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六合

小說:象形傳奇 作者:文武雙全yhj

(原文)第六論三合

五臟既明,再論三合,夫所謂三合者,心與意合,氣與力合,筋與骨合,內三合也。手與足合,肘與膝合,肩與胯合,外三合也。若以左手與右足相合,左肘與右膝相合,左肩與右膀相合,右肩與左亦然。以頭與手合,手與身合,身與步合,孰非外合。心與目合,肝與筋合,脾與肉合,肺與身合,腎與骨合,執非內合。然此特從變而言之也。總之。一動而無不動,一合而無不合,五臟百骸悉在其中矣。

(介紹)五臟既明,再論三合,夫所謂三合者,心與意合,氣與力合,筋與骨合,內三合也。

陳長興先生說的內三合與其形意拳論中的不一樣。大家廣泛接受的三合是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而陳長興先生的三合是心與意合、氣與力合、筋與骨合。但是大家不要計較這些,不管怎麼合,內家功夫最終達到的目的就是要周身合一,內外三合只是一個習練的過程而已,周身合一才是目的。筋與骨合,從另一個方面來說,筋為六脈溶下二氣而成,六脈被二氣驅動作出摺疊擰裹即為意;當斂氣入骨後,氣由骨生,所以骨為氣。從以上角度來說,筋與骨和,依然是意與氣合。只不過筋與骨合是一種比意與氣合更高一個層次的合。因為太極拳追求的是通的功夫,把身體習練成為能量導體,而身體傳導能量最主要的就是骨骼對能量的傳導,敵人打在自身之上的力量主要由被打擊部位的三節以摺疊擰裹承受,然後透過骨骼引帶下行到腳下,實現引進落空借力打力。太極拳慢練的原因也是讓身體骨骼感知摺疊擰裹對能量的傳導。

手與足合,肘與膝合,肩與胯合,外三合也。若以左手與右足相合,左肘與右膝相合,左肩與右膀相合,右肩與左亦然。以頭與手合,手與身合,身與步合,孰非外合。

心與目合,肝與筋合,脾與肉合,肺與身合,腎與骨合,執非內合。此為內外相合。

然此特從變而言之也。總之。一動而無不動,一合而無不合,五臟百骸悉在其中矣。目通心,眼見心動;肝通筋,肝壯筋強;脾通肉,脾健肉壯;肺通身,肺調身順;腎通骨,腎堅骨硬。

因為內家拳的能量蓄是周身整體上下內外共同生成的,所以就要五臟六腑四肢百骸整體合一,這個合一是能量蓄的合一。

形意拳的功夫是滿,即使用六脈溶下二氣使周身蓄積出來極致能量即可,出這個極致的能量就形成了巨大的打擊力量。所以形意拳強調的是滿的功夫,不計較通的功夫。

而太極拳的功夫就體現在通。太極拳要把身體練成能量導體,不但要在自身體內生成一氣之迴圈起落的能量蓄,還要能夠在身體外部形成能量的上下執行,以讓對手打來的能量和力量透過自身而形成陰陽轉換。而身體外部能夠表現出來的通的功夫,就是要讓周身從頭頂到足底的一條骨骼大龍能夠傳導和執行對手的能量和力量,而周身大龍吞吐、執行對手能量和力量的方式就是這條大龍的每一個骨節都能夠壓縮旋轉折疊擰裹,用每一個骨節的壓縮旋轉折疊擰裹去吞吐和執行對手打來的能量和力量。

正是由於太極拳為了練出通的功夫,即周身每個骨節的壓縮旋轉折疊擰裹,所以就要以緩慢的外形動作讓周身每個骨節都感知、執行壓縮旋轉折疊擰裹的能量。

所以,太極拳練的是骨、骨骼、骨節。而形意拳練的是周身三節。太極拳的勁力比形意拳高一個層次,但能量蓄不比形意拳巨大,形意拳的勁力已經達到人體的極致了,太極拳只是對形意拳化勁的展和運用。

喜歡象形傳奇請大家收藏象形傳奇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