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太極拳打法

小說:象形傳奇 作者:文武雙全yhj

(原文)太極拳打手用法

先賢雲固靈根而靜心,謂之修道。養靈根而動心,謂之武藝,是此意也。以操手練用工純,能以手足靈活,引進落空,四兩撥千斤,神氣散佈而為十三式,至此時,血氣之力自消,神妙之道自至矣。所以人之動靜變化,誠實虛偽,機關未動,而我可予知,無論他人如何暗心機,總不能逃我之妙用。妙用為何?即打手之著法,掤捋擠按,採例肘靠八法也。總以朋捋擠按四手,為打手根基正手。故先以朋捋擠按四手常常練習,須向不丟不頂中求玄妙,與不離不即中討訊息,習之純熟,手中便有分寸,量彼勁之大小,分厘不錯,權彼勢之長短,毫無差。前進後退,處處恰合。以後採捌肘靠四法,以及千萬手法,皆由掤捋擠按,四法中變化而出,至於因熟生巧,相機善變,非筆墨所能盡,此不過略言大概耳。

古人云行遠自邇。所以先將四手淺近之打法,作個起點入門。亦不過使學者,先得其打手之門徑。若欲深求法中之奧妙,仍宜訪求明師,用手引領,得其當然之路。深通此技者蓋不乏人矣終朝每日常常打手,不數月,可以得其引進落空,四兩撥千斤之要道。得其要道,可以與形意拳、八卦掌、並行不悖,合三家並用,能丟而不丟,頂而不頂矣。學者須細參悟之。

(介紹)太極拳打手用法

先賢雲固靈根而靜心,謂之修道,養靈根而動心,謂之武藝。修道不使用心力,武藝使用心力驅動周身三節生成技擊的外形動作和力量,是此意也。以操手(二人對練)練用工純,能以手足靈活,引進落空,四兩撥千斤,神氣散佈四肢百骸而為十三式,至此時,肌肉緊張收縮的血氣之力自消,神妙之道自至矣。所以人之動靜變化,誠實虛偽,機關未動,而我可予知,無論他人如何暗心機,總不能逃我之妙用。習練內家拳的能量蓄方式,使得人能夠從另一個角度審視使用肌肉緊張收縮力,對肌肉緊張收縮力已經瞭然於胸的情況下,使用內家拳的能量蓄方式對付肌肉緊張收縮力,就能夠達到人不知我,我獨知人的程度。

妙用就是將太極拳的能量蓄應用於實戰的打手之法,即掤捋擠按,採例肘靠八法也。總以棚捋擠按四手,為打手根基正手。此八法皆出自於形意拳,並且皆出自於劈拳之一手之中。劈拳中,前手隨周身三節摺疊擰裹而劃圈,手向下劃圈拉回之勁力為捋,手再向上劃圈打出時,由一氣之起落的能量蓄而生成的向上的鑽勁為棚,即起鑽,手向前衝出的勁力為擠,手衝到盡頭而隨著一氣之起落的能量向下的勁力為按,即落翻。所以,棚捋擠按為內家拳之正手正勁。劈拳為萬拳之母,從此可見一斑。

故先以朋捋擠按四手常常練習,須向不丟不頂中求玄妙,與不離不即中討訊息。不丟不頂,自己勁力不落空為不丟,自己勁力不與對手勁力硬頂為不頂;自己勁力不與對手勁力離開為不離,自己勁力不與對手勁力過分接觸為不即。不丟不頂,不即不離為與對手勁力沾連粘隨之法。

習之純熟,手中便有分寸,量彼勁之大小,來決斷我之剛柔,分厘不錯;權彼勁力之長短,來決斷我之吞吐,毫無差。前進後退,處處恰合。以後採冽肘靠四法,以及千萬手法,皆由掤捋擠按四法中變化而出,至於因熟生巧,相機善變,非筆墨所能盡,此不過略言大概耳。

踩冽肘靠均出自於棚捋擠按。一氣之落時,手上是按勁,同時腳下生踩勁;一擠一捋則為冽勁。至於肘靠,不過是與對手貼臉時直接用肘肩攻擊對手罷了。形意拳有七拳法,肘肩都在其中。

古人云行遠自多識。所以先將四手淺近之打法,作個起點入門。亦不過使學者,先得其打手之門徑。若欲深求法中之奧妙,仍宜訪求明師,讓師父親自用手引領,則很容易得其當然之路。深通此技者蓋不乏人矣,用心找就能找到名師。終朝每日常常打手,不數月,可以得其引進落空,四兩撥千斤之要道。得其要道,可以與形意拳、八卦掌、並行不悖,合三家並用,能丟而不丟,頂而不頂矣。學者須細參悟之。

孫祿堂先生可謂是得內家三拳之法脈者。

喜歡象形傳奇請大家收藏象形傳奇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