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可悲可嘆的歷史

小說:象形傳奇 作者:文武雙全yhj

這張三丰明出來太極拳空前絕後的實戰技擊方式,即以自身能量與對手能量做陰陽轉換的方式打擊對手。這種實戰技擊方式,自身勁力不與對手勁力硬頂,所以能夠保證自身不受傷,而引進落空借力打力的能量蓄方式,竟然能夠借對手之力打擊對手,實在是讓普通人不敢想象的。

但是,由於內家拳不如使用肌肉緊張收縮力的外家拳易懂好練,所以本來就傳播得很慢,傳播範圍很小,再加上太極拳是由心意六合拳的化勁展出來的原因,那能夠把心意六合拳練到化勁的人就已經極少了,何況能練出太極拳功夫的人,更是鳳毛麟角了!

這張三丰去世後,太極拳似乎就絕跡了。

再以後,似乎又會出現個別會太極拳的人,等這個人去世後,太極拳就隨著此人的消失而消失了。

這太極拳為什麼不能像其他拳種一樣,有一個明確的傳承人連線起來的傳承路徑呢?為什麼太極拳的傳承時隱時現呢?

那就是因為,太極拳以及其功夫,是建立在心意六合拳的化勁基礎之上的,一個人如果悟性高,是完全不用師父教就能夠練出來太極功夫的。但對於悟性不高的人,即便練到化勁都很難,就更達不到太極功夫的層次了。即便有師父教,短時間內也不會練出太極功夫。這張三丰創造出來太極拳時,已經歲數很大了,不久就去世了,所以其身後並沒有明確的傳承人。但不管有沒有明確的傳承人,肯定會有人接受了張三丰的傳承,雖然這個人並沒有練出太極功夫。

其後來的人也是一樣,偶爾有一個悟性極高的人,悟出來太極功夫,但必定是已經歲數很大了。年輕人為生活所累,是不會悟出太極功夫的。

所以太極拳就出現了在歷史的長河中時隱時現的現象。

為什麼習練內家拳需要悟性?

因為內家拳除了外三合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實實在在的功夫,可以由師父手把手地教,但其後的調息、息調、心腎交合、漲筋騰膜、斂氣入骨、對拉拔長等功夫,都是能量在體內執行而得來的功夫,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師父只能告訴你一些內裡的感受,但卻無法幫助你練。這就只能靠自己的悟性了。悟性高的人,才能夠明白拳理,再根據自己的習練與師父說的感覺相比照,最終練出來功夫。

另外,過去沒有科學,無法使用我們現在的語言講明白內家拳原理,所以師父是從來不給徒弟講拳理的,只是讓你悶頭練。不論做任何事,一個人在明白道理的情況下就容易辦成事,練拳也一樣,在不明白拳理的情況下,儘管埋頭苦練了,但收效甚微。如果能夠在明白了內家拳理的情況下習練,成功的機率肯定就會很大。

雖然張三丰流傳下來武當派功夫,又分支出來松溪派功夫,但是卻沒有一個像張三丰太極拳論那樣的功夫體系和內家拳的理論體系。

在太極拳的傳承過程中,出現一個叫做王宗嶽的人物。王宗嶽被人所識,是因為後世的武式太極拳宗師武禹襄先生拿出來一本王宗嶽寫的太極拳論。

其實,明白並且習練出來內家功夫的人,一看那王宗嶽太極拳論,就知道是杜撰的。武禹襄杜撰出王宗嶽太極拳論的目的,是因為當時太極拳被謬傳,社會上流行著站弓馬步掄胳膊以緩慢的外形動作騙人的雙重太極拳。雙重就是在兩條腿上同時進行能量蓄,這樣就沒有陰陽轉換,還得使用抽扯之形力,其本質與使用肌肉緊張收縮力沒有區別,只是用緩慢的外形動作偽裝自己罷了。至於為什麼會出現假的太極拳,大家看看我們周圍現在的情事就明白了。

當時流行於社會的太極拳主要的就是陳氏太極拳,雙重的陳氏太極拳遍地都是。武禹襄作為一個武學大師,想傳承揚太極拳,所以就要批判雙重太極拳。

但可惜的是,武禹襄先生是跟陳氏太極拳的陳清平先生學的太極拳,陳氏太極拳是他的老師,一個學生怎麼能夠去批判老師呢?

武禹襄沒有辦法,就想出來一個辦法,就是假借王宗嶽的名義寫出來一個王宗嶽太極拳論,以批判雙重太極拳。

為什麼說王宗嶽太極拳是武禹襄先生杜撰的呢?

因為據武禹襄先生說,這個王宗嶽是二百年前的太極拳大師,比他師父陳清平以及把太極拳傳播於世的陳長興先生都早,所以王宗嶽的話大家必須得要聽。

但是武禹襄先生卻是百密必有一失。我們知道,在陳長興先生教楊露禪太極拳後,太極拳才由楊露禪先生在社會上普及開來,在楊露禪之前,社會上甚至沒有人知道太極拳這個東西,太極拳只在陳家流傳,不外傳。

也就是說,王宗嶽的時代,社會上是沒有太極拳的,只有心意六合拳、心意把等內家拳,但是,心意六合拳與心意把都是單重拳,即只能在一條腿上進行周身三節壓縮旋轉折疊擰裹的能量蓄,然後進行虛實轉換。

在這種情況下,王宗嶽太極拳論中竟然寫出來這麼一段話每見數年純功,不能運化者,率皆自為人制,雙重之病未悟耳。

這句話就是說王宗嶽在二百年前經常看到雙重的內家拳!這是與事實不符的。

所以只能得出一個結論,就是王宗嶽太極拳論是武禹襄先生為了批判雙重太極拳而杜撰出來的。歷史上是否有王宗嶽這個人不好說。

心意六合拳也是一樣,在過去生活水平低下,每個人每日都要為生活奔波的情況下,哪有心去練這繁瑣的內家拳,想練功夫的,不如去練外家拳了,出功夫比內家拳快得多。再者,心意六合拳雖然名字叫拳,其實是一種功法而非拳法,因為只有五個習練外三合的五行拳動作,想練心意六合拳的人,絕大多數都會被這五個動作的枯燥折磨得失去興趣的。所以這心意六合拳,也是在極小點範圍內傳播著,卻無法揚光大。

時間如同長河,把心意六合拳與太極拳又裹挾在濁浪之中無情地前進著,內家拳湮沒了許久,直到其輝煌時代的到來!

喜歡象形傳奇請大家收藏象形傳奇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