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紫江風靜物華殊(三)

小說:表同作用 作者:平老爺

【今日二更,過節也很忙啊,各位書友見諒,多給些紅票就更好了】

童子試中的縣試和府試是每年一次,最後的院試則是三年兩次,逢鄉試年不開。像貴州、雲南這裡有些年份還會因為交通不便等因素將兩年的院試合併一年進行。新貴縣的縣試是在當年二月舉行,主考官是新貴縣令,透過了縣試後便可參加四月的府試,府試的主考官是貴陽知府,今年的府試便是孫崇先主持,若是能夠透過府試便可參加本年的院試,主持院試的自然是本省的提督學校,也即是張汝霖。透過了院試便有了生員功名,也便有了在鄉試中更進一步的可能。

如果以王星平的立場來說,如果參加今年的郡試可謂最好,聽聞新貴的縣試相對簡單,甚至都不會考什麼全篇的八股制藝,只要能夠破題承題這府試資格基本就算到手了,後面的全文只要文字不是太偏離甚至考官都不會仔細檢視。而到了府試和院試,以兩位主考官對王星平的認同和賞識,王星平也有自信這二人斷不會將其試卷黜落的,畢竟這貴州的科考本就文氣不旺,以往的科舉也多被本地的大族壟斷,但這對王星平卻是好事,畢竟他自己也是這些家族中的一員。不僅族中有一個進士一個舉人,老師和師兄也是進士和準進士,這樣的背景就算他才學稍差,相信官中也不會吝惜一個秀才功名。

只可惜他的孝期未滿不能參加此次郡試,再到後年的郡試,不知道那時這知府和提學又會換成何人,畢竟以如今的政績,待到再一個三年考績,張鶴鳴多半會再進一步,但孫崇先只是舉人出身,就不好說了,以他的年歲或許會選擇致仕也說不定。

不過轉念一想,現在不考也好,眼下事情千頭萬緒都要自己親自過問,還是不要再把精力放在科舉上為好,等再有兩年他厚植根基,到那時再去參考也更為穩便,但楊文驄卻給了他一個全新的思路。

“什麼?你這廝居然沒去參考?真想當一輩子軍戶不成?你再不去縣裡戶房報名可就晚了。”楊文驄聽聞王星平居然沒有參考覺得有些吃驚。

縣試報名本也簡單,便是要具結本人出身、鄉貫、年齡等資訊到縣衙的戶房備檔即可,但麻煩一點的是需要兩名廩生給予擔保,而且縣試當天擔保廩生也要到考場外隨考生一同驗保唱名。

馬士英倒是頗為維護這個師弟,替他分辨道“天成孝期未到你又不是不知。”

“這都出了小孝了,還管他那麼多球驢,該權宜就要權宜,皇帝不都這樣。出了小孝便參考的又不是沒有,以這廝的才學當是必中的。”楊文驄一副無所謂的樣子,在他的心目中,王星平聰明好學,又多奇思妙想,至於他的儒學水平如何他是不管的。

守孝滿三年,實際上是二十五個月,最後一年只要一個月,象徵的意味更濃,也是此時民間得到官方認可的權宜。換成皇帝守孝,一天便等於是一月。守孝滿了一年,便算是出了小孝,過去也有人滿了一年便去參考,只要不被查出來便不會有事。

馬士英聞言略微皺了皺眉頭,“天成也是遵循祖制,再說恪守孝道沒什麼不對。”

王星平心頭一陣叫屈,出了小孝便可參考這事也就聽楊文驄現在提起他才知道,他可不是因為孝順的緣故才非要等到以後參加科舉,那死鬼老爹跟他這個穿越之人可沒什麼感情。但馬士英的話直接把他堵死了,過去無論張汝霖還是馬文卿都是進士出身,又是為人師表,這種攛掇學生放棄孝道鑽營考場的事情絕不會明著去提,這本也是因為王星平年紀尚小,長輩存著磨練其心『性』的想法在其中。而平常家中下人於科舉並不瞭然,自然也無話可說,也就只有楊文驄這脾氣說話直白,才將這層窗戶紙捅破。

“都是狗屁,我看要是他能考個狀元比起什麼守制更加孝順多了,說不定王世叔在棺材裡都會笑醒。”

楊師孔在京為官,楊文驄自由散漫慣了,平時開起玩笑也沒個分寸,但王星平並不氣惱,倒是馬士英聽了有些不快,他雖然喜愛楊文驄的才情,但為人卻頗正經。

王星平打著哈哈,“這都快要開考了,再說馬師兄所言也有理,而且還要找人具結保票。”

他這話推諉得有些勉強,這是看到楊文驄在,故意遞了個話頭,縱然如今事務繁忙,但並不妨礙他先考一次感受一下大明科舉的氣氛,經歷過後世高考的他對於臨場感覺的重要顯然比大明計程車子更加明晰。

“我們兩個就是保票,銀子你看著給就好。”楊文驄嬉皮笑臉,也不管馬士英願不願意,先幫這個師兄應承了下來再說,廩生為考生擔保是要收銀子的,若是在江南擔保一次就得兩、三錢銀子,但貴州的儒生不如那些富庶地方,故而通常只得一錢銀或是乾脆用實物抵償。

王星平倒是無可無不可,反正只是報名的話並不會有什麼問題,大不了之後實在抽不開身可以不考,而且就算參考考得差了也無所謂,反正自己時間還多。就算等到下下科再參加,那時應該才是萬曆四十八年,自己這個身體也不過才十六歲而已,放在後世還在《未成年人保護法》的受保護人之列。

想到這層,他便有了個主意,笑著對馬、楊二人將自己想法和盤托出。

…………

“這麼說這王星平還真報了今年的郡試?”

貴陽城外一處別莊中,劉洪祖一邊閉目養神一邊聽著宋嗣國的彙報。

宋嗣國是宋萬化的親侄兒,在貴陽城中做些牛馬生意,也算宋氏布在城中的眼線之一。

宋嗣國道“嗣殷在縣衙戶房親眼看見的,保人是楊家那個活寶。”

“哪一個?”

“還能有誰,京中楊翰林那個寶貝兒子唄。”

“居然是他。”劉洪祖聞言皺眉,顯然這個光棍脾氣的生員他是知道的。

他淡淡道“王家小子喜好結交莽夫,這活寶倒也隨他脾『性』,只是這回還多虧了他幫忙。”

“可是孝期未滿參考之事,以往也有不少,光拿這個說事可拿捏不了他什麼,我可聽說提學張老爺與此子關係頗不一般,恐怕真到那時連一頓板子都不會有。”

縣試、府試查出舞弊,考生就是一頓板子,然後將考卷示眾,但是比起後面的考試而言這處罰卻是算不得重,最多算罰酒三杯。

“所以這就得和別的事情一起了才行,前次不是永寧奢家派人來過水東打問這小子的跟腳麼,這回院試永寧來的人不會少,等到四月之後王星平過了府試我們正好難。”

原來永寧宣撫司雖然地處四川,但考區一直都屬貴州,其童子試的前兩場都在永寧衛舉行,但考取生員資格的院試考場卻在貴陽,因為貴州科舉難度較低的緣故,是以從嘉靖朝開始便有永寧周邊的川人甚至湖廣儒生冒籍永寧衛學儒生在貴陽參考,因為這個緣故,貴陽本地考生與永寧的考生矛盾頗大。朝廷雖然曾嚴令杜絕冒籍一事,但依然還是有人借托土司身份想在貴州混個生員出身,畢竟有了秀才功名除了見官可以不跪外更有免除賦稅徭役的好處,而且雖然大明開國至今路引制度早已形同虛設,但稍微大些的商人還是願意有頂頭巾省卻行商路途中的各種不便,關鍵是朝廷對於冒籍參考之事也並不好查。

宋嗣國如今也明白了劉洪祖的打算,光是一個孝期未滿王星平自然可以搪塞過去,大不了今年成績不作數,明年還有機會再考,反正到下一科鄉試還有幾年的機會。但若是等到王星平過了縣、府兩級的考試後在院試之前先將永寧考生冒籍之事爆出,此時再將王星平的事情捆綁在一起宣揚,那這事的『性』質就完全變了,王星平幾乎肯定就會成為考生的眾矢之的,到那時哪還會有人再去分辨什麼永寧冒籍和他孝期不滿有什麼關聯。官員們也要名聲,這種得罪士子的事情是會驚動朝廷的,如此便不是區區巡撫和提學官的青眼能夠迴護的了。

而且這樣一來,恐怕就真能絕了王星平的科舉之途,也算是狠狠的報復了一回。

宋嗣國還有疑問,“以往每屆都有永寧考生附籍,除了嘉靖年的幾次外最近數十年也從來沒有查出來過,這次如何能夠保證一定能牽扯上王家小兒?”

水東、水西並各處小土司的子弟都要在貴陽的儒學中讀書,這還是得益於當年王陽明在貴州廣施教化,正德年間,貴陽周邊的土司家家都有社學,只是到了如今儒學勢微,土司社學才漸漸荒廢,但若是繼承土官,土司子弟還是得在府學中先學上三個月的禮儀方可上任。

而縣學、府學這些原本給生員準備的儒學因為邊荒地方制度不行也都不再只收生員,一些本地名門和土司的繼承人在未得功名時只要有名師舉薦也能入學,就如王星平一般。而且朝廷為了籠絡少民之心,這些進入儒學的土司子弟無論成績好壞,都是有朝廷供養的廩膳生,以往永寧來的考生多是他們出面結保,故而手尾乾淨地方也查不出來。

劉洪祖倒是不以為意的笑道“你不知道,王家小子前次在四川將奢家得罪狠了,這回說不得奢寅會拿那些永寧考生與王星平拼個同歸於盡,反正也都是些花錢附籍的考生,又不是自家子弟,他也不會心痛,至於證據別人沒有,他奢家自然是清楚其中的來龍去脈的。”

宋嗣國恍然道“原來如此,老軍師果然深謀遠慮。”

“縣試、府試作弊不過是挨頓板子,院試出了紕漏可是要禁考六年的,這還是一般來說,若是事情鬧得太大,直接配邊衛充軍也是可以的。”劉洪祖邊說邊自得意,忽而又像想起了什麼,囑咐道“此事你還要關照嗣殷,明年院試可不要為了點銀子去給永寧的考生擔保,今年考生中有些干係的也要儘早撇清。”

宋嗣殷是宋萬化嫡子,未來水東的繼承人,自然不能牽連進此事,至於那些考生若是找到水西的子弟頭上,反倒是一石三鳥了。今年是鄉試年,不會安排院試,故而無論是今年還是明年透過縣、府兩試的童生都還是要到明年才能參考院試。其實劉洪祖做的這些也不過是閒棋冷子,本不指望能對王星平有什麼實質損害,畢竟不是真要見仗,不過是幫水東出口氣罷了。

宋嗣國聽完連忙應承。

喜歡標銅請大家收藏標銅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