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南島熏熏暖風吹(五)

小說:表同作用 作者:平老爺

擰開金屬的閥門,清涼的泉水便流了出來。

比起過去還要用竹筒將山上的清泉一路接到平地不知方便了多少。

宋人長於經營的形象在自來水的開通一事上再次在世人面前更為生動起來。

只要願意按月給費,便可以安心使用的這種裝置聽說在思禮港的商鋪中已經普及開來,但汶萊的府城中尚就只有王宮中的這一根。

原先的婆羅乃現在的汶萊河的兩岸,居於水上木屋的貧民如今不下千戶,就靠在大河之濱也沒有道理花錢去買水來喝。只有思禮那樣的海邊港口本就缺乏淡水,如今又是商貿達之所,才會在移民之中推廣開來。魯阿巴閒來無事為宋人算過一筆賬,經略司公佈的水費標準雖然可謂低廉,但以港中日漸增加的人口和商鋪居民中淡水的需求來看,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當然,《新華日報》上就只會說鋪設水管耗費甚巨,『政府』做的都是利國利民的虧本生意。

從元老院這邊來說,提供公共服務雖然的確不算賺錢,但是虧本也還不至於。只是為了加強政權的統治,就不能將公共服務假手於人。就如本地的水牛決多,正在籌劃的往返思禮和汶萊府城的公共牛車也在日程之上,只有將治下子民生活中的種種息息相關於政權,政權對人民的控制也才能夠越來越高,畢竟在如今的宣傳之中,『政府』的許多工作都被說成是德政和恩典,那麼歸化民們感恩戴德也就是應有之義了。

‘還真是好手段’。

如今這話魯阿巴也就只能腹誹,說出口來是萬萬不敢。

雖然他也知道現在就是被宋人軟禁,真要說點什麼悖逆之語以這位對宋人這麼幾個月來的瞭解相信也不會有什麼關礙。只是如今宮中的僕役們多半都成了元老院的耳目,說出什麼也不會有人附和,自討沒趣的事情只要做過幾回後自己也都覺得無趣了。

反正眼下除了不能隨意出宮倒也逍遙自在,宋人自宮外供應的各種享用用不了多久就會換些花樣,比起過去反倒舒心得多,什麼殺弟之仇也就慢慢的淡了,有些時候躺在涼榻上的魯阿巴殿下還會想著要是當初不攛掇著弟弟作死,現在一起樂得富貴也不是不好,至少今天宮外新送來的木瓜和鳳梨他就從未聽說,他死掉的那位弟弟必然也是從未嘗過。

對於宋人在國中的作為魯阿巴更多的只能透過報紙和平日的種種享用加以瞭解,在報紙上宋軍昨日平定了都東、今日平定了亞庇、明日又平定了古晉和三,伴隨著捧日軍和伏波軍的除了勝利還是勝利。來自呂宋的移民、來自三佛齊的移民乃至來自大明的移民一日多似一日,北婆羅洲的部落正在被合併成一個個新的鄉鎮,曬鹽場、製糖廠、陶瓷廠、玻璃廠、水泥廠、冶鐵廠、軍工廠一個接著一個修建起來。光是聽人讀報,魯阿巴自己都會覺得心緒難以平復,竟然是為著宋人開拓的局面與有榮焉了。

但只有一點魯阿巴想不明白,而正是這一條會偶爾讓酒足飯飽後的渤泥大君有些憂慮,那便是留著自己這條小命對於宋人而言究竟有什麼用處?

…………

‘當然有用’。

這是元老院用以回應對渤泥王室的處置尚有疑慮的元老們的標準回答。

從鳳閣出來,文德嗣遞來一張卷軸,展開來看,卷軸四周都是手繪的金邊。上面是用漢字所寫的表章,那印信還是根據留存史料給複製出來的,因為被西班牙人掃『蕩』過幾回的緣故,渤泥國宮廷之物喪失甚多,至於金盤堪合等物不好作偽實在沒有也就只有作罷,傅小飛知道除了這一張應該還有同樣的一張用波斯文寫成。

‘渤泥國臣阿都賈裡魯賈巴謹具表啟奏大明皇帝陛下伏以聖天子尊居九重,統馭萬邦,中國樂雍熙之盛,外夷戴撫綏之仁,一君致洽,六合皆春。卑國夙受褒封,世荷帡幪之德。微臣新嗣祿立,宜修貢獻之誠,謹顓正貢使臣傅小飛、副貢使臣顧子明、三貢使臣金延澤、正通事臣黃御洛等乘正貢船一隻、護送船一隻,代齎金葉表文譯書唐字一幅,裝載後項土儀,照依舊制,由廣東布政司給文起送,詣闕貢獻,用伸拜舞之誠,恪盡臣子之職……’

粗粗一看這便是一封藩邦向大明朝貢的文書,文德嗣見傅小飛看完,便又遞過去一張紙片。

“小傅,這就是兩府梳理出來的行動名單,你再看下有沒有需要增減的。”

“早就定下的事情,你們看著辦就好。”傅小飛心不在焉,要不是為了這一回的任務,以他的身份還進不了鳳閣議事,此刻則更該待在思禮的學校教室中。

元老院憂心於領內人口的事情不是自今日始,留著渤泥王室不動,老國王的確是因為時日不多的緣故,至於魯阿巴這位尚算年輕的國主,一則是要傳個優待王室的名聲,好讓統一南洋的程序更加順遂一點,二則就是這渤泥國的王室還是有些用處的。

在經過精心的籌備和論證之後,元老院自穿越以來最為大膽的計劃就要實施了,而這計劃的關鍵便著落在了渤泥王室身上。

李代桃僵的核心便是由元老冒充渤泥國貢使,組建朝貢使團赴大明,這是為王師以後的行動打前站去的。為了避開西班牙人的視線,隊伍會選擇順著如今的『潮』流從西路北上走暹羅和安南的路線,這也是為了順利考察沿途的軍事政治。呂宋群島的史料因為西班牙人近三百年的殖民統治的關係相對完善,而且又有前次的西人俘虜佐證,馬尼拉如今的情形還是較為清楚的。

反倒是從馬來半島到中南半島這一路的情況只能從往來海商處聽聞,其中所言多有前後不能印證的地方,不提前做好情報蒐集,相關的政策攻略便無法制定。而且選擇這條線路也跟元老院的目標有關,如果走東路北上,從呂宋再往大明到的便是福建和臺灣,臺灣如今還算半個白地,朱明在島上並未建立起有效的統治,而西班牙和荷蘭在當地也一直在試圖擴張,此次遠行本就是為做情報鋪墊,產生軍事衝突的可能是越小越好,更何況此番還要披著個渤泥國的馬甲。

元老們如今大抵分成了兩派,大多數的高層還是覺得安心種田、韜光養晦更為穩妥,這是支援走西路的元老。也有個別高層和不少激進的元老想要先把呂宋群島拿下,理由無非是西班牙人的敵視態度,須知歷史上的屠殺,十四年前的那一回不過是三次屠華的開始,後面兩次也都是殺得血流成河,死人並不比前兩次少上多少,俱以萬計。而自彼之後經呂宋南下移民的漢人更是為之斷絕,故而攻佔馬尼拉不僅可以打擊西班牙人的囂張氣焰,還能保全呂宋的漢人群體,繼續打通移民南來的快通道,而且還能連線上通往日本的貿易之路,這可是當下進口銅料最便捷和經濟的航道,看在建造更加合用的空調和冰箱這一條上,受夠了南洋悶熱天氣的那些元老們就又多了幾分支援。

但是畢竟眼下兵力有限,精力更是有限,西班牙人如果算上土著的脅從在當地恐怕有上萬的兵力,其中西班牙正規軍應該在六百人以上,無論各方面看其戰力都比阿拉木丁那萬把人強得多,而且馬尼拉城也堅固得很,又有土著支援,若是貿然進攻則西人依託堅城據守,拖延時日就對元老院極為不利了。

更何況樞密院還一直打著美洲來的白銀蓋倫的主意,先把馬尼拉打了,以後可就沒人千里迢迢從墨西哥把一船船的本洋運到東方來送禮了。

而走西路的話,只要打著去大明朝貢的旗號,則無論是在暹羅還是安南都不會有太多的危險,以有限的武力投送則足以自持,而最終的目的地則是廣州這個‘南天一城’。其間經過的海南島也會是未來重要的軍事跳板,都是極有戰略價值的所在。而且廣州附近的香山澳也是一處不錯的深水港口,現今應該還是一片荒島,緊鄰的澳門雖然為葡萄牙所佔,但比起西班牙在東亞的激進來看則要好打交道得多。

只要渤泥王室的旗號還在,隔著萬里海路相信明庭也不足以對南洋形勢有太過準確的判斷,加上準備工作做足,在廣州待上一年半載都不成問題,如果運氣夠好,說不定還能上京朝覲,那大明內6乃至中樞的情況也能有所瞭解。而大明的官府對待朝貢的使團雖然跟看個要飯的也差不太多,但好歹也比對待傳教士的態度要好上許多,何況這次帶去的‘貢物’當能在大6上引起不小的『騷』動。

好在各項工作也非是臨時起意,該做的事情早都在做了。這樣的差事本來史學功底紮實的梅凱西也很合適,但是老梅地位不同不能輕動。傅小飛一直有心於大6,雖然現在還不是自家的地盤,但是上去看一看走一走還是頗有些吸引力的,畢竟是東亞最為富庶的膏腴之地。

當然,要遠行大明,最重要的自然還是要有合用的船隻,停泊在納閩的任何一艘現代船隻都能勝任,但這樣的船隻不說廣州,只是在暹羅到安南的海路上來回一趟也是大大的新聞,難免引起南洋諸國的恐慌給婆羅洲過早帶來不太願意看到的局面。

畢竟就算在思禮本地,除了停泊在思禮港中的四艘漁輪改造的軍艦外其餘也都盡數回到了納閩,而除了伏波軍中的精銳,一般的歸化民也很難接近海上的禁地,這也是元老院的有意為之。

但是,如果使用土著的船隻或一般的廣船、福船又實在是沒有太多的保障。

…………

‘左舷一號,放……’

‘左舷二號,放……’

鏗鏘有力的聲音回『蕩』在思禮港中最靠裡一處的幹船塢中,直到號子聲喊到了第十下,用以固定住船身的纜繩才全部被解開。

四周施工用的腳手架已經拆除,船塢閘口湧入的海水與岸上慶祝的人群相互輝映,直到兩艘被漸次抬高的船體平穩抵達了設計的水線,喧天的音樂也隨之響了起來。

不過是兩百餘噸的排水量,即便在此時的南中國海,也只能算作中型船隻。而且以之前工部的各種試作,也不算是最大的兩艘,至少比起專門設計用來運奴的船隻來就要小上一倍左右,但是一正一副卻是此次北上的交通依賴。

因為不用裝載多少貨物的緣故,中西合璧式樣的帆船將設計要點都放在了安全『性』上。如何保障在風浪中順利航行以及面對海盜和敵對軍艦時能夠順利擺脫的自持力才是元老們更為關注的焦點,船體的外觀雖然介於福船與西式船隻之間,但整體的流線更為細長。中式的硬帆雖然對比西式軟帆有航上的劣勢,但勝在造價低廉與工藝簡單依然成為了這次專案的選。

鋼鐵建造的龍骨雖然耗費了納閩島上的儲備,不過既然是為了元老的安全高層也就沒有那麼小氣了,而且僅僅是這樣兩條定位偽裝偵查的小型艦艇所費也不算多,而且以後也還能有不少其他的用處。無論是為了加強船體結構而在船身中部採用的雙層肋材還是加固桅杆的結實檀木都不是未來外銷型船隻的標配,而因為沒有設計火炮炮門的緣故,採用水密隔艙取代全通的下甲板也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

大體完成後還要為船材一一捻縫,再以桐油、麻絲和蠣殼灰混合填料密封嚴實,最後還要在船殼內外都刷上一層木焦油。所有的工序都是匠作監的元老們每日盯著完成,連參與建造的土著船匠們看著風『色』都個個小心謹慎。

本來蘇堯還想將他新近做成的7omm線膛加農炮連同軌道式架退系統一同搬上夾板,但因為要經過的港口太多,而尤其到了廣州必然會面臨當地的市舶官員登船盤詰故而被放棄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現代武器上船,畢竟只要放在艙內便不會有太多問題,而且就算上了岸小型的現代槍械和防護服具在此時的寬鬆袍服之下也還算好遮掩。

一同北上的人中,張奎、秦弦、劉影、周零這四個從軍校中抽調的教官都是元老中軍事素質較為過硬的,也是被命名為‘完璧’的此次行動中最大的武力保障。除了這一撥外剩下的元老就都是航海、礦物和歷史方面的專才,只有黃御洛是硬賴著要去大明而沒有相關專業技能的唯一一個,也是本次行動鳳儀派在船上唯一的女『性』元老。

船塢的閘門已經開到了最大,隸屬於海軍自用的最新兩艘本時空自造海船終於緩緩的駛進了海灣。

當文德嗣和傅小飛趕到船廠的時候,兩艘中西合璧的帆船正在以7節上下的航在八甲灣中盤旋巡弋,每艘船艉兩臺26k功率的船用柴油機能夠輕鬆讓沒入水中的螺旋槳為船身提供過7o馬力的推力,讓其能在港中自如航行,這是海上遇敵時此船能夠安全脫離的依仗。

在眾人的簇擁下走上講臺,在喧囂的鼓聲與掌聲中文德嗣心中有些激動,他『摸』索著從胸口的夾袋中掏出了一張紙頁朗聲命名道。

“軍艦遼寧、長寧,1617年6月1日起工,今告其成,茲命名,1617年8月1日,大宋第三帝國。”

喜歡標銅請大家收藏標銅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