怎麼會這樣認為?

我一時語塞,甚至有點不好意思!

我想了一會,小聲地說:因為在我的認知中,進入仕途,有了官職,就是吃皇糧的人,想當然地,除了衣食無憂外,還有餘錢可供退休後買田置業。

蕭遙劍聽了後,朗聲笑了,然後對我說:人在天地間,只是短暫停留!房屋不就是其中一個寄居的蝸殼嗎?況且官員在任時,全國各地到處去任職,一般三年五年需要輪調一次,在有的地方,住在官府宿舍;在另外的地方,官府或許提供不了宿舍,也有住房津貼可供租屋居住。屋有得住就行了,真沒必要據為己有。我認識一位伯伯,退休後,也是長住在驛站,又安全,又省事。後來,他離世了,他的夫人才拿出積蓄,在黃山屯溪老街,購買了一個小院子居住。像我的父親,擔任官職時,全國各地都去過,有時租屋住,有時住宿舍;退休時,帶走的行李也就只是兩個箱子。沒有固定住房的好處,就是到處都可以居住。

別看蕭遙劍年紀不大,說得話可是在情在理!

人於天地間,最簡單的需求,不就是一飲一食、一床一榻嗎?

我點點頭,微笑地對蕭遙劍說:嗯!這就是心理學裡的“鳥籠效應”!

蕭遙劍聽了後,呆了片刻,然後說:什麼鳥籠?

我高興了,蕭遙劍終於也有不懂的東西!

我就說:有一個人,一天收到別人送給他一個鳥籠。有了鳥籠,當然要有鳥,於是他就去買回來一隻鳥;有了鳥,就要為它配套鳥籠內的飼料碗和飲水器;之後看見它一隻鳥很孤單,又再買多一隻鳥回來。

蕭遙劍點點頭說:挺有意思的!

我看到他喜歡聽,就得意地繼續說:“鳥籠效應”又叫“鳥籠邏輯”,是指人們在擁有一件物品後,會不由自主地為了這件物品,後續不斷地新增與之相關的各樣東西,以達到心理上的平衡。比方人們購買了房子,就會對房子開始各種裝飾,購買各種喜歡的東西充斥其中,當房子裡越來越多東西的時候,忽然回頭一想,如果當初沒有購買這個房子,也就不會購買那些多餘、華而不實的東西。

蕭遙劍說:我明白了!如果房子是租來的,自然不會輕易地花錢去作無謂的裝飾!只會購置必需的日用生活品,這樣搬家時,才不至於有太多的行李。如果購買了房子,離開一個地方前,還需要變賣處置房產。

我說:對!這就是租房子的好處。為了避免以後不斷的麻煩,一定要懂得拒絕第一個麻煩!

事實上,古代平民的生活,一是錢不充裕,二是心不安穩,除非決定長居某地,否則不會輕易購置實業。

我不由得想:驛吏所說的那位退休官員,不正像現代社會那些退休人士一樣,退休後到處旅居的生活寫照麼?

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